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城市化将代替工业化,成为下一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城市化有利于扩张经济发展空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消费水平。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发展报告蓝皮书》称,截至2010年底,中国城镇人口突破6亿,城镇化率49.68%。按照发达国家75%的城镇化率水平,中国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空间。有专家称,中国还需要100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目前不到50%的城市化率将在未来10-25年达到将近75%,将有五六亿农民卷入城市化进程。还有国内房地产商表示,完成城市化前中国房地产不会出现下调。这些观点基本都反映出这样一种心态:只要城市化继续推进、城市化率持续提高,经济就可以顺利的一路高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日前在北京的一个周末研究沙龙中,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他问到:城市化到底是一场经济运动,还是一个包含了经济因素的历史进程?
20世纪70年代,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政府都拼命追求城市化,相信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原因而非结果。最终,拉美国家高达百分之七八十的城市化率背后,是日益扩大的贫民窟、恶劣的居住卫生环境和严重的失业,不少城市陷入增长陷阱难以自拔。再看中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水平从1979年的17.92%提高到了2010年的49.68%,全国城市总数由203个增加到656个。政府官员和各路专家都在雄心勃勃地拉大城市框架、规划城市蓝图,不少中小城市都要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国际金融中心”。康巴什等“鬼城”大行其道。而宜黄官员“没有强拆就没有城市化”的观点,尤其清晰地表明地方政府官员眼中的城市化逻辑。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简化成了卖地建房搞房地产的进程。但自2008年开始至今,报纸上“电荒”、“煤荒”,“水荒”、“劳工荒”等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环境污染、老龄化、拆迁引发的恶性事件成为困扰中国城市的最大难题。经济发展成就似乎正在不断被“大干快上”的城市化引发的恶果所抵消,城市并没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城市化,陈功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它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而非单纯的经济活动。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城市化过程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相同步,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开了,使得定居成为了可能,出现了市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市集逐步发展为城市。其后的三次工业革命则成就了现代化城市的神话。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的动力。仔细研究新中国60年的城市化发展,对比前后两个30年,一个明显和突出的经验就是城市化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更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非相反。把城市化当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而非结果,实质上是曲解了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现代经济部门的基础之上的。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也相应提高,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但从根本意义上说,城市化终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世界各国的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承认了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成就,也就不难理解,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永远的无限制的长大,线性发展在城市发展中是完全不可能的。简单的通过将中国的城市化率与国外城市化对比就得出城市化还有巨大发展空间的结论显然过于轻率。城市化不是一个数字的问题,中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问题,无法跟国外的数字直接相比。中国现在接近50%的城市化率,实际已经进入诺瑟姆曲线加速阶段的后期,虽然在理论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和空间都在缩小。统计数据表明,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所占用的耕地相当于日本的10倍左右。在我们看来,城市的发展是存在周期的,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中的限制条件会出现自然的堆积,早晚会淤塞到发展路径,最终构成一个个发展周期。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的价格不可能一直涨下去,政府部门以地生财的路子也不可能一直走下去。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无法判定城市化到底能增长多久,但从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压力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