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硅谷战争3.0:试图控制移动互联网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9日 13:23  《第一财经周刊》微博
《第一财经周刊》214期封面 《第一财经周刊》214期封面

  微软、谷歌和亚马逊,曾经最好的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现在和苹果一起,成为硬件制造商。

  权力之战

  抓住了硬件,就抓住了通向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文|CBN记者 杨樱 徐涛

  资料整理 李蓉慧 文姝琪

  制图|李婷婷

  发生在苹果、谷歌(微博)、微软(微博)和亚马逊(微博)之间的权力之争可能从来没像现在这么激烈过。它们都在试图控制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2010年,亚马逊在硅谷战争的版图里甚至都无关紧要,其他三家正在彼此的领域互相渗透;2011年,IT界最大的事情是乔布斯去世和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微博),后者引发了四大公司之间的专利之争,亚马逊依然在局外;但正如你最近听说的,现在它们每一家都做了硬件。

  美国时间7月14日,Google Nexus 7出货,各大零售商表示首批销售一抢而空。这个出货时间恰好比亚马逊的Kindle Fire 2早了一步,但IT分析师恐怕更热衷于讨论传说中的亚马逊智能手机。iPad Mini和iPhone 5的各种谍照已经满街都是,微软也了发布Surface平板,而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向《纽约时报》解释他为什么会做手机的时候说,他只是担心未来成为别人设备里的一个App。

  “移动比特,而不是原子。”这句互联网格言来自MIT媒体实验室创始人、《数字化生存》的作者Nicholas Negroponte。他说未来创新和财富更多会来自虚拟世界。比特就是二进制的缩写。

  40年以来,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分别成为最出色的软件公司、最出色的电子商务公司和最出色的互联网公司,现在它们都成了硬件制造商。

  权力,会再度回到原子世界吗?

  Mentor苹果

  根据纽约科技调查公司ABI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3月,苹果和三星(微博)一起瓜分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90%的利润。三星的利润来自于硬件,苹果则仰赖于开发者在App Store 30%的销售收入分成以及硬件─非常可观的部分,根据iSuppli 2011年11月的一项研究,在英国售价499英镑的iPhone 4S的成本约为112.89英镑。其中最贵的触摸屏和显示屏花费23.09英镑。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数字开启了四大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利润追逐。苹果教育了所有竞争者,这个市场无比广阔,而在PC时代落寞的垂直模式如今影响深远─控制制造、控制内容、控制软件。

  这个模式符合IBM(微博)前总裁郭士纳所说的计算机行业遵循的是“收益递增”原则:在这项原则里,你很有可能会成为“标准”,而当你成为标准以后,你就会有效地“拥有”一个市场。这与“网络效应”有关,它强调的是,登录你网络的人越多,你的网络就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更有利可图,竞争对手的机会也就越少。所以,IT行业中的竞争是真正凶残的竞争。其目的总是要在客户账户上“清户”,并置竞争对手于绝境或死地。

  谷歌的胜利与失误

  郭士纳是一个水平模式的拥护者,这个模式最杰出的代表就是着名的Wintel联盟。在PC时代,绝大多数兼容机制造商都必须依赖英特尔(微博)微处理器和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兼容机制造商都成了loser:这个行业最大的利润被两家公司拿走了。即便后来出现了戴尔(微博)这样的公司,但那更多是对供应链的管理。

  谷歌可能也是这个模式的信奉者,起码它在2008年发布Android操作系统的时候应该是这样想的。基于Linux开源系统的Android免费授权给手机厂商,而谷歌可以在终端内容安插广告。四年过去,按照IDC的报告,Android智能手机目前在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1%,尽管如此,《卫报》4月的一篇报道声称,谷歌从Android系统里获取的利润还没有它向苹果iOS设备提供的服务报酬高。从2008年到2011年,谷歌从Android里获取的利润不足5.5亿美元。

  操作系统的确成为了赢家,可是谷歌没有建立相应的盈利模式,也无法藉此影响它的目标受众─就好像它创造了一个叫做Android的东西,而实际上并不真正拥有Android。

  谷歌发现即便就Android市场本身来看,真正的赢家其实是三星而不是自己─它占整体Android手机出货量的45.4%,并于2011年11月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手机业务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按照三星7月6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因为Galaxy系列销售强劲,三星第二季度运营利润将破纪录地达到6.7万亿韩元(约合59亿美元)。

  免费的操作系统同样让亚马逊可以建立自己的体系。 凭借强大的品牌和销售网路,亚马逊基于Android开发的Kindle Fire在2012年2月已经占据所有Android平板54.5%的市场份额。虽然之后销售剧烈下滑,但亚马逊希望用即将出货的Kindle Fire 2挽回这一点。

  Wintel不是个规律,也不会成为必然─尽管我们是事后才推导出这一点。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会有更多高通(微博)这样的微处理器制造商想成为英特尔,他们也的确抓住了机会。而操作系统则三分天下:谷歌的Android、苹果的iOS和微软的Windows8。没有人再能在这个市场独大。

  尽管同为操作系统,但微软是实际销售产品的公司:有个笑话是,如果Windows用户在系统每次崩溃之后就必须付费重装系统,可能微软已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公司。谷歌的利润建立在广告之上,这也是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对Android不屑一顾的原因:“Android,那是Linux。”

  做硬件:利润之争还是入口之争

  让我们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有一天苹果的各个业务部门被分拆成若干家小公司,把App Store那个部分单独移出来,苹果还有多少胜算?

  答案恐怕是没有多少。或许Jonathan Ive主导的硬件部门依然光芒耀眼,但离开App Store,硬件部分是一个绣花枕头,你想想iMac的命运吧。但如果没有硬件─苹果历来被当作生态系统与硬件完美结合的典范,它用严苛的标准约束合作伙伴,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的App Store因此得以保证开发者的利益。

  谷歌在这一点上显得很脆弱。 已经有无数分析师指出了这一点:系统版本的分散性。近日发布的Android4.1系统“果冻豆”会是一个转折点,它让Android性能和整体流畅程度上有显着提高。但总体而言,Android智能手机有两个最大的问题:运营商和手机厂商预装的垃圾软件和系统版本的分散。

  5年以前,苹果说服运营商不要往iOS系统里添加乱七八糟的软件,但今天即便三星和HTC(微博)这样的大厂商也无法做到这一点,令人恼火的是,很多预装软件还无法删除。

  系统分散的原因则更复杂一些,无论是运营商和手机厂商都不愿意第一时间为旧手机升级,因为它们总希望卖新产品─消费者不得不持续等待。因此市面上存在各种版本的Android,开发者并不能像为苹果开发软件一样有统一的制式,这些都成为影响体验的关键因素。

  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Google Nexus 7。它给谷歌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更流畅的4.1系统、统一的Google Play商店以及最关键的,更新系统、修复Bug的控制力。谷歌做这个终端的初衷可能是遏制苹果的硬件利润─毕竟它只要199美金─但更大的可能是建立自己的垂直模式,从而让每个环节的利润最大化。

  无论哪家公司,它们都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消费者会买谁家的产品?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不过是一个性价比和品牌口碑的考虑。对于四大公司而言,这更像一个零和游戏。如果不是宅男或者极客,用户同时购买几家公司产品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用户用惯了一家公司的产品,他们就会使用这家公司平台上提供的内容。就好像你不能把iTunes里下载的歌导入到Android设备里去听一样,随着内容越来越多,你对苹果的依赖就越来越强。

  1980年代以来,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之间的零和游戏让最有智慧的大脑处于你死我活的境地。现在,优秀的大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竞争了。

  内容为王?

  来看一个有趣的报告:高盛分析师比尔·肖普(Bill Shope)6月底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了iOS用户极高的忠诚度。“在选择下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时,94%的iOS用户可能或非常可能继续使用苹果产品。其中超过1/5的用户表示,不可能有足够高的折扣促使他们转向苹果的竞争对手”,“改用苹果竞争对手产品成本巨大。直接成本,包括放弃的音乐和应用的成本,平均每台设备为122美元至301美元”,“根据苹果产品的平均售价和毛利率等因素,每名iOS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为1053美元。以2.81亿用户乘以1053美元,苹果用户群体的价值超过2950亿美元,这相当于苹果当前市值的55%”。

  对于四大公司而言,通过硬件接入的世界就属于内容。App是这样,亚马逊的电子商务网络也是这样,更不要提普通意义上的电影、书籍、音乐和游戏。“我们想成为地球上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公司:我们有销售百货的电子商务,我们有把东西放在亚马逊上出售的第三方公司,我们还有内容创造者:作家、音乐人和电影人。”亚马逊副总裁Craig Berma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以谷歌现在的内容储备,这家公司还不足以拥有竞争优势─而微软尽管投资了巴诺书店,它的内容更少得可怜。你可以在旁边看到这几家公司的内容势力范围,但它们攻城略地的架势不可小觑。“未来是computing,也就是计算的奥运会,每个因素都会综合其中,”微软全球战略与首席研究官Craig Mundie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赢一定是一个综合结果。”

  权力依然属于比特,不是原子。

  相关组文:Amazon VS Google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山东两艘渔船36名渔民在俄远东被扣
  • 体育足协杯-国安6-0 超级新援首球恒大绝杀
  • 娱乐63岁女设计师与27岁猛男热恋同居(图)
  • 财经中央两部门公开三公消费 出国人均花5万
  • 科技全球电信设备巨头全面陷入危机
  • 博客失独妈妈老无所依 方舟子:食物中的毒
  • 读书一朝君子一朝臣:金正恩夺军权的猜想
  • 教育90后神般辞职理由:没妞泡上班挤饭不好
  • 育儿幼儿园伙食太差生活老师揭家丑 微博关注
  • 健康跟Ta学第3期:冬病夏治“三伏贴”
  • 女性安妮海瑟薇短发性感搭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解读爱马仕“造假链”始末 白色花园豪宅
  • 星座测试爱情中你总赔本吗 12星座耍流氓
  • 收藏中国严打艺术品逃税 徐悲鸿诞辰11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