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砖四国不再是投资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 17:04  《新财富》

  就“金砖四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最戏剧性的变化已经成为历史。大量资金从“金砖四国”相关的金融产品流出,“金砖四国”的说法已不足以引导投资理念。

  “金砖四国”一词的风靡堪称品牌塑造的绝佳例证。这个由高盛的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最早提出的术语,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共同列为发展中国家里规模最大、人口最多、最容易进入的市场,并建议投资者考虑在其投资组合中加入这些国家的资产。“金砖四国”的概念还衍生出一系列金融产品,从对冲基金到ETF,吸引了数十亿美元计的投资。

  然而如今,随着投资资金大规模流出这四个国家,“金砖四国”的概念似乎已经失去光泽。根据新兴组合基金研究全球公司(EPFR Global)的数据,过去6个月,投资者从“金砖四国”相关基金中撤回了5.814亿美元,相比之下,流入整个新兴市场基金的金额达到了125亿美元。

  导致这一市场表现的原因之一在于,2011年,“金砖四国”的各基准指数分别下跌了17-23%不等。“在新兴市场,资金的流向往往对市场走势非常敏感。”安联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尼克·史密斯(Nick Smith)说。该公司的金砖之星基金(Bric Stars Fund)管理着6.4亿美元的资产。

  在亚太地区,资金流出规模尤其显著,金融研究公司Cerulli Associates的研究显示,所有与“金砖四国”相关的基金(包括债券型和股票型)在截至2012年1月的7个月中共流出41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亚洲投资者正在追随其他地区的趋势,其高级分析师吴尹(Yoon Ng)说。2011年,欧洲和美国的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撤出了“金砖四国”基金。

  相较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对“金砖四国”的概念更加痴迷,也更具投资兴趣。汇丰环球资产管理公司股票产品全球主管梅丽莎·麦克唐纳(Melissa McDonald)指出,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态度不同,目前的资金流向正反映出他们行动的分歧。“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正在流出‘金砖四国’和全球新兴市场,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却在流入全球新兴市场。”

  目前还没有关于“金砖四国”基金资产反弹的预测。然而,一旦市场开始复苏,个人投资者或许会考虑以其他方式投资于新兴市场。“个人投资者重新回到市场后,很可能会进入全球性新兴市场。”麦克唐纳说。Cerulli驻美国分析师马特·皮克林(Matt Pickering)同意麦克唐纳的观点:“产品多样化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如果可以其他方式投资四国之一,为什么还要投资于‘金砖四国’基金?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失去吸引力,而是投资者正在将资金撤出‘金砖四国’基金,转向整体新兴市场。”

  在美国ETF市场上,2011年有1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流出“金砖四国”产品,而大约20亿美元进入了其他新兴市场产品。皮克林指出,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金砖四国”的套餐显然不再是他们进入新兴市场的最好方式。

  “金砖四国”本身仍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因为一些贸易关系非常关键”,安联资产管理的史密斯指出。俄罗斯和巴西庞大的自然资源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的需求。同时,“一些关键的新兴市场主题通过这些国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例如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等。

  但是,吴尹认为,这并不足以让投资者重新青睐这一概念。虽然四个国家有着相似的特点,但推动其经济增长的根本特征截然不同。“‘金砖四国’演化出两个故事,印度和中国在金融危机前风头十足,但由于通胀压力,投资者正慢慢撤离。”他们正将更多目光投向巴西和俄罗斯,虽然不一定是同时进行。“越来越多投资倾向于把单一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或将巴西作为拉美一部分、俄罗斯作为新兴欧洲的一部分来评估。”

  甚至,提出这一概念的高盛也表示,“金砖四国”的说法已不足以引导投资理念。在2011年12月发布的《金砖四国十年回眸:大转型半途》报告中,高盛指出:“就增长贡献而言,或更简单的说法,就‘金砖四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最戏剧性的变化已经成为历史。” ■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