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商人引发的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3日 12:46  《商界》杂志

  异邦发迹的商贾大富一心报效乾隆爷,却引来了杀身之祸。而朝廷对这位边陲商人的生杀予夺却触发了长达四年的战争,还埋下了边境长期不稳的祸根。

  □文/雾满拦江

  创业

  清乾隆年间,缅甸军队不断入境滋扰,逼迫大清三征缅甸。不想,清军却因劳师远征,损兵折将,不得不罢兵和谈。这场不胜之战大大削弱了大清帝国在西南边陲的影响。

  而引发这场战争的,却是一个在历史上湮没已久的民间商人:吴尚贤。

  吴尚贤,男,本系云南石屏州贫民,家徒四壁,谋食无着,每天饿得前胸贴后背。于是他想:这大清帝国,没有百姓的活路,看来我只能出国寻找机会了。

  出国,去缅甸!

  当时缅甸的原始丛林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无数个部落。这些部落,承袭中土文化,给自己起了极为古怪的名字,比如得楞国、得怀国、自古国、一勘国、罕纪国、结砦国,以及大耳国。当然,他们还处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

  但就在这诸多的原始部落之中,却夹杂着一些庞大的采矿产业。其中,较大型的矿区,所雇用的矿工及护厂的武装厂练,动辄几万人。这些大矿主又称贵家。

  贵家,顾名思义就是尊贵人家,他们多是满清灭明之时,逃入缅甸的明朝官员后人。当时前明官员逃入缅甸,遭遇极惨,多数被部落捉走,卖为奴隶。但是这些官员终究是有知识之人,当他们在山区中发现丰富的矿藏之后,硬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与知识,走出了一条“从奴隶到将军”之路。吴尚贤生在边境,多少听说过这些故事。所以他背井离乡,也是想到缅甸去做矿产的发财梦。

  进入缅甸后,吴尚贤首先到了卡瓦这个原始部落。他和部落人同食同穿,很快就获得了部落的认同,成为了卡瓦族人的好兄弟。获得信任之后,吴尚贤就在部落附近四处寻找。大半年之后,他发现一处山坡的沙石成分古怪,拿到手上一筛,于阳光下就见煜煜生辉的白光。

  “银矿!”霎时间,吴尚贤欣喜若狂,他分明看到了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不过,他心里另生一念,倘若这个消息被贵家得知,必然会率全副武装的厂练来夺矿。那样的话,别说发财,恐怕连小命都难保。

  吴尚贤深思熟虑一番之后,悄悄淘了些银砂,返回国内卖掉。有了小钱,他买了匹善走山路的骡子,再返回缅甸,多淘一些银砂,用骡子驮了,再回国卖掉。就这样折腾了有大半年,他已经有了殷实的家底。在这之后,他才开始雇请帮手,聘请懂武艺的人做厂练。等到贵家们知晓吴尚贤的大名时,吴尚贤已经有武装厂练1500名,雇工上万,也没人再有胆子招惹他了。

  话说回来,命运的确很眷顾吴尚贤。他发现的这个银矿储量极为丰富,获利自然巨万。这个厂区,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茂隆银厂。直到现在,茂隆这个地名仍然以当年银厂的命名沿续至今。

  五年的胼手胝足艰苦劳作,茂隆矿主吴尚贤,已经成为了中缅边境的大富豪。边境一带的中国官员,莫不以与之结交为荣。

  也就在这时候,吴尚贤心里兴起了报国之念。他想:我赚到的钱,已经几辈子也花不完了。我应该为我的国家做点什么呢?

  报国

  吴尚贤给自己勾勒的报国梦并不宏伟,他只是希望带着他的银矿,还有帮助过他的卡瓦部落兄弟,一起回归祖国。

  他在丛林中摆下酒宴,邀请卡瓦部落的酋长蚌筑赴宴。席间,吴尚贤劝道:老蚌啊,人活一辈子,总得做点于国家于民族有益的事业。现在你我,一个拥有银矿,一个是当地的主人。如果我们向朝廷提出回国的请求,朝廷一定会欢迎,说不定还会封我们两个大官,这是多么好的事啊。考虑考虑吧,事不宜迟啊。

  蚌筑摇头道:吴兄,别怪我泼冷水,你没做过官,所以以为当官的都是好人。你没有见过皇帝,所以以为皇帝是好人。这事未必,如果你碰上坏官,或是碰上一个坏皇帝,那我们两个可就惨了。

  吴尚贤哈哈大笑:老蚌啊,你心理太过阴暗。你的意思是,天底下没好人了。

  蚌筑摇头:我好歹是个酋长,手里只有点小权力。但就是这一点点小权力,就够我作威作福的了。大清皇帝,他掌握的权力该有多大!如果他真的对我们作威作福,我俩怎能招架得住?你听我一句劝,关起门发你自己的财,千万别招惹朝廷和皇帝,你惹不起。

  吴尚贤仍然胸有成竹:不然不然。人心可都是肉长的,如果我们回归朝廷,单说这土地和银矿,朝廷可就赚大发了。如果朝廷恩将仇报,那岂不是冷了天下人的心,以后谁还肯为朝廷卖命?

  蚌筑犹豫不决:你说得头头是道。可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说不准的。

  吴尚贤一锤定音:这事能说准,听我的没错。这事咱们就这么定了。

  说罢,吴尚贤以平民身份上书皇帝,请求将他的茂隆银厂地区划入到清朝版图。他哪里知道,就是这份上书,为地方官惹来了一场大麻烦。

  无门

  早在吴尚贤上书的一年之前,缅甸国王莽达拉就已经央求与大清恢复邦交,继续向大清帝国朝贡。接到请贡表的是时任云贵总督硕色。得知这个信息,硕色顿时觉得后脖飕飕地冒冷气,他预感到自己的小命活不长了。

  怎么会这样呢?

  因为乾隆皇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酷毒的皇帝之一,待人阴毒刻薄,猜疑之心极重,偏偏又好大喜功。有两件事,最能够证明他这个性格:

  先讲头一桩。一个叫丁文斌的精神病患者千里迢迢找到曲阜孔圣人的后裔家里,瞪着两眼说什么天帝让来他娶孔家的两个女儿。老孔家当然不会答应,丁文斌就大吵大闹,不肯罢休,孔家只好报官。结果此案上达天听,被乾隆知道了。乾隆爷非说这是丁文斌针对自己的大阴谋,先用刑具将丁拷打个半死,然后拖到法场上凌迟了。

  第二桩事,是有一个告老还乡的官员彭家屏,回乡之后献身教育事业,刻印了一本书。因为书中有一个历字,而乾隆的本名叫弘历,于是乾隆认为这彭家屏对他不忠,勒令彭在狱中自尽。

  众所周知,乾隆时代是文字狱高发时期。文人书生,稍不留神就是一个抄家灭门。云贵总督硕色为了保命不得不揣摩乾隆的心思。他知道,乾隆这人心胸狭窄,猜忌心重,而且最喜欢刁难臣属。如果他没注意到你,你还可以做你的太平官,一旦被他盯上,那你就惨了。迟早,乾隆会琢磨出来超过你能力的要求,然后名正言顺地搞死你。

  硕色孤身处于西南,偏远山区原本麻烦事就多,好在远离朝廷这个是非之地,硕色恨不能挖个洞躲藏起来。他的为官逻辑就是,千万别多事,否则会死得很惨。可现在,缅甸王莽达拉偏偏要求来朝贡。这一朝贡,和乾隆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交往越多,自己小命就越难保。

  硕色原本以缅甸朝贡的时机还不成熟为由,将缅甸来的使者赶了回去。可不曾想,刚刚赶走了异族,大富豪吴尚贤又来了。况且吴尚贤此来,做了充足的准备,他早想好了怎样避免地方官员的掣肘,铁了心要报效祖国。

  波折

  吴尚贤在说服蚌筑之后就率领了茂隆银矿的1200名武装厂练,浩浩荡荡去觐见缅甸国王莽达拉。沿途所过之处,各部落听说吴尚贤要带领大家回归祖国,全都加入到了吴尚贤的队伍。这让吴尚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莽达拉此刻正在为无法对大清朝廷进贡而发愁。他需要乾隆朝廷的支持,以强化他在缅甸当地的权力。此刻突然来了个吴尚贤,愿意把这事揽过去,莽达拉大喜,立即授权吴尚贤替他传达进贡大清的想法。

  接到由吴尚贤送来的缅甸国王求贡表,云贵总督硕色、巡抚图尔炳阿放声大哭,骂道:吴尚贤你个王八蛋,你都快死了还拖我们下水。缺德啊!倘若允许缅甸朝贡,这边的往来事情一多,让乾隆盯上了你,迟早也会抄家灭门……

  没奈何,硕色和图尔炳阿商议,绝不能允许缅甸朝贡。他俩把责任推给下属。

  于是,巡抚主持了一次司道会议,与会各级领导包括了布政使、按察使和粮道、盐道、迤东、迤西四道。会议上大家纷纷发言,都骂吴尚贤坑人,让他这么多事一折腾,只怕不知有多少人受他连累,被他害死……骂累了,大家一致表决通过:不可以接受缅甸国王的朝贡,因为时机尚不成熟。

  吴尚贤身家巨富,岂能让这小官的私心挡了他的报国之路?吴尚贤干脆绕过地方官,直接上书朝廷。有钱人办事总是容易的,不愁找不到个送信的人。

  没过多久,乾隆的谕旨下来了,命令云贵总督硕色立即办理缅甸国的朝贡事宜。硕色尽管大哭一场,还是硬起头皮、赔着笑脸,送缅甸使者入京。

  乾隆十五年,吴尚贤率他的茂隆银厂归来,开始向朝廷缴纳赋税,充实国库。

  杀机

  吴尚贤归来之后,交结官员,出手阔绰,很快就改变了云贵总督硕色对他的印象。两人还成为了好朋友。

  但是到了第二年,乾隆忽来一道谕旨,提醒硕色一条法律:禁止民众开采矿业。

  这条律例是乾隆登基之初订设的。乾隆担心矿工聚集,形成了强势力量,威胁到他的权力。而吴尚贤竟然敢跑到缅甸开矿发横财,生活得滋润又幸福,这更让乾隆羞恼。

  当吴尚贤在苦心报国的时候,却已经激起了乾隆的嫉恨与杀机。他哪里知道,允许茂隆银厂回归,表面上是乾隆开疆扩土,背后却是把吴尚贤诱回来,以便惩治。

  乾隆那双怨毒的眼睛早就盯在了他的身上。杀机起处,罗网布下,吴尚贤却懵懂不知

  吴尚贤不知道,他的确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还不知道,资本最大的天敌就是权力。

  资本是平等的,大富豪手里的一块钱,与乞丐手里的一块钱完全等值。开店铺的人,不问来者的身份,你拿一块钱,我就付一块钱的货。所谓童叟无欺,说的就是平等。然而权力却是不平等的——一旦平等,权力就消失了。

  所以中国几千年以来,帝王最憎恨不过的就是商人。商人通过交易,不需要权力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而权力最渴望的是社会不公正,最渴望的是贫穷。只有处于不公正的待遇下,你才需要权力替你主持公道;只有在贫寒的状态下,你才需要权力帮助你打击那些富有的人。

  历代帝王都是知道这个秘密的,所以他们不遗余力地打击商业。而许多商业界成功的人士,却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才是权力的敌人,一厢情愿地以为凭借金钱,就能够让自己获得与权力平等的地位。吴尚贤正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而结果,就是他自投罗网。

  死结

  乾隆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朝臣上奏,要求严打违法乱纪的财枭吴尚贤。他违背了大皇帝禁止民众开采矿业的命令,按律当诛。

  乾隆批了四个血红的大字:依议速行!

  这条命令下达至云贵总督硕色,硕色却下不了手。他写奏章回禀,尽数吴尚贤有功于国、遵守法纪,从无欺压良善之行。此外,吴尚贤艰苦创业,开办茂隆银厂之时,卡瓦地区还未曾隶归中国版图,所以吴尚贤所行,不应归为犯罪。

  硕色的辩护,令得乾隆勃然大怒。他发谕旨痛斥硕色,杀机凛凛,字字威胁。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硕色不执行命令,严打了吴尚贤之后,下一个就是他硕色了。

  万般无奈,硕色在无人处又大哭一场。自己已经尽力,只怪吴尚贤不谙权力的冷酷法则。你一个小小的商人,非要往权力身边凑,明摆着的找死,又能怪得了谁?

  于是硕色在衙署设下鸿门宴。吴尚贤兴高采烈前来,不想硕色叹息一声,左右涌出甲士无数,将惊讶不已的吴尚贤掐脖子抄腿,直如捉小鸡子一般,弄进了官家大牢里。

  接下来,官兵突入茂隆银厂,解散了吴尚贤的私人卫队,一支拥有着上万人的武装力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摆平了。

  此后,吴尚贤死于狱中。有记载说他是被活活饿死的。

  吴尚贤的儿子吴世荣逃之夭夭,亡命天涯。茂隆银厂从此衰败。

  却不想,吴尚贤此人虽然天真,但他所拥有的强势武装力量,却是维系中缅边境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鼠目寸光,自毁长城,反倒让缅甸的军事力量占了上风。从此缅甸军不断入境滋扰,最终引发了长达四年之久的中缅战争。

  编 辑 潘 灯

  E-mail:pandeng@vip.sina.com">pandeng@vip.sina.com">pandeng@vip.sina.com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