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素之名:素食成为公民身份的象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2日 13:18  《中国慈善家》

  如今,素食已经不仅限于膳食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一种公民身份的象征

  文 | 本刊记者 于美红 摄影 | 林一

  清华科技园内创业大厦1楼110室,下午,在一个以黑、白、绿三色为主色,素雅而又让人放松的环境中,天厨妙香素食餐厅每半月一次的素食DIY培训正在进行。几名国外学生,一名养生老师,几位专程从CBD赶来的企业高管及年轻白领,组成了一个十人制的“小分队”,他们中既有资深素食者,也有刚“投奔”素食大军的新手,在参观了天厨妙香这个素食业界广受好评的餐馆的后厨之后,大家开始学习由餐馆大厨从菜单中精选出来的“三菜一汤”,其中包括最具神秘感的仿荤菜。

  作为小分队中资深的素食者之一,张晓萍坚持全素已超过一年,其对素食的感受也代表了很多素食者的共同心声,“以前我是个很懒的人,坐着都想躺下,吃素头一个月,身体似乎在过滤,吃素一个月后就感觉身体很轻,且神清气爽,体力也更好了。”而再到后来,张晓萍的心理状态也开始发生变化,爱宁静,清心寡欲,用她的话说,“生活明快起来了”。

  走上素食大道

  十年前,胡志贤开始从事餐饮行业,四年前初次接触素食,三年前成为天厨妙香素食餐厅五道口店的经理。在谈到吃素的原因时,这位素食圈内广受好评的餐馆的经理将环保放在了第一位,“比如养一头牛,每年要供应水还有粮食。”

  “养动物需喂食喂水”,这句似乎与环保搭不上边的话,在联合国(微博)官方网站环保志愿者于今年年初发布的《素食与环保理念》一文中可以得到解释。据该文披露,素食可以避免喂养动物,不必大面积种植饲料,农民不必过多使用化肥,有助于缓解由于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地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且肉食者所需的土地面积大于素食者,养活一名肉食者所需的土地面积能够养活20余名素食者。

  与胡志贤不同,作为天厨妙香素食DIY培训的常客,廖海华之所以踏上这条素食之路却是缘于“心中不安”,“现代人吃肉的方式和量跟古人完全不同,现代社会的动物饲养和屠宰方式太残忍。”目前,廖的身份既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研究生,同时担任着北大素食文化协会的会长——这个被廖形容为“骨干仅五六人的小众团体”已成立逾十年,承办过各种与素食相关的活动,此外还搞宣传、办讲座、下农场、放影片、做素食DIY等等。

  晋升为母亲四年有半的张晓萍,则是因为“身份”变化而开始对生命进行重新认知,最终走上素食之路。自从做了母亲以后,张晓萍每晚都会用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哄孩子入睡,并教育孩子爱护动物,“生活中,我一方面教育孩子跟动物做朋友,另一方面,我又经常在菜市场看见对动物的残酷杀戮,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慌乱的逻辑。”于是,张晓萍的内心起了极大的波澜,直至一年前,当听说身边有朋友选择食素后,这位因食肉而内心矛盾的母亲终于找到了出路,最后被“传染”成一名坚定的素食者。

  实际上,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亦是如今许多西方人选择做素食主义者的两个重要因素,素食于他们已经不仅限于膳食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公民身份的象征。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就曾因改变饮食习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宣传素食理念,而被善待动物组织授予“年度人物”称号,另外,凭借电影《黑天鹅》成为第一个“80后”奥斯卡影后的娜塔莉·波特曼以及“蜘蛛人”托比·马圭尔也都是忠实的素食主义者。

  素食改变生活

  因为食素,廖海华经常在聚餐中被同学朋友们“挤兑”,“每次这样的聚会,肯定有十来二十分钟是攻击我的,现在我已经无所谓了。”或许正是因此,对于食素,廖采取了一个看似妥协但极易执行的方式,“做一个纯粹的素食者很难,但每周吃一到两天的素,不是随便吃,就成了一个有计划的行为。而两至三年内,乃至一辈子,固定某一天或某几天吃素,这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事实上,廖的说法正暗合了素食者中早素(晚上十一点到隔天早上十一点间不吃荤食)或初一十五素(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吃全天素)的理念。

  在涉足素食餐饮之前,胡志贤曾听朋友形容素食餐厅“安静得蚊子飞的声音都能听见”,这使她对素食餐厅产生了好印象,而在因经营素食餐厅改食素以来,她的生理心理都开始发生变化,尤其突出表现在她从“中量级”降至了“轻量级”,“开始吃素以后,很自然地就瘦下来了。”

  素食对张晓萍的影响则更多体现于她对生命机体的理解,“生命是个能量体,具备活力、激情和创造力,现在我们提倡健康之道和全方位提升生命的能量,来源基础就是食物。生命来源是高品质的食物,品质最重要。”

  根据在《这样吃最健康》中学到的,张晓萍将鱼肉蛋、烟酒、葱蒜划为“惰性食物”,这些食物已在她和孩子的生活中被“打入了冷宫”,而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坚果等“悦性食物”则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这种生活态度还可以在国内很多中产食素者中找到印证。面对国内风波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素食主义所倡导的清淡、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得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层的喜爱。而食素给这些中产阶层以及精英们所带来的改变,绝不止于身体生理层面,他们的脾气秉性以及感悟生活的方式也都有了巨大变化。比如胡志贤从“爱毛躁,爱慌张,也爱上火”变为了“爱喝茶,爱品味,也爱环保”。

  母亲张晓萍更是俨然从一个素食者升华为了生活哲学家,“我吃素之后就在想,为什么很多褒义词里都有‘素’这个字呢?比如素质、素养。素,查其字,原指未染色的丝绸,引申义为原本、天然、质朴。素者,就是回归人原本的天然、纯净、质朴的样子。因此,素食不是只吃素就够了,还要素心、素言、素想、素行,截取大自然的食物,得到简单纯净的心,说真实、不虚假的话,思想明晰、清澈,按素者的要求做事情,符合天理良知。”

  做一些事情

  “一个人坚持每周一天素”,是廖海华担任北大素食协会会长以来推广的理念,他说自己并非想让每个人都变为彻底的素食主义者,只是想“使主流吃肉的方式有些改变”,提倡一种健康的身体和社会风气的理念。

  尽管上述理念看似“要求不高”,但廖海华的团队仍面临着生存尴尬,首先很多人对食素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度,其次是一些素食者更习惯于“独善其身”,“就连最可能支持我们的素食者,对协会的兴趣也不大,不吃素的人就更难投身这个运动了。”

  即便如此,廖海华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尤其是在听过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分析了吃素的必要性以及“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克林坎贝尔的报告之后,廖海华越来越觉得,努力运营素食协会是在做一件“对的事情“,“跟有些人的‘独善其身’不一样,我们是想做一些事情。素食表面上看是一种饮食方式,但如果延展开去,可以关联到很多方面。”

  目前,胡志贤的餐厅正在向越来越多的食客推广节约的素食理念,“如果顾客吃干净了,我们给他扣一个‘福’字,以示奖励,积满不同数量的‘福’字,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奖励。”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迎得了顾客的广泛好评,“隐藏在写字楼里,招牌也不太明显,没想到生意甚好,服务员好到会提醒客人‘别点多了浪费’。”有顾客在大众点评网上如是评价。

  饭店顾客数量持续的稳中有升,让天厨妙香素食餐厅五道口店这个价位偏低的学校餐厅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其官网首页的“尊重生命、爱护动物;干净卫生、健康益寿;素食使人年轻,净化心灵、仁慈智慧;吉祥少灾、世界祥和;保全森林,减少气候灾难;节约大量粮食、耕地、水”的素食理念,也正影响和感染着更多的人加入素食群体。

  现在,张晓萍在单位积极树立自己的全新形象——素食主义者,虽然不少同事仍对食素抱有怀疑态度,但张晓萍坚信,“当你呈现出一个很饱满积极的形象时,就已经是为素食主义做了很好的广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