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主线布局地产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6日 14:50  《东地产》

  策略决定收益,《东地产》为投资者梳理三大投资主线。

  东地产 王戈 报道

  基本面导向 布局龙头企业

  代表企业:万科A金地集团

  投资逻辑:行业集中度上升 大型开发商获益

  随着调控的深入,房地产企业面临洗牌,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大型开发商有望从行业并购与整合中获益,投资价值将在未来逐步显现。

  逻辑并不复杂,大型房地产企业财务控制能力强,同时因品牌优势,融资成本较低,在行业不景气背景下,大型开发商能够以相对较低的融通资金,寻找较优质的项目资源,通过并购整合发挥企业的协同效应。在这一背景下,具品牌优势的大型开发商有望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提升是较为确定的发展趋势。

  上述观点也得到券商等研究机构的认可。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明显呈现占比上升趋势。“除了融资成本较低,大企业的自有资金偿债能力也远强于中小企业,有能力度过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困难。与此同时,一线开发商已经深入二三线城市,均衡区域布局,通过风险分散以及享受区域发展的红利,一线开发商有望进一步提高其市场份额。”

  此外,龙头企业的防御性也相对较好。

  在广发证券(微博)分析师沈爱卿看来, 经历了4月三四线地产股快速上涨后,地产股已经连续3月跑赢大盘。沈爱卿认为,地产股回归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销售业绩、资金状况等基本面因素将备受关注,以万科、保利、金地、招地为首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具备明显的相对优势,是投资的首选品种。

  主题投资 布局区域型公司

  代表企业:深振业、云南城投

  投资逻辑:优先受益于地方金融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

  2012年3月以来,各地陆续启动地方金融改革。

  3月底, 温州成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务院就温州金融改革出台相关文件, 包括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等。民间借贷合法化成为热议一时的话题,而资金密集的房地产行业则是受益行业重点。4月,深圳通过《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配套文件,天津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以,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紧锣密鼓的金融改革消息极大地刺激股市。其中,房地产股浙江东日金丰投资均因地方金融改革出现暴涨行情,一个月之内最低点至最高点涨幅分别达到300%,200%以上。

  海通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短期来看有利于解决资金断裂问题,长期看有利于规范资金流动,对解决资金投资渠道具备重要意义。这其中,一些区域型的地产公司因参股地方金融的概念股将显著受益。

  我们认为,上述主题型投资类股,未来有望出现轮动,交易性机会明显。

  高杠杆品种 布局土地储备丰厚企业

  代表企业:保利地产(微博)苏宁环球

  投资逻辑:政策转暖预期,高弹性品种交易性机会显现

  5月7日,扬州出台“奖励买房”政策,此举被一些观察人士视为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

  在国金证券分析师曹旭特看来,地产大的政策周期改变了,未来地方刺激行业的行为和方向不会改变,目前行业以价换量的格局正沿中央既定的调控方向行进,维持地产股反转周期判断。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苏雪晶认为,房地产依然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达国家历史经验表明, 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过程中的国家,房地产无不例外地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房地产对于地方政府财税的贡献同样巨大。

  正是在地方财税压力下,光大证券的一份房地产研究报告认为,断政策进入转暖的大周期,政策回暖速度和力度取决于经济下滑程度。

  事实上,在《东地产》接触到的专业分析人士和券商地产行业研究员人员中,普遍的观点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显著将助推地方政府救市;同时,经济不景气,政策转向的概率就越大。

  目前来看,由于欧美债务危机阴霾不散,一季度国内经济下滑速度超预期,下半年政策放松或可期待。基于上述逻辑,布局土地储备丰富的高杠杆品种,有望在未来政策转向时获取超额收益。此外,具有一定防御性的商业地产,也是投资者可以纳入投资组合的重点品种。

表 东地产十大金股投资组合表 东地产十大金股投资组合

  相关组文:

  地产蓝筹淘金季

  三大利好点燃地产股行情

  印花税红利税有望下调

  地产股掘金逆流而上

  二季度买股 三季度买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