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故宫商业运营底线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5日 10:06  财新网

  财新见习记者 朱以师 记者 曹海丽 蓝方 龙周园 2011年08月07日 18:22

  运营方式、盈利分配不透明,使故宫的生意经备受争议

  一件国宝级文物破碎的声响,再次把故宫推上了风口浪尖。7月30日,一位网友在微博爆料:故宫摔碎了一件珍贵的宋代哥窑瓷器。而这件一级文物被损坏的时间,则早在7月4日。面对如此严重的事故,故宫的态度却是封锁消息,拖延瞒报。

  国宝破损,加上此前的“盗窃门”“错字门”和“会所门”,故宫宁静和庄严的形象,在短短几个月里被屡屡打破。

  朱门紧闭的建福宫花园,掩蔽在故宫西北一隅,在历经“会所门”之后,神秘依然。在故宫通往建福宫的路上,一块“游人止步”的牌子将公众挡在门外。从未对外开放的建福宫,仅用于故宫接待贵宾、举办学术沙龙或新闻发布会。

  今年5月,其运营方竟向富豪们发出邀请,试图将建福宫打造成高级私人会所。遭到曝光后,众怒之下,会所尚未正式开门即宣告终止。

  事实上,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博物馆,如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都有一定程度的商业运营。那么紫禁城的生意经为什么会引起巨大的争议?故宫扩张商业版图的底线在哪里?

  财新《新世纪》周刊记者蓝方:

  第一,所有的商业运营是为了服务于博物馆,弘扬文化,为公众服务。所有的商业活动不能做得太过分,得有一个主题,跟博物馆的宗旨和文化品位是相匹配的,它毕竟是为博物馆而服务的。第二点,它所有运营的收益,因为博物馆是一个非盈利的单位,所以它的收益应该是用于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最终是用于非盈利的目的,它的分配应该让公众能看得见。

  其实在博物馆进入市场运营的整个环节都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因为博物馆有一些垄断、专属的资源,这个资源究竟是让哪个企业来与它合作,在这个准入的过程中,购买服务,招投标的过程就应该是透明的。然后在整个过程中,博物馆参与经营,或者拿我们品牌和资源去作价、入股,那么我的收益是多少,怎么分配的,公众应该看得见。只有这样博物馆的经营收益才不会变成小金库,不至于补贴到工作人员身上,公众才不会去怀疑,我们的公共资源被用来作为一些小部分人牟利的工具。这样我们的故宫才有可能是一个开放的故宫,而不是一个永远不为人知的紫禁城。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