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中国经济立场喝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 23:58  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G20戛纳峰会在闹哄哄“嘴架”中落下帷幕,欧洲在为希腊、意大利问题伤神,奥巴马也因“占领华尔街”运动风起云涌而疲于应付。但是,来自中国的声音是清晰的,胡锦涛主席的讲话,表达出非同凡响的中国经济立场。

  胡锦涛主席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其中已经找不到“复苏”、“缓慢复苏”或“复苏低于预期”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的担忧。这一判断十分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政策将不再指望世界经济复苏。这恰恰吻合了我们的一贯判断:过去的增长只是大灾之后的反弹,而根本谈不上复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种种情况表明,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场单纯的经济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暴露出世界经济中若干体制机制、政策理念、发展方式的弊端。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登高望远,超越具体分歧,超越一时得失,共同探索走出危机、实现发展的正确途径。

  胡主席给出的建议也十分精美而具体,每一个“我们应该”都切中世界经济的要害,尤其体现出明确的中国利益立场。比如坚持增长第一,兼顾平衡。胡主席说:在强劲、可持续、平衡这3个“经济发展”的目标中,确保强劲增长是首要。“我们应该出台新的有力举措,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融资、财税等手段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坚实支撑。我们应该充分挖掘科技潜力,积极培育增长亮点,增强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我们应该加快各自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实现世界经济相对平衡增长”。

  这段话体现了多层内涵:其一,告诉美国等发达国家,别总是拿平衡说事儿,限制中国发展;其二,体现了国内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保实业、保生产、保就业;其三,发达国家必须取消技术壁垒,只有依赖技术进步才有经济结构调整,只有全世界的经济结构共同调整,世界经济才可能平衡。

  胡主席在G20戛纳峰会上还明确表示:发达国家不要总是逼迫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一再要求新兴市场升值货币、减少出口,这不会带来平衡的增长;相反,只会令全球经济陷入平衡的衰退,使可持续增长成为不可能”。胡锦涛主席的这番讲话被境外媒体评论说,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迄今为止最为强硬的措辞”。

  此外,胡主席针对大宗商品价格看法,也获得了G20元首们的广泛赞同。他说:“我们应该推动形成更加合理透明的大宗商品定价和调控机制,实现和保持大宗商品价格合理稳定。”

  过去3年事实证明,发达国家滥发货币,金融巨头恶意操纵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严重干扰了发展中国家的物价稳定。世界各国必须构建大宗商品价格的合理稳定的机制,打击操纵,使大宗商品价格变得更加透明。这不仅是中国的利益诉求,更是全世界重新归回制造业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源占有失衡,财富分配不公,发展机会不均,形成‘越不发展越落后,越落后就越难发展’的恶性循环,最终制约了世界经济持久稳定增长。”胡主席的此番讲话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领袖对国际经济问题理解的高度,为中国经济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指明了确定的方向,这是值得喝彩的重大认识突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