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报道中的2011:地球能和我们走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6日 11:36  《第一财经周刊》微博

  文|CBN记者 刘心力

  靠人的力量来影响地球发展的进程固然风险巨大,但如果做得好,地球就能和我们一起走得更远。

  如果你和多数人一样是通过媒体了解这个世界的,那么,即将过去的2011年恐怕难免充满了不安全感,让你备感焦虑。12月5日的《时代》就曾提到:“焦虑症已成为最普遍的精神疾病。”

  拉登死了,“历经15年的追捕、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花费1万亿美元的开支和15万人的生命”,在付出这些成本之后,人们发现其实并没有解决“安全感”的问题。5月5日的《经济学人》这样评论道:“即使拉登不在了,基地组织仍会很活跃。”作为功臣一样的人物,奥巴马也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高的支持率,他还得继续面对他的国家的危机,作为处理者,他没有提供解决方案,所有问题还在继续。

  与美国关联甚密的欧债危机在这一年波及范围继续扩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也未能逃脱。11月26日的《经济学人》开始担心是否欧元的末日就要到来:“欧元区毫无疑问将在2012年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默克尔需要改变态度,迅速做出选择,否则欧元真的要走向末日了。”而《彭博商业周刊》也在之后的12月5日发出了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呼唤:“德国是唯一能够阻止这场灾难发生的国家,整个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一个德国女人的手中。但她倡导的更为强硬的财政控制耗时耗力,是不可能解除欧元区的燃眉之急的。”人类总要想些办法解决它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力量未必就用在了正确的方向之上。

  9月17日是美国宪法日,也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日。另一种势力抛头露面,现有的金融制度偏爱权贵与富人阶级,终于引发了年轻人的愤怒。《彭博商业周刊》10月31日的一篇文章让我们记住了将该运动由一个小型集会发展为全球性抗议运动的关键人物—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一位人类学家、激进分子和无政府主义者,他建议政府免除一切国际和消费者的债务,减少民众的痛苦,彰显民主政治。”

  受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和西班牙“愤怒者”运动的鼓舞,西方各国抗议者纷纷走上街头抗议不公平的经济体制。统治者们的态度也由开始的谴责抗议者转变为向抗议者靠拢。10月22日的《经济学人》就曾报道:“欧洲政客也觉得抗议者们‘打倒银行家’的口号极具吸引力。奥巴马也通过利用增加富人税收的提议向示威队伍献媚。”但是,该媒体认为,单纯迎合抗议者,只是治标不治本。奥巴马只是一个运动的支持者,依然没有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年轻人无法满意。

  另一些年轻人的不满意则改变了世界,先是埃及然后一直传导到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在夏末轰然倒塌,这是否意味着中东北非的民主运动由“阿拉伯之春”进入了硕果累累的“阿拉伯之秋”呢?答案却不是那么简单,进入了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依然充满变数。9月5日的《时代》这样写道:“在利比亚成功摆脱卡扎菲政权后,这个国家仍面临着诸多质疑:卡扎菲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是否会爆发新的冲突;反对派武装分子缺乏一位获得全国认可的领袖人物;长期在铁腕人物领导下的利比亚急需建立更可靠的制度。”地球依然在期待新的发展动力,而这种动力不是建立在对石油资源的占有上。

  石油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对于俄罗斯也一样。上一次普京是靠石油而成为“嫁人要嫁普京那样的人”。但现在,有石油不意味着他拥有所有的砝码。12月4日的俄罗斯杜马选举中,统一俄罗斯党的选票由4年前的64%下降至50%以下。此外,俄罗斯民众发起了该国多年来最大的示威游行,高呼口号“没有普京的俄罗斯”。12月10日的《经济学人》称,普京政权产生了极大的裂痕。该媒体认为:“如果普京真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就应该开放经济,治理腐败。俄罗斯既不稳定又体制僵硬,如果还不加以改革,无论对其邻国还是普京本人都将愈发危险。”要知道,地球留给人类的最好的一部分财富,并不是用来稳固独裁者的。

  独裁者在这一年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应该算是2011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但另一个“独裁者”,创新与商业的独裁者史蒂夫·乔布斯也同样没有捱过这一年。他向我们诠释了创新的真正含义以及那些处于一个接一个的危机之中的国家依然有其号召力的原因。10月17日的《时代》在封面报道中这样写道:“乔布斯的一生正如他所追求的,跟随自己的心和直觉,坚持自我。”而10月10日的《彭博商业周刊》也以特刊的形式纪念着这个特别的人,其中有一篇文章提到:“乔布斯太善于‘歪曲’事实,从而让所有人用他的方法来解读这个世界。他用科技改变了文化、商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世界上很多好的事物都与这个独裁者有关,包括未来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12月5日的《明镜》这样阐述:“谷歌在手机市场紧逼Apple,Facebook想在搜索引擎上超越谷歌,亚马逊(微博)欲以Kindle Fire抗衡iPad,而Apple在进军电视市场途中也遭遇以YouTube称霸网络影片世界的强敌谷歌。”无论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还是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他们都将沿着这条创新与发展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归根结底是一个创造力的问题,而我们对于人类可以有这样的创造力,应该会感到欣慰。

  正如5月28日《经济学人》所说:“靠人的力量来影响地球发展的进程固然风险巨大,但如果做得好,地球就能和我们一起走得更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