尚德电力:光伏泰斗,大厦将倾?
文 | 本刊记者 韩 伟
7月30日,尚德电力发布了一则让整个业界为之震动的公告。根据公告,尚德电力将对其投资的环球太阳能基金管理公司(GSF)提供的约5.6亿欧元反担保展开调查。因为,在尚德电力决定卖出持有GSF 80%的股权时发现,这份反担保“可能系捏造,尚德有可能成为受害者”。该消息发布的当日,尚德电力的股价下跌15.67%,报收1.145美元。
7月31日,纽约美心集团分析师AaronChew称,已将尚德电力12个月的目标价从50美分下调至0美分。他认为,目前摆在尚德电力面前唯一可行的就是破产重组,因为尚德电力的股票“已分文不值”。此后,该公告导致尚德电力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按照纽交所的规定,如果公司的股票长期低于1美元,将自动触发退市机制。最近,路透社一篇分析文章称,尚德电力最快今年年底将破产。那么,触发了中国几乎空白的光伏产业一片繁荣的尚德电力到底怎么了,为何会“沦落至此”?
过度扩张和模式创新的羁绊
20世纪末,欧美光伏市场在一系列强有力政策的刺激下由此开启。而当时的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小之又小,2002年仅为536.8兆瓦。施正荣抓住了这一巨大的商机。2001年,尚德电力成立;2002年9月,其首条封装线正式投产,年产能达10 兆瓦。2002年12月,尚德电力就开始盈利;2003年5 月,就把2003 年全年可生产的产品一售而光。尚德电力从此走上了快速扩张的路子。到2010年年底,尚德电力的年产能达1.8吉瓦,登顶全球光伏电池制造企业第一的位置。而2005年尚德电力在纽交所上市带来的巨大财富效应,使中国众多的光伏企业急剧扩张,跟进上市,泡沫迅速吹大、价格战也越演越烈。2008年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光伏产业的泡沫至少提前半年破灭。2008年第四季度,尚德电力单季净亏损6590万美元,毛利率仅剩0.6%。急剧扩张带来的是,尚德的银行贷款从2005年年末的0.56亿美元攀升至2011年年底的17亿美元,不到7年暴增近30倍,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负债率79%。这些已对尚德电力的运营和现金流造成巨大影响。“那时企业们只是看到了买方市场带来的巨大利益,而没有看到光伏市场是政策市。只要欧美国家的政策一打喷嚏,中国的光伏企业就得重感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能源评论》。
为了消化巨大的产能,尚德电力发明了自己创造市场的模式。2008年6月,尚德出资2.58亿欧元认购了GSF86%的股份,成为该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在欧洲,基金能够获得更多电站项目。尚德电力通过GSF共获得了145兆瓦电站项目。这些项目让其电池组件得以顺利销售。此外,尚德电力还能获得该基金出售电站的投资回报。这种模式的确给尚德电力带来了好看的财务报表。比如,尚德电力发布的2010年四季度财报显示,其总营收达9.451亿美元,净利润达3.834亿美元。这些漂亮的数字很大部分为GSF所贡献。其主业营收却乏善可陈。而华尔街对该模式的质疑从未停止,他们怀疑尚德电力利用与GSF的关联关系虚增或转移利润。为了向外界说明GSF的独立性,尚德电力将西班牙人哈维尔·罗梅罗确定为“独立”于尚德电力之外的基金最高管理人。这样,这个西班牙人以拥有GSF10%的股份获得了对GSF近乎绝对的控制权。上述的欺诈事件恰恰出在了这位西班牙人身上。尚德电力8月1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目前,已收到法院令状,将GSF和其控制人哈维尔·罗梅罗的资产全部冻结,同时法院将指派一位独立经理负责GSF及其资产的运营。“这意味着该案件已进入了漫长的司法程序,这或者需要两三年时间,在这期间双方都不可能动用被冻结的资产。”一位光伏企业的副总裁告诉《能源评论》。2013年3月,尚德电力要偿还一笔即将到期的5.41亿美元债务。而财务状况糟糕的尚德电力已无多少资金可以周转,卖掉GSF的电站资产几乎是唯一的还债方案。问题是尚德电力等得起吗?
“说实话,我看了所有的媒体报道和公告,我看不懂这件事儿。我认为这种为了消化产能去做电站的模式不可取,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怎么行?”一位熟悉尚德电力的光伏企业董事长告诉《能源评论》。
决策频失误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能的天量剧增使得制造电池所需的多晶硅价格从2003年起急剧攀升,从最初的大约每公斤30美元一路冲顶至2008年的每公斤500美元。这给电池制造商带来了巨大压力,市场上一度信奉“拥硅为王”。为摆脱这种困扰,2006年,尚德电力与美国多晶硅及硅片巨头MEMC签订了十年硅片采购合同。根据该合同,尚德电力将以每片40美元的价格从MEMC采购硅片。当时市场的硅片价格约为每片80美元。尚德电力拿到的这一价格在当时被称赞有战略眼光。但问题是,高达每公斤500美元的多晶硅必然带来暴利,必然招致逐利者蜂拥而至,结果同样是产能过剩,价格暴跌。这个合同的期限实在漫长不可测。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2009年,多晶硅价格狂跌至每公斤不到50美元,硅片也狂跌至每片2.4美元。尚德电力为这个十年硅片合同苦不堪言。尚德电力曾与MEMC协商改变协议价格,但对方拒不让步。在纠结两年后,2011年,尚德电力单方面终止了该合同,并赔付MEMC2.12亿美元。据统计,这笔高达2.12亿美元的毁约费相当于尚德电力2011年第一季度收入的24%,同时也等于尚德电力第一季度净收益(3190万美元)的6.7倍。尚德电力为保证硅原料供给,在2008年以参股的方式与辉煌硅材料和环太科技合资组建了一家新公司辉煌硅能源,但2010年6月,该新公司短命而终。
因多晶硅价格高企,尚德电力试图开发非晶硅薄膜电池来另辟新方向。2007年5月,尚德电力宣布投资3亿美元开发非晶硅薄膜电池,并在当年就达到400兆瓦的规模。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摧毁了尚德电力这个梦想。晶硅和晶硅电池价格的急剧下跌,使处于发展初期的非晶硅薄膜电池毫无竞争力。实际上上海的基地也从未形成规模产能。 2010年下半年,尚德电力正式停止了该基地的生产,由此造成大约5000多万美元的损失。
尚德电力2011年年报显示,其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3亿美元,而短期借贷高达15.74亿美元,资产总额为43.78亿美元,负债总额则高达35.75亿美元,负债率为81.6%。净利率更是由2010年的8.2%暴跌至-32.3%。2012年一季报显示,尚德的财务状况未有好转,净利润率为-32.4%。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对中国企业发起了征收光伏产品反倾销税,确定尚德电力的征收税额为31.22%。7月26日,以SolarWorld为首的光伏企业和行业联盟EUProSun已确认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同时欧盟委员将在未来45天内决定是否立案调查。尚德电力一半以上的市场都在欧盟。如果欧盟效仿美国,将对深陷财务危机的尚德电力带来致命的打击。
“中国的光伏产业毕竟是新兴产业,在国际化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绝大多企业将重心放置在无限扩张产能上,而非打造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而非实施技术创新。尚德电力的危机的确值得其他企业警醒。不过,尚德电力是无锡市的名片。政府不会坐视不管。尚德电力被国有化是极有可能的出路选择之一。但我们也不要对企业太悲观。”孟宪淦表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