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夏季达沃斯落户中国五年嬗变 从中国热到回归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0日 01:22  中国经营报微博

  徐聪

  有人说,世界经济论坛(又称“达沃斯论坛”)是用经济的瓶子,装入了政治、文化、社会的酒。这瓶以经济、政治领域巨擘们前沿思想为原材料的酒已经酝酿整整40年。

  达沃斯,欧洲瑞士的一个小镇,因“世界经济论坛”而享誉全球。从1971年仅有450名参会者参与“欧洲管理研讨会”(“达沃斯论坛”前身)到如今全球各地的上千“巨鳄”纷至沓来,从零到世界顶级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性突破。用“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的话说,“一是在1979年中国代表开始现身‘达沃斯’论坛;二是2002年在纽约举办特别年会;更为重要的是在2007年将‘夏季达沃斯’论坛落户中国。”

  “夏季达沃斯”也称为“新领军者年会”,与“冬季达沃斯”一道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的两个支柱。冬季达沃斯定位于世界1000强,而“夏季达沃斯”聚焦于新兴市场的500强。 “夏季达沃斯”议题从“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下一轮增长的浪潮”、“重振增长”到“可持性增长”,再到这一届“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折射了力量天平正逐渐朝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倾斜。在传统、强势的500强仍然引领世界主流市场的情况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500强领军者企业正在逐渐改写这一格局。

  中国热

  从瑞士达沃斯到中国北京有着近8000公里的飞行距离。然而距离丝毫没有阻挡施瓦布前往中国为世界经济论坛寻找合作伙伴的决心。施瓦布于2005年对时任中国常务副总理的黄菊提出了在中国举办达沃斯论坛的想法,并得到了积极的反馈。2006年,施瓦布“进攻”中国的“野心”终于达成,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将“夏季达沃斯”落户中国,首届选择在大连举行。

  对于中国的重视源自施瓦布对世界局势的敏锐判断:“3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经济体发展成为处于引领地位的国家。世界经济论坛不仅仅需要西方,更需要关注东方,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表现逐渐明显。全球经济、政治力量正在逐步从西向东转移,从传统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转移;而且在企业中,力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欧美企业为主导的强势大企业,已经逐渐向新兴经济体的新型企业转移;从微观层面来讲,格局已经从企业向消费者转移。”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全球成长型公司中心总监于江说。

  “世界经济论坛需要从中国快速发展中获得更多动力,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的领军者之一。”施瓦布认为。于是,在2007年9月首次在中国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代表商业、政府、公民社会的1700多名领袖参加了会议。

  在以“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为主题的交流中,他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在世界经济以年均3%的增速发展时,中国正在以高出其6个百分点的水平驰行。中国这种近30年的快速增长是否可以得以持续?

  在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的主题致辞中说,“这次活动显示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兴趣以及中国与论坛之间日益增多的合作。”他坦言,“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和问题非常复杂。但是,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近30年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发展势头还能不能继续保持下去?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然而有不少国外的专家对中国进行二次转型表示悲观,“从污染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清洁型转变并非易事。”

  不过,“这是第一次新老经济体在中国进行的非常宝贵的交汇融合。”施瓦布认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回归理性

  “作为一个中国和世界互相了解的窗口,达沃斯的作用还相当有限。”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曾经对媒体表示。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总裁赵民认为,达沃斯外国人多,中国人少,听会后发现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比如一个有关中国的话题由一堆日本人聊。”

  如果说2007年的夏季达沃斯是世界经济论坛初次正式聆听中国的声音,那之后的几年议题设置反映了中国正越来越被给予关注。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也发生了几次变化,从2008年的“下一轮浪潮”,到2009年的“重振增长”,再到2010年的“推动可持续增长”,“从‘平衡’到‘推动’,这一词的变化就能折射出中国在金融危机中作为拉动全球经济的引擎这一重要地位。”国际金融中国协会主席陆红军说,“中国的历史地位与国家形象正在创建、创造、创新这三个关键词中得到升华。”

  达沃斯论坛的中国热在几年中持续升温。于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中国企业家的身影在会场逐渐增多,如今,全球成长型公司社区目前约有310家会员,中国有76家。很多刚开始参加达沃斯论坛不敢发言低调内敛的企业家们现在逐渐开始活跃起来。在这个平台上,很多人都敢于争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会场,中国领导人、企业家的发言经常座无虚席,一座难求。

  参加过几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之后,记者发现“趋势”与“可持续增长”是“夏季达沃斯”永不褪色的主题。“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的领导者,若能把握住增长的前沿在何方这个问题,就能在未来复杂的形势下占据有利的地位。”于江说。

  这正如议题所折射的变化趋势一样,全球力量的天平开始向新兴经济体倾斜。当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持续发酵的时刻,“在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中,代表全球GDP1/3的新兴经济体推动了2/3的全球经济增长。”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2003年到2010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每年都比发达经济体高出4个多百分点,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储备份额总和已经远远超过全球储备资产的50%。”

  然而,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趋势也不乏唏嘘之声。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担忧下一轮危机将爆发在新兴经济体。还有不少专家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高储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发展模式”表示质疑。

  在今年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相对于之前的“中国热”,今年“夏季达沃斯”“关注增长质量”这一主题似乎更为理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表示,未来5年,中国充满机会,但中国应该更充分利用储蓄去发展投资,发展绿色经济。

  世界经济论坛企业事务中心资深总监蒋睿杰认为,未来衡量发展的标准不能仅仅局限于定量的指标。“所谓‘有质量的增长’是整个系统的增长,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增长。未来增长的两大引擎将表现在‘满足人类健康需求’及‘有效连接人群的模式’上面。”他公开表示。

  历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简介

  2011夏季达沃斯 | 中国·大连 9.14-16

  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9月14日-16日在大连市举办。本届论坛主题确定为“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届时将有约9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正式代表与会。截至8月15日,已经确认参会的正式代表达1459人,高于往届同期。

  2010夏季达沃斯 | 中国·天津 9.13-15

  2010年夏季达沃斯以“推动可持续增长”为主题,探寻未来发展之路。在论坛密集安排的80多场讨论会中,来自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与会者,围绕从商业模式中为未来市场创造新价值,通过科学技术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变革,制定有效的全球、行业和地区解决方案等4大议题展开了讨论。

  2009夏季达沃斯 | 中国·大连 9.10-12

  围绕主题“重振增长”,2009年夏季达沃斯重点探讨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探索并把握政府及私营部门在投资构建绿色经济的过程中带来的新机遇。

  2009年夏季达沃斯年会上,1400多名与会嘉宾就重振增长、绿色增长、科技进步等交流意见和看法,新思想、新观点层出不穷,是名副其实的思想盛宴。经过交流碰撞,与会人士普遍认为,转变、创新、低碳将是世界与中国经济复苏发展的关键,在这三个方向不断突破才能推动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天地。

  2008夏季达沃斯 | 中国·天津 9.27-28

  会议主题为“下一轮增长的浪潮”。这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是金融风暴之后全球财经巨头的首次聚会,来自近90个国家的1500余名代表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也为迎接下一轮增长浪潮做准备。此次论坛期间,与会代表探讨了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成长型企业如何学会应对风险,走向全球。

  2007夏季达沃斯 | 中国·大连 9.6-8

  论坛主题为“变化中的力量平衡”,内容涉及全球商业环境、中国经济发展、企业全球化以及能源等重要话题。

  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政要、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年会。在60多场专题讨论会中,他们围绕“变化中的力量平衡”这一主题,就变化中的全球商业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新领军企业的作用、企业如何走向全球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