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穆青 北京盛世达尊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执笔/本刊记者 邓菡
开了整整一个下午的会,看到这份提纲时,已经是夜里九点,虽然依稀感觉疲惫,但在看到采访提纲后,我竟然开始兴奋起来,内心产生了莫名的表达欲望。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些年我有太多的话想说。
金钱解决不了一切
由于现在所从事工作性质的缘故,我比其他朋友更容易接触到大学生这个充满朝气的群体,因此我可以保持着相对年轻的心态和状态。儿子已经16岁了,他是我离异之后亲手拉扯大的,如今已经12年。这些年,教育孩子的苦与乐我无比清楚。
我对孩子的很多培养,包括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等都尽量避免说教。我的做法是,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后慢慢加以引导。这两年,媒体爆出很多所谓的“问题富二代”, 很多人把这些孩子出现的问题统统归结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以及情感需求,因此只能用物质补偿这种畸形的方式来和子女沟通、交流。对于“富二代”教育,我认为不存在父母没时间管孩子的问题,很多父母因为缺乏方法,只是在用“没时间”三个字当借口为自己开脱。对孩子的关注不一定非得要花费父母整块、大量的时间,也许仅仅是一个十分钟的电话,就可以起到关心和帮助的作用。工作忙不是理由而是借口,孩子都是需要感受来自家人的爱的,一个人只有在感受到爱的美好之后,才会懂得爱,才会用爱回报他人。
我听说过很多父母因为觉得亏欠子女亲情,就用金钱来弥补,减少自己内心的歉疚感。在我看来,金钱的多少与快乐无关,获取物质的一时快乐并不能使内心获得满足,获得长久的心灵安慰才是最大的快乐。父母只要内心有爱,同时掌握一些得当的方法,其实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和子女有很好的沟通。
家长是舵手,只能把握方向
儿子从小就被我安排上了寄宿制学校,如果是女孩我想我会安排留在身边。因为我觉得男孩子需要尽早地学会面对社会、融入社会。在朋友眼中,我是一个挺能干的女强人,但我觉得自己毕竟是女人,就算再怎么强,思维模式还是会带着女人气,所以我咬着牙,很早就把儿子送到寄宿学校去了。不为别的,只为让儿子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学会承担。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同时我并没有撒手不管,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把周末的时间留给孩子,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哪怕出差再远我也会赶回家和儿子一起过周末。我会带儿子去看新上映的电影,无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我认为国产片可以让孩子了解当下的社会现状,而美国电影的视觉感会比较好,除此之外也会有文化的传递,尤其是其中的爱心文化是我非常欣赏的。再有就是我会带孩子看话剧,并且只选择看北京人艺的话剧,因为我觉得这个剧团的剧目无论演绎的是古今中外哪个年代的戏,都会给人以感悟。母子俩能够在剧场安静的呆上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共同从戏剧中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散场后回家的路上聊着各自的感受,这样的交流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了我和儿子的生活。从剧中人物聊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自然而然地可以聊到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情,不要小看这些看似闲聊的时光,正是这些闲聊,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他人,理解人性,孩子的一些困惑会在不经意间被化解。
我深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认知和感受的,甚至连记忆都不会很清晰,但我还是坚持带孩子出去看世界。6岁那年带他去法国卢浮宫,他当时对法国没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他会记得卢浮宫里的油画,所以现在他会对西方艺术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别看我儿子现在只有十几岁,但是他已经去过很多地方,感受了不同的世界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对旅游有了不同于小时候的领悟。比如最近去日本,他会对中日两国的文化做比较,比如两国对垃圾处理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现在的他出去旅游已经不单单是欣赏风景那么简单了,他的眼界因为旅游变得很开阔。所以说,孩子的心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我得出的结论是习惯成自然。某些意识就像基因一样植入孩子的大脑,当有一个点激发他时,就会爆发出你想象不到的能量。家长和孩子的有效沟通一定是会对孩子有帮助的,潜移默化的给予孩子一些有益的东西,一定会对孩子有影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下社会很流行一种说法,所谓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作为一个男孩的母亲,我觉得这话多少有些道理,但对于一个出生在相对富裕家庭的孩子而言,如何做到“穷养”?我有自己的一些见地。
也许在外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但我会在儿子面前示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从小就树立他是男子汉的这样一种意识。所以上街时我就会要求他帮我拿包,我认为从小帮助儿子树立明确的性别观念十分重要。我们之间的关系既像母子又像朋友,这样一来,我们之间的沟通会更容易。
对于男孩子来说,我认为要学习哲学,历史和心理学。哲学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此外就是要尽可能的多读些历史,尽量做到精通历史,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建立正确的判断;还有就是一定要懂得一些心理学,这样就会理解人的行为模式,在心里对一个事件、事物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基础判断。
此外作为一个男人我认为一定是要有担当的,要有养家的责任感。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住在妈妈凭本事挣的大房子里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他只是一个借住者,当他成年之后,要凭自己的本事为自己的生活打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对于“二代商人”这个新兴群体的教育问题,社会各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形形色色的举措我认为各有千秋,但是对于正泰电器董事长南存辉在2004年提出的,若是儿女不成器,将由原始股东出资成立“败家子”基金,用基金来养那些败家子的做法却不敢苟同。还是那句话,钱不是万能的。
家长可以留给孩子物质上的财富,但是一个没有志向,对未来没有规划的那种人生纠结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都无法解决的。有目标的人生是很有意义和意思的,能够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地过好每一天,比继承大笔财富而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要强得多。我在儿子小时候就灌输他一种理念:与生俱来的财富和智慧都是外因,人生来就掌握了这些绝不是因为你比别人多拥有了什么,你是否可以守住这份才华和财富,关键在于你会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一个拥有过亿资产的人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在赌场把一切输的精光,所以财富的继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掌握的本事。有钱就意味着责任,能不能用好钱就是考验人生成败的关键。在讨论过这个问题后,我的儿子清楚地知道妈妈的财富和他并没有太多关系,自己的一生将如何度过将完全取决于他自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谈到企业继承和接班问题,我会按照孩子的兴趣来引导他,比如他现在对网站感兴趣,我就会和他谈是不是可以帮助我网站的海外版做些工作,如果他感兴趣,我就会教他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我坚信,人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有做好的可能性。自己感兴趣的事哪怕是遇到挫折也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反之,强迫孩子去做完全没兴趣、意愿的事情通常会事与愿违。我觉得孩子的心性是大人改变不了的,家长越是拧着孩子的想法,孩子就越会反抗,越逆反。家长的宽容和理解会让孩子有亲近感。家庭亲近感的建立会有助于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我不是特别认可企业一定要家族传承,因为现在已经不同于过去了,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过去一个家庭可能会有几个孩子,所以还有甄选接班人的余地,现在不能因为父母的意愿就强迫孩子去干自己毫无兴趣从事的事情,这既是对孩子的不公平也是对自己从事事业的不负责任。一代商人事业打拼下来有所成绩是不易的,所以为了事业的传承应该找到真正热爱这份事业,并能把事业发扬光大的人来承接。我坚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孩子会有自己的选择,如果他不情愿接手家长的事业,那就不要为了家族的传承硬逼着孩子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