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寒冬中的地产大佬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 17:27  中国企业家网

  没有房产推介会上的火爆场景,没有预料中的“金九银十”,剩下的只有维持在相对低位的房产销售和不会放松的地产调控政策。而现在,包括一些专家和消费者在内,都相信中国房价或许真的到了“拐点”之时。那么,这又会对业界知名的地产大佬们产生什么影响呢

  任志强(微博):楼市不会崩盘

  楼市的“风风雨雨”中,总缺不了“大嘴”任志强的声音。最近,任志强在上海发布了他的新书,当然更缺不了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产言论了。对于“开发商不行了”的观点,任志强反驳,现在只是“个别开发商不行”,“按投资和到位资金比例看,2008年是1∶3.8,现在是1∶4.2”。他表示,开发商并不差钱,“手里还有17000亿元现金”。

  对于“拐点”说,任志强称,房地产市场本来就不存在“拐点”,目前的情况只是相关部门用不得已的方式建了一个“冰库”,而且现在政府已开始考虑“冰库”的合理性。支撑任志强观点的是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10月底的一段表述,“限购是行政办法,是房价高速上涨背景下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当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成后,限购政策就将退出。”

  对于一些企业的降价行为,任志强又分析,这不是普遍现象,楼市不会出现大幅降价或崩盘,“即使在目前的严厉政策下,今年的总销售额和总销售面积依然高于前几年。且政策一旦放松,房价可能会涨得更厉害”。

  不过,今年5月,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一份报告曾表示,“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问题已逐渐接近预警区间,资金链趋向脆弱状态,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当时该报告还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二季度的资金链就可能进入预警区间”。

  当然,这些都已经无碍任志强的出书计划。据称,任志强下一本书的内容也有了着落:一本以家庭和生活为主题的自传。

  潘石屹:楼价难降“一潘”

  与任志强在微博中互动频繁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前两天又因“潘币”出了一次名。

  “花三潘,赚三番。”说这话的不是“潘币”的原创人潘石屹,而是湖北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尽管购房者直呼看不懂这家开发商做的广告,但经过网络的传播,实际上还是向外界宣传了“潘币”。

  “潘币”的发明有巧合性。上个月,潘石屹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去世后曾发布了一条微博调侃到,“苹果应大量生产1000元以下一部的iPhone手机和iPad,让更多人用上苹果。”网友很快对这条微博进行反调侃,“请潘总推出1000元/平方米的房子吧。”随后,有网友自发以“潘”为房价计量单位创造出一种“潘币”——“一潘”相当于每平方米1000元。

  有意思的是,潘石屹又在微博上发了一张“潘币”的图片——看起来酷似100元,正面印着自己的头像,背面则是巴哈伊教的一段教义。在这条微博中,潘石屹还调侃,希望中国央行不介意“潘币”。但在媒体报道“潘币”触犯了中国法律之后,潘石屹就宣布“潘币一说就此打住”。

  不过,不管是潘石屹本人还是网友,都认为,调侃“潘币”的背后其实是对中国房价太高的严重不满。潘石屹先前表示,“一、二线城市住宅价格太高的现实是目前房地产的一大风险。同时,今年的限购政策和未来3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他判定,“住宅市场现已跌到最低谷。”

  对于未来的房价,潘石屹表示,住宅价格一定会下跌,“只是这种下跌趋势在租金回报率达到4%-5%就会止住”。他还拿“潘币”调侃确认,“当然,房价降到‘一潘’是不可能的。”

  冯仑:瞄准海外市场

  无论走在哪儿,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总会文绉绉地说上一段话,介绍地产市场的最新情况,讲述自己的房地产故事。

  最近,在出席一次公开论坛时,冯仑用“旅游”来形容这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生意。他解释,中国房地产市场1999年开始美国逻辑(全部依靠市场),一直到2006年的新加坡逻辑(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再到2010年之后的德国逻辑(超过一半的人租房,剩下不到50%的人只能买一次房)。

  冯仑说,他的心态与微博上的一句话很贴切——“一直都说走,从来都是留,很多人都说这个行业这儿不好,那儿不好。但最后从来都是留。我们热爱房地产,房地产市场也很爱我们,让我们有很多收获、有所成长,大家也始终认为房地产领域有说不完的话题。”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冯仑认为,住宅领域里还是“充满期待”,未来也将继续发展房地产业。

  实际上,冯仑的目光还瞄准了中国台湾市场和海外市场。目前,冯仑成为了第一家在台湾盖房子的大陆开发商,其名为“台北2011”的项目也预计于年内在台北、北京和上海三地同时开盘销售。

  另有消息称,纽约的商业地产项目才是冯仑目前最钟爱的项目。据称,按参与世贸大厦重建的计划,万通于去年签订了合约,租下了1号楼的64至69层,定名为“中国中心”。冯仑对媒体表示,目前其正在与一家公司洽谈合资,有望参与世贸大厦的管理,成为在纽约收费的中国大陆开发商。

  王石:两耳不闻窗外事

  自今年年初赴美留学“淡出万科”之后,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似乎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在新浪微博近几日的更新中,王石所发的内容全都是在美国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压根没提到国内房价的任何字眼。

  不过,万科在房地产市场上可没闲着。与龙湖地产、中海地产类似,万科于11月5日在深圳同样遇到了消费者的投诉。万科一则公开声明介绍,“11月5日上午11时许,万科清林径二区36、37、38号楼约30位业主聚集在清林径营销中心,以二区价格调整为由进行投诉,意图通过干扰正常销售秩序的方式向开发商施压,以达到获取经济补偿(补偿现金或装修升级等)的目的。”

  对此,万科在声明中的解释是,“万科清林径项目的价格是在深圳市规土委龙岗管理局的限价政策指导下,严格按政府一房一价规定制定的,不同面积段、不同户型均接受政府定价指导,完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不存在任何欺诈。”

  在应对消费者“上诉”的同时,万科还在积极布局商业地产。资料显示,“从今年年初至今,万科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布局已涉及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东莞等城市,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而今年前三个季度,万科以总销售额970.8亿元、总销售面积841.2万平方米继续占据了行业头把交椅。同时,万科2011年的销售额再次突破1000亿元。分析人士称,从业绩角度看,就不难理解王石在美国一心一意求学而不管国内市场变化的举动了。

  许家印:投资足球不含糊

  对于许家印来说,今年最高兴的事不光是恒大地产在房地产市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为694亿元和1047万平方米,均超越了去年的水平;还有就是恒大足球俱乐部今年在中超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提前数轮联赛,力压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强队取得了中超冠军。

  据了解,早在2010年,恒大就投入了1.7亿元为当时还在中甲联赛征战的广州恒大俱乐部“砸”出了中甲冠军。今年,许家印又用6亿元缔造了中国足球史上升班马就夺冠的记录,同时也成就了广州足球历史上收获顶级联赛冠军。

  最新消息是,许家印还将继续加大在足球方面的投入。据报道,许家印的下一步目标是在广州市区建造一个能容纳10万人左右的专业足球场,看中的位置就是现在广州市的跑马场。据称,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另一家地产商——富力(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的母公司,目前富力俱乐部已升入顶级赛季)总裁张力的支持。

  实际上,不光是打算新建足球场,日前还有消息称,许家印对今年年初刚花费320万欧元买来的巴西外援克莱奥产生了不满,将重新购买新的强援补充锋线配置。体育媒体报道,恒大已派出高层人员远赴欧洲,对锋线球员进行海选。

  对于房地产市场对恒大业绩的影响,许家印先前曾回应“影响有限”。他说,恒大以中端市场为主,销售对象是刚性需求用户,而高端市场只占我们所有产品的15%。据了解,恒大在今年9月就基本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数据则显示,今年恒大实现销售额800多亿元,与投入到足球的几亿元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宋卫平:“老乡”救绿城

  与许家印相比,中超赛场另一家地产足球俱乐部——杭州绿城就没那么幸运了。最近,绿城一直深陷破产传闻,俱乐部的成绩也没有达到预期。

  不过,对于先前传出的“绿城申请破产”的传言,宋卫平曾连夜辟谣撰写了《从绿城“被破产”说起》,化解了破产传闻。宋卫平称,绿城目前一切尚好,“一方面,绿城在努力抓销售;另一方面,我们有腾挪的余地,可出让一部分项目的股权解决资金上的问题”。

  对于绿城足球俱乐部,有消息称,宋卫平承诺明年的投入在3000万元左右。

  宋卫平再三强调,绿城对危机并非没有预案,“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不过,绿城中国上半年业绩报告曾显示,绿城上半年净资本负债率为163.2%,较去年底上升31.2%,负债率居内地上市房企之首。

  目前,为了挽救绿城,就连阿里巴巴(微博)集团主席马云(微博)都对宋卫平伸出了援手。11月5日,阿里巴巴组织了近60人的看房团,参观了三处绿城的楼盘。据悉,凡购买3处楼盘的员工,都可享绿城员工内部折扣——9.2折,且享有额外团购折扣。

  据了解,宋卫平与马云私交一直比较好,两人更曾一起返回老家祭祖,并同为私人会所“江南会”的创始会员。所以,马云的仗义之举并不意外。(原文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