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为宜兴紫砂争取北京户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 23:58  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紫砂艺术家对传统紫砂要有重新的认识,要在大视野、大构想、大审美层次上下工夫,更快地走出自己的小壶大器之路。”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

  在多重价值观的当下,紫砂似乎模糊了其面目:作为传统文化的紫砂,古朴典雅、深沉庄重,饱含浓郁的审美理念和文化气质。作为收藏新宠的紫砂,走红拍场,价格水涨船高,业界流传“淘砂如淘金”的说法。

  紫砂需要一位好的经纪人,紧随时代为其作出全新的定义。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尝试担任这一角色。从做外贸生意到艺术品经销商,从投资收藏顾问再到投资收藏机构管理者,尝试过许多角色的赵炎,最终把目光定格在宜兴紫砂。从2000年至今,他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紫砂陶文化的发掘与整理工作,力图把传统紫砂打上新的包装,推向台前。

  小壶有大器

  经过近十年的学习探索,与众多大师的深入交流,赵炎开始对紫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在他看来,每一把好壶都是一座独一无二的精美建筑。全新的建筑美学理念改变了紫砂艺术的传统定义。

  在位于北京西城区琉璃厂的北京紫砂艺术馆,赵炎收藏了几千把紫砂壶。艺术馆内重要展柜里,摆放着赵炎的十年珍藏,其中有八把壶出自壶艺泰斗顾景舟之手。此外,紫砂名家时大彬、陈鸣远、王寅春、杨彭年、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等的作品,参观者都能在此见到。

  作为收藏者,赵炎做得很出色,他拥有的紫砂壶令人艳羡。可是作为经营者,他却不甚合格。对于这些壶,他对员工交代了六个字,“能不卖就不卖。”赵炎说,这里每一把大师壶都是他心头所爱,失去任何一把,都会心疼好久。

  赵炎常常在思索传统紫砂艺术的出路,他说:“紫砂艺术家对传统紫砂要有重新的认识,要在大视野、大构想、大审美层次上下工夫,更快地走出自己的小壶大器之路。”

  对于他自己,赵炎有一个有趣的想法,他说比起紫砂收藏家和鉴赏家的名头,他更想做一把“好壶”,为大众泡一道可赏艺术、可品生活的好茶。

  近年来,赵炎把注意力转向了如何提升中国紫砂艺术的影响力上,帮新人、助名家,是他正在做的工作。

  为宜兴紫砂争取“北京户口”

  2008年,由赵炎策划的“丹青妙手绘紫砂”在全国巡展,很快将北京、青岛、天津、哈尔滨、沈阳、秦皇岛、宜兴、上海、广州、香港和台北笼罩在浓郁的紫砂风情之中。

  “丹青妙手绘紫砂”全部由当代著名画家在宜兴紫砂壶上绘制,全套29件,限量29套,暗喻当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赵炎的构思,使一把传统上用于品茶把玩的紫砂壶,结合了时代精神,放大为能让社会大众欣赏的高尚艺术。

  2009年,一次旨在倡导用高尚艺术促进健康生活的“荆溪陶苑品六家”紫砂盛事,再度让中国画坛名家与紫砂艺术大师携手,展现紫砂与书画结合的精妙。

  当年,紫砂业界更重要的一件事是,“紫泥公社”在北京成立,汇聚了众多新老紫砂艺人。赵炎戏称,直到今天,宜兴年轻的紫砂艺人们,才算有了“北京户口”。

  2010年,一项鼎力推举“紫泥公社”社员的“阳羡新星耀京华”大展,将宜兴30位实力派制壶高手和他们的创新之作推向京城,不仅令紫砂爱好者大呼过瘾,也促成了首届北京紫砂艺术节。

  赵炎说,他主动担负起“代理人”的义务,帮紫砂艺人举办展览,组织宣传,目的只有一个,想方设法使他们既能从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得最大收益,又能静下心来创作出更多传世作品。

  2011年10月22日,第二届紫砂艺术节如期在北京举办,为期一个月。赵炎在艺术节期间对媒体表示,紫砂艺术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紫砂艺术品的投资收藏热正逐渐风行,但随着近期紫砂艺术品收藏不断升温,紫砂市场部分出现了鱼目混珠的乱象,北京紫砂艺术节的初衷就是为了传播紫砂文化,发展紫砂文化,繁荣中国紫砂艺术事业。

  紫砂“三品”定价法

  作为资深紫砂收藏家和鉴赏家,赵炎对传统紫砂壶交易方式的弊病有着切身的体会。制定一个可行、明晰的价格标准,成为紫砂壶市场的当务之急。

  对于传统模式“随意性太强,价格混乱”的现象,赵炎表示:“泥料不同,器型不同,制作者的工艺不同,都会造成紫砂壶价格的变化,如果没有一个考虑全面的标准,全凭卖家或制作者随意开价,价格混乱不可避免。”对此,他提出了一个简单合理的办法:紫砂壶按容积大小定价。

  赵炎把紫砂壶分为“三品”:200毫升以下的壶归为小品,200至400毫升的归为中品,400毫升以上的归为大品。对这大中小三品分别设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同时,泥料、器型、工艺水平等因素也纳入参考之中,而商品壶和作品壶的定价标准又有所不同。

  赵炎说,当下紫砂壶的泥料主要是紫泥、红泥和本山绿泥,这三大系下又拥有诸多分类,其中较为稀贵的泥料市价较高,由此制成的壶就可提高定价。其次,器型不同,壶的制作难度不同,比如,花器、筋纹器的制作难度就大于光素器,定价也可相应提高。再者,大容量壶不仅泥料使用多,烧制难度也提高,价格也应提升。

  “泥料应该什么价,器型应该什么价,大小应该什么价,综合这三者为一把壶定价,既可以解决卖家、制作者的定价难题,又可以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明白。”赵炎说。

  对于收藏者,赵炎也有专业建议。他认为,从目前整体走势看,紫砂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顾景舟的一把壶动辄上千万。但与顾景舟同时代的“紫砂七老”的作品尚处于价值洼地。比如蒋蓉、朱可心等人的作品被严重低估,市场价位经常处于几十万元区间,还远未到位,值得藏家关注。

  “现在市场上名家的一张字画动辄拍至上千万、上亿元。而今年嘉德春拍的紫砂专场,包括大师代表作品精品数件,只拍到1.4亿元。这些紫砂精品足可以开办一个当代紫砂艺术馆,这样的一个规模,其价值还抵不上一张字画,可想而知,紫砂市场还没有完全被打开。”赵炎说。

  中青年实力派紫砂的表现也不容忽视,未来有较大升值空间。

  此外,文人气息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追捧。一些名家领军、名人参与、名人把玩等有附加值、传承有序的作品将持续升温。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