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受冲击程度低于预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2日 13:08  财经国家周刊微博

  “加入世贸最头痛的问题,首先是农产品,其次是服务业。谈判之所以拖了这么多年,主要是在这两个问题上拖得久。”

  记者 徐淑君 刘琳

  入世谈判,农业一度是中国政府最耗费心血的问题。

  回忆当年,程国强清晰地记得,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关于开放是否意味着“引狼入室”的争论沸沸扬扬。对于中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实力弱,在农业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让许多人对开放条件下的农业发展充满疑虑和担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博士,长期从事农业发展与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研究,1997年至2001年,他曾直接参与中国加入WTO农业谈判咨询研究工作,是中国入世谈判的见证人。

  “参加世贸组织最头痛的问题,首先是农产品,其次是服务行业,谈判之所以拖了这么多年,主要是在这两个问题上拖得久,来回地‘打仗’,最后才达成了我们认为能够承受的一个让步。” 2002年2月,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一次专题研讨班上如是表达。

  农业属于弱势领域,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美国等发达的农产品出口国家,还是日韩等发达的农产品进口国家,都对农业采取了各式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1986年启动“乌拉圭回合”谈判,到1995年达成协议,本质上就是因为发达国家之间在农业开放问题上意见分歧严重。

  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逐步削减农产品关税,目前已降至15%,不到世界农产品平均水平62%的1/4,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2006年,根据加入承诺,中国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进口的关税配额管理,实行9%的单一关税管理。由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低价优势,加之国内耕地资源紧张,中国粮油、棉花等市场对外依存度在逐步提高。

  中国严守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也远高于其他WTO成员的农业承诺。

  在有些学者看来,农产品贸易谈判存在着根本的不平等。中国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本经营制度的农业经济,这种微小型家庭经营小到户均只有0.4至0.5公顷,美国的面积则是中国的一千倍,再加上高额的农业补贴,使得美国农产品能够保持竞争优势。

  十年后,农业在所有行业中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预判落空。

  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279.2亿美元发展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3.4倍。其中,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489亿美元,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相比,增长203.6%,年均增长13.1%。

  农产品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1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719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2.2%。农产品进口弥补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紧张的压力。

  但围绕着农业开放后部分行业所受影响的争议从未停止过。少数外国粮商利用其全球供应链优势,在国内市场运用低价等策略冲击国内中小粮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正在形成快速扩张之势。部分跨国粮商已经掌握了中国70—80%的粮油压榨产能。中国技术实力薄弱的种业也面临极大的竞争风险。程国强认为,这些争议还需进一步讨论。中国大豆产业失守有自身的原因。2004年、2008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经历了两次大豆价格剧烈波动。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急剧波动,市场风险通过跨国公司的营销链条迅速传递到国内市场,国内部分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的压榨企业亏损惨重,引发了中国两次大豆行业兼并重组浪潮。

  “这或许是农业开放10年来我们真正需要吸取的深刻教训。”程国强说。一方面,国内企业的市场风险管理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国内期货市场、远期合同等市场风险管理工具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尚未形成有效防范和控制国际市场风险的机制。

  在程国强眼中,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农业能否真正站稳脚跟,下一个十年尤其关键。

  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气候变化、农产品“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增加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给中国保持国内市场稳定带来更大的挑战。全球农业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使得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难度加大。

  程国强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面临人口增长对农产品供应带来更大的需求压力。如果说中国农业前十年关键在于利用市场,后十年关键则在于对资源利用,走出去建立全球供应链,这是更高层次的开放。

  中国现在进口700多亿美元的农产品,五年内可能到1000亿美元,届时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如果现在不着手把全球供应链建立起来,不仅难以有效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且会继续被控制农产品定价话语权,仍然将为国际市场剧烈波动付出高昂代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