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宜昌三峡工程启航特大城市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1日 16:41  《中外管理》

  宜昌三峡工程启航“特大城市”梦想

  文 / 本刊记者 李 靖 摄影 / 刘 奔

  宜昌,这是一座与水电结缘的城市。不仅世界闻名的三峡大坝坐落在宜昌境内,而且宜昌城区40公里范围内,已经建成的特大型水电站就有四座!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确实不愧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的称号。

  此次,就在全国电价一片涨声之际,我们采访了这座水电之都。对于宜昌,人们会很期待:当三峡工程已经建设完毕后,这座城市拥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又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投资机遇?

  在和宜昌的政府工作人员交流中,曾听到个有趣的说法:在宜昌设厂,最起码的一点——电是不缺的!这虽是人们放松时的玩笑之语,却点中了电力这个对许多工厂至关重要的头疼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宜昌的潜力还远不止电力这么简单。比如:人们坐船经过三峡大坝时,都能感受到这个人间奇迹的魅力。而宜昌为了发展旅游产业,正为经过大坝的游客打造更为庞大的旅游目的地群落,以让更多游客“留下来”。

  而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形成宜昌通则长江通的局面,宜昌作为长江中转枢纽的地位更为突出,也为宜昌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基础。

  采访中,宜昌市李乐成市长告诉记者:2011年,国务院通过了《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总投资1238亿元……这意味着,三峡工程竣工绝不是带动宜昌快速发展的结束,给宜昌带来的重大机遇还在持续发挥作用!

  而宜昌市也相应提出从大城市向现代化特大城市发展的“第三跳”目标。那么,在向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宜昌,目前都是怎样的情况,又给企业投资带来了怎样的空间?这里,就通过对李乐成市长的采访来一一剖析。

  宜昌是个有底气的城市

  《中外管理》:在您心目中,宜昌的鲜明特色是什么?

  李乐成:宜昌最直接、响亮的提法就是“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著名的夷陵之战古战场就在宜昌。清朝雍正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把夷陵改成宜昌。

  从宜昌的历史来看,这里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有2400多年的灿烂历史,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都在宜昌。而且宜昌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19万年前,“长阳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而现在的宜昌,则是举世瞩目的水电之都。宜昌城区半径40公里范围内,已经建成三峡工程、葛洲坝、清江隔河岩和高坝洲四座特大型水电站,全市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9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300亿度,是全球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在自然、历史、人文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宜昌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自然景观和现代工程交相辉映,巴楚文化和土家风情水乳交融,国家5A景区宜昌市就有三峡大坝和三峡人家2处、4A景区9处、3A及以上景区总共有25处。而宜昌本身是环保宜居的生态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提高到349天,境内99条河流水质全部保持三类以上,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

  此外,宜昌也是适宜创业的开放之城,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是长江八大港口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是进出我国西南的重要通道,拥有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区位优势。三峡机场也已经四通八达。可以说,宜昌是通江达海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

  《中外管理》:宜昌是个有“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之称的城市,这些突出的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具体有哪些?

  李乐成:当前的宜昌,应该说进入了工业化加速期和城市扩张期。“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实现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大目标”。

  你刚提到的优势,给宜昌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水电工程加快了宜昌大城市发展步伐。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总投资1238亿元,用于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对地处三峡坝区、库区核心区域的宜昌市来说,三峡带来的重大机遇还将持续发挥作用。

  而宜昌城市发展有个“三级跳”的说法:一级跳,是葛洲坝水电枢纽建设使宜昌从一个小城市变成了一个中等城市;二级跳,是三峡工程把宜昌从一个中等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城市;那么,我们现在是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就是要借国家实施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机遇、借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快发展,奋力实现三级跳,在不久的将来把宜昌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

  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办公会,其中就加快推进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制定出台政策。要求我们实现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三级跳。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之高、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是宜昌发展进程中继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之后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而我们则要抓住三峡后续发展机遇,放大三峡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

  宜昌通则长江通

  《中外管理》:三峡工程后续发展工作中,会给宜昌这个长江重要港口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李乐成:三峡工程给宜昌带来的机遇,还包括:随着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港口城市,其中转地位更加突出!

  三峡工程建成后,随着蓄水能力增强,川江的运力也大幅提升,而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有限,宜昌自然成为长江黄金水道上的三峡航运翻坝中转中心。可以说,宜昌通则长江通,长江通则全国通。

  我们提出实施“以港兴城”战略,将积极对接武汉、重庆两大城市圈,把宜昌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从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大局出发确定的战略目标。

  让宜昌成为“旅游综合体”

  《中外管理》: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也给宜昌的旅游产业带来很大发展机遇,这方面宜昌市政府在怎样规划?

  李乐成: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交相辉映,是宜昌的重要发展资源,宜昌正向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迈进。当前,我们正把旅游业当作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正致力于打造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旅游核心品牌,把宜昌尽快建成三峡旅游龙头和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中外管理》:对于三峡大坝有关的旅游产业,宜昌正在怎样进一步开发?投资企业在这里的参与空间有多大?

  李乐成:正如大家所见所闻,宜昌旅游是世界级的。我们有两个世界级品牌,一个是三峡大坝,另一个是长江三峡。三峡起点南津关就在宜昌城区,整个西陵峡都在市域内。旅游产业这一块,目前发展基础较好,除了两个世界级品牌,如前所述,我们还有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两个5A级景区,9个4A级景区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景区集中度很高,不是分散的,这个非常难得。

  当前,宜昌正在打造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把“三峡大坝·高峡平湖”作为核心理念,规划建设以西陵峡为轴线,范围约600平方公里的旅游区,把传统的点式、线式旅游做成区域旅游,做成旅游综合体。

  这是一个大型的区域开发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很多子项目。比如:旅游投资平台建设、生态旅游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三峡游轮中心建设、酒店和休闲街区等旅游地产开发。这里,企业参与投资的机会非常多。

  “擦亮”宜昌品牌

  《中外管理》:为了让宜昌聚集更多的人气和财气,目前宜昌做了哪些城市品牌传播的工作,您对宜昌城市品牌的未来有怎样的期冀?

  李乐成: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国际龙舟拉力赛等重大活动,对宜昌城市名片、城市品牌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但目前宜昌的知名度、美誉度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像《中外管理》这样具备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媒体多多给予介绍和传播,帮助我们把神奇秀美的三峡风光、举世无双的水电之都、活力迸发的旅游名城、宜居宜业的昌盛之地,呈现在华夏儿女和世界人民的面前。管理

  责任编辑:化 石

  特约点评:陈 智

  铜锣湾集团董事长,本刊副理事长、顾问

  作为投资者,除了关注宜昌市众所周知的三峡水利、湖北经济第二大城市之外,还应留意以下优势和亮点:一、宜昌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和扶持的城市。二、宜昌正从大中城市向特大城市发展。三、宜昌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拥有山、水、大江、森林、三峡机场、宜万高铁,未来具备发展大旅游、大人居优势。四、宜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西陵文化、美女文化将来都有发挥其独特魅力的潜力。屈原故里、王昭君故里都能做成大创意产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