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行多元模式助力小企业融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1日 11:43  《首席财务官》

  ——专访中国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曾俭华

  依靠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个性化的创新产品和便利的营销服务渠道,建行助力破题小企业融资。

  文/王馨妍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今年国家宏观调控,资金面趋紧,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民间借贷市场因此异常火爆,利息逐年攀升。部分企业由于无力还债,公司高管集体出走失踪。化解高利贷的困局首当其冲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独家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曾俭华,以寻求小企业融资难破解之道,帮助资金短缺的企业渡过难关。

  “高利贷”是融资“毒品”

  《首席财务官》:今年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催热了民间借贷市场。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温州,一些家庭和企业都被卷入了高利贷,且市场规模不容小觑。目前多家企业资金断裂,掀起了一股跑路潮。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曾俭华:“高利贷”成为了小企业融资的“毒品”,不仅严重损害了经济金融秩序,也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运行和金融风险。一旦小企业不堪重负,对生产经营造成颠覆性的后果,将会威胁到整个制造业、服务业“大厦”,进而损害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防范金融风险,加大对民间借贷风险的监管,引导企业规范化发展。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比较复杂,有企业自身问题,有市场环境问题,有融资渠道问题,也有政策配套问题。所以小企业融资不完全依赖信贷,也不完全是金融问题,破解小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整体环境,以消除影响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障碍。如进一步优化对小企业银行融资的监管机制,在信贷规模管控等方面实施有别于大企业的差别化政策措施;要打通小企业融资的其他社会渠道,包括金融债券和票据融资等。

  针对目前浙江等地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充分认识“高利贷”的高度危害性。尽管“高利贷”有一定利率市场化的影子,但本质是经济结构性缺陷造成资金紧张,并导致资金价格高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表现。企业必须远离高利贷,实现阳光化发展、规范化经营。二是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素质。通过诚信经营累积良好的信用记录,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银行信任,从而获得其金融支持。三是企业应积极探索、充分利用除银行融资外的其他渠道,如发行企业债券等,不断拓宽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不是“唐僧肉”

  《首席财务官》:近几年来,大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明。与此同时,伴随小企业的迅速增长,金融服务需求十分旺盛,如何将这一趋势演变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曾俭华:小企业不是银行赚钱的“唐僧肉”,如一味追求高收费,就是“竭泽而渔”,就是对企业、对自身和社会不负责任。建设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始终坚持在收益覆盖成本的前提下,合适定价,在保持一定收益水平的同时,避免过多增加企业融资负担,防止企业“融资贵”,小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不到8%,大幅低于中小股份制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

  从2005年起,建设银行就将小企业业务确定为经营转型的战略重点,对小企业单独配备信贷规模。2011年全年安排小企业贷款新增占全部公司类贷款新增计划的40%。截止到今年10月底,建设银行服务的小企业授信客户已超过全部授信客户的70%。

  当前小企业业务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小企业信贷规模紧张,难以完全满足客户需要。2011年建设银行小企业贷款新增计划占对公规模的比重为历年来最高,在四大银行年初核定的计划中居首位。然而与全行储备的信贷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即使在加大对小企业资源倾斜力度的情况下,现有规模仍难以完全满足客户需要。二是受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近期部分地区民间融资“高利贷”等因素影响,一些小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反弹压力加大。

  《首席财务官》: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建设银行在政策、产品、服务方面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曾俭华:在产品方面。一是以“成长之路”、“速贷通”、“小额通”三大品牌为核心,构建一整套适应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和不同需求特点的产品体系。早在2005年,建设银行就推出了“速贷通”和“成长之路”业务。其中“速贷通”业务是建设银行为不具备评级授信条件的小企业,在分析、预测企业第一还款来源可靠的基础上,依据提供足额有效的抵(质)押担保而办理的信贷业务。“成长之路”是为企业信息充分、信用记录良好、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成长型小企业,在进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并经授信后提供金融支持的业务品牌。目前“成长之路”和“速贷通”已成为建设银行服务小企业的两大拳头产品,服务客户约6万户。

  今年围绕小企业业务向“零售化”转型,针对融资需求急迫的小型微型客户,建设银行设计开发了“小额通”贷款业务,向能够提供符合建设银行质押财产标准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提供小额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目前贷款余额已超过亿元。近期还将推出小企业“信用贷”产品,向在建行有良好信用记录和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快速的信用贷款,解决过去“一抵了之”和一味依赖担保的传统做法,使大量缺乏有效抵质物的小企业也能得到银行的融资服务。

  二是为特定需求的客户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特别是在动产质押方面,为企业提供排污权等特种权利质押、基酒等特色产品抵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解决了不具备一般押品的特殊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是与政府机构,社区管委会,专业市场等外部机构合作,批量为客户提供服务。如“助保金”业务是基于与政府、企业三方合作,打造出依托“风险池”(即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助保金和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金共同增信)进行风险管理的有别于传统抵质押及担保贷款的新型信贷模式,目前贷款余额已超过100亿元。“互助通”业务是指若干小企业自愿组成一个联合体,在联贷联保的基础上,由小企业互助公司或专业担保机构进行担保的信贷业务,贷款余额已超过2亿元。

  在行业选择上,一是重点投向服务民生的行业。今年以来,批发、零售和商贸服务、服装、食品等行业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达到43.3%,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二是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如医药生物、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农林牧渔、废旧材料回收加工等绿色环保行业小企业贷款新增占比达到9.44%,同比提高1.44个百分点。

  在区域选择上,本着有利于迅速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有利于大幅提高小企业盈利贡献,有利于有效带动全行业务发展的原则,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小企业比较活跃、各类经济元素众多、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良好、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及业务操作合规化程度高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确定了首批23个总行级的小企业业务重点战略城市,并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重点城市配置的资源要逐步占到总资源的70%~80%,以集中资源服务更广泛的小企业客户。

  专业化经营模式

  《首席财务官》:作为最早打造中小企业信贷运营模式的银行,信贷工厂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曾俭华:针对小企业客户和小企业业务特征,借鉴战略合作者淡马锡的成功经验,2007年建设银行在镇江试点小企业“信贷工厂”,并于2008年向全国推广。目前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和部分百强县建立“信贷工厂”238家,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

  “信贷工厂”采取客户开发、授信评价、信贷审批、信贷执行、贷后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流程,一方面,将客户营销和信贷业务办理相分离,使基层行客户经理专注营销;另一方面,实行信贷业务中后台集中处理,同时建立了评级、授信、支用“三位一体”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流转环节,节约了业务处理时间。

  同时“信贷工厂”利用营销管理、客户评级、业务操作和贷后管理四大流程系统,以及审批辅助、行业筛选、客户筛选、早期预警、行为评分等八大专业工具,大幅提高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办理一笔小企业业务所需要的时间比以前提高了1倍;以往一位客户经理要负责10多个环节的工作,服务5~6个客户已难以支撑,现在可以从容服务20多个客户。

  科学的风险管理 

  《首席财务官》:“三分贷七分管”是银行贷款的普遍规律。对于建行而言,是如何实现风险管控的,贷后管理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曾俭华:一是转变对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认识。传统批发业务强调的是对个案风险的控制,对小企业风险管理则要建立在违约概率的大数定律上。建设银行根据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相关规定,合理设置和有效控制风险容忍度。

  二是加强关键环节控制,防范信用风险、合规风险和道德风险。严格按照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监管要求,加强对贷前、贷中、贷后各个关键环节的风险点控制。如要求各分行建立集中放款中心,确保贷款支用合规;加强对抵质押物的管理,由一级分行派驻直管或由保全部门参与、协管,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行小企业客户经理廉洁从业告知制度,提高全员廉洁从业的意识,并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人员严肃处理,坚决杜绝利益输送、商业欺诈、贿赂等行为。

  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工具、技术、流程,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在技术手段方面,开发了审批辅助、早期预警、贷后管理等八大专业工具,对风险,特别是对操作性风险的控制进入到了一个全新领域。在流程机制方面,建立有别于大中型企业的贷后管理流程,区分不同企业安排贷后走访频率,探索实行贷款客户行为评分制度,提高风险预判能力等。

  四是加强各条线的配合,利用风险、审计资源,加大对小企业业务的合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加强整改,并在整改的基础上,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便利的营销服务渠道

  《首席财务官》:众所周知,小企业客户数量庞大,融资需求旺盛,但质量良莠不齐。在这方面,建行主要通过哪些营销渠道进行业务拓展?这些渠道分别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曾俭华:建设银行小企业业务的拓展渠道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小企业条线自己的渠道。比如各级分行成立的小企业经营中心、信贷工厂、专业支行等。以上述机构为载体,客户可以进行业务的申请和处理,小企业客户经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开展对外营销和业务拓展。

  二是建行内部其他渠道,如加强与其他业务条线及部门的合作,开展公私联动营销。比如与信用卡中心合作,举办“卓越企业论坛”,拓展优质小企业客户;与财富部合作,向小企业客户推荐财富投资规划、信用卡、投资理财服务等个人类产品,向个人高端客户所拥有的小企业交叉销售小企业业务产品等,从而实现个人业务和小企业业务的统筹发展。

  三是利用外部高端渠道拓展批量化营销。比如建设银行加强与工商联、工信部的深度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其管辖的各类商会组织,打造批量化营销平台,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并逐步将合作平台打造成优质客户的筛选器、信贷风险的缓释器和长远价值的孵化器。

  未来发展规划

  《首席财务官》:未来建设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哪些规划?

  曾俭华:一是进一步完善专业化的融资体系、模式。在营销渠道上,结合专营机构二代转型,逐步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小企业业务经营体系,把小企业业务营销终端放到一个城市的所有网点,提高业务办理的辐射能力;把银行内部的评价、审批、监测等中后台环节集中放在一个城市的小企业经营中心(信贷工厂)。在服务模式上,建立围绕“社区金融”的小企业服务模式,通过市场、商会、居民小区等社区平台开展批量营销,逐步实现由传统等客上门向主动营销转变,由单一信贷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业务流程上,进一步简化对小企业客户以及部分额度小、风险低的产品评价流程,评级材料向卡片化、表格化转变,简便易懂,提升效率。在服务产品上,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和信用贷款,加大对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支持服务力度。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小企业业务信贷资源的倾斜力度。在确保每年新增企业贷款规模不少于40%的比例用于小企业的同时,还要进一步释放信贷存量,优先支持小企业发展,将建设银行长期以来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的格局逐步转向中、长、短期合理配比的结构。

  三是打造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在首批23个重点战略城市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实际,逐步调整增加重点城市。加大资源配置,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

  四是迅速打造一支真正懂小企业业务,热爱小企业,适应向“零售化”转型的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小企业客户经理“走进市场、贴近客户”,将这支客户经理队伍作为判断市场、防范风险、提高收益的全员基础,确保建设银行小企业业务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