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原医改:基本药物制度在西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 16:54  财经国家周刊微博

  从2009年6月开始,新一轮医改已在雪域高原上默默发芽生根,“看病难、看病贵”的桎梏,正被彻底打破

  记者 于小龙 郭雅茹 熊红明

  当新一轮暖阳照在雪域高原时,西藏自治区聂荣县查当乡卫生院的藏族医生次仁班觉,正驾驶摩托车飞驰在出诊的山路上。

  次仁班觉心急如焚:距离乡卫生院30公里的一户牧民家,1岁半的小男孩拥宗久美被开水烫伤大腿,高烧不退。

  听到摩托车的马达声,早已等候在村口的孩子母亲脸上绽出笑容,伸出双臂迎接他们的“门巴”(藏语,意为医生)。次仁班觉查看了孩子的病情后,进行了相应的治疗。患儿母亲说,“在这雪域高原上,次仁班觉就像太阳一样温暖。只要这些乡卫生院的医生在,我们的健康就有了保障。”

  次仁班觉告诉记者,医改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乡卫生院的投入,许多病在乡卫生院就可得到治疗;而且,政府对牧民的免费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260元,还取消了医疗救助起付线,像拥宗久美这种情况,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诊治,而且不用支付任何费用。牧民再不会因一点小病跑上几百里山路,更不会因病返贫。

  因病返贫成历史

  2009年6月,西藏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农牧区医疗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等5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切实成效。

  截至2011年初,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已累计投入医改资金75.4亿元,仅在基本医疗保障经费一项,投资就达到40.7亿元,率先在全国实现医疗保险全民覆盖,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继续保持对农牧区人口100%的覆盖;此次医改取消了医疗救助起付线,政府补助农牧民医疗标准也由2009年的人均140元提高到2011年的人均260元,三年几乎翻了一番;农牧区医疗报销补偿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农牧民82.3%的医药费用得到报销补偿。

  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村民嘎玛次仁告诉记者:“年初,妹妹因病在自治区藏医院住院。本以为会花许多钱,可没想到妹妹病好出院后,大部分医药费都得到了报销,现在看病负担减轻了许多,再也不用担心看不起病了。”

  自治区卫生厅原厅长刘恩沛表示,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初,街头可以看到有病死、饿死的乞讨者,实是惨不忍睹;而现在,西藏已率先在全国实现医疗保险全民覆盖,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举措。

  为了进一步防止农牧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2011年7月1日起,西藏自治区在全区启动了农牧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试行期限为一年。对在保险年度内农牧民发生的住院和特殊门诊大额医药费用超过农牧区医疗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实施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赔付,保险赔付比例为100%。

  随着医保制度的全面覆盖,西藏人民尤其是农牧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已彻底成为历史。

  基本药物制度在西藏

  好的措施,还需要好的机制作保障。

  从2009年起,旨在规范用药、降低药价的基本药物制度在西藏自治区逐步推行。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后,打压虚高的药价,成为另一项中心工作。 2010年,西藏自治区制定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配送、使用、差价收入、财政投入等相关规定,并分别在日喀则和拉萨、山南、林芝、阿里五地市432个基层医疗机构中,分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截至2011年年初,政府举办的68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下达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贴资金2268.4万元。截至2011年9月,自治区级的基本药物配送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全区25家基本药物批发企业已全部入网。

  另外,西藏自治区药品采购服务管理中心的设立已经得到批复,基本药物自治区级招标采购平台正在建设;西藏自治区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初步建成,为保障群众的用药需求、降低药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藏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宝库里的一枝奇葩,医改中也被列入西藏自治区增补药物名单。在《西藏自治区基本用药目录(2010年版 基层部分)》中,增补藏成药352中、卡擦(加味药)128种,从而让流传2000多年的藏医藏药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艾俊涛介绍说,“十一五”期间,西藏累计投入7.5亿元发展藏医药事业;“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财政还将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藏医药事业发展。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占堆表示,医改不仅使传统藏医药得到很好保护,且能够发扬光大,是藏医药的一大幸事。

  随着西藏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藏医药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药品售价平均下降15%,平均门诊费用降低8.8%,平均住院费用降低11.8%。

  强基层

  在旧西藏,医疗卫生事业极端落后,全区只有3所藏医机构,没有一张病床,从业人员不足百人;西藏和平解放后,实施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特殊优惠医疗保障政策,各县建起了医院,乡乡拥有自己的卫生员……西藏人均寿命从和平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67岁。

  新一轮医改,医疗保障更加全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幅提高,看病、用药费用相应低廉,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广泛、更深入。

  不过,由于雪域高原地广人稀,基层医疗机构相对缺乏,在广大农牧区,要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强基层工作还得持续推进。

  藏族医生次仁班觉告诉记者,以他所在的查当乡为例,全乡仅有2200多人,却分布在13个行政村、2800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从乡卫生院到各村的路,最近3公里,最远的100多公里。天气好还可以骑摩托车;倘若冰雪封路,只能骑马前往;若是雪太大,就只能步行出诊了。2009年7月,次仁班觉一次出诊途中遭遇大雨,连人带马摔进河里。他顾不得保护马匹,第一反应是保护药箱。“马摔坏了不要紧,药箱摔坏了,就没法给人家看病了。”次仁班觉说。

  “而此次医改,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随着医改进程的深入,西藏农牧民看病不便的现状将得到根本改善。”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医改办副主任、农村卫生管理处处长王健鹏表示。

  王健鹏介绍,为了进一步改善西藏自治区基层医疗服务条件,此次医改中国家和西藏自治区专门拿出10亿元用于加大基层医疗条件建设。2011年年底,自治区要实现每县有1所标准化医院,有2至3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要建有卫生室,每个街道办事处都要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截至2010年12月,自治区已完成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个县卫生服务中心、148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培训农牧区卫生技术人员6132人次,其中乡镇和村卫生技术人员5389人次。

  从医20多年的次仁班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新的医改政策实施后,基层乡镇卫生院的条件大幅改善了,药品供应也有了保障,而且价格低廉,之前许多要到县城医院看的病都可以在乡卫生院治疗”。

  “随着我们能够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农牧民们开始越来越信任我们,乡村卫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