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行动了
尽管表态不强求产销规模,需要证明并购成功的李书福还是希望今年中国就成为沃尔沃全球第一大市场
□ 记者 吴丽
自去年8月吉利与福特完成了对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交割后,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如何发展就一直是业内讨论的话题。2月25日,沃尔沃在北京宣布了未来5年的中国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在中国建立成都和大庆两个生产基地和上海总部基地;2011年在华销量超越美国,中国成为沃尔沃全球第一大市场;2015年在华规划产能30万辆,销量20万辆;2020年内,在华销量突破80万辆。
沃尔沃汽车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强调,宣布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标志着沃尔沃已经进入了战略执行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现在该是我们行动的时候了”。
在李书福的规划中,上海、成都、大庆三大基地各有侧重。上海是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的行政中枢,位于上海的沃尔沃汽车中国技术中心的工作重点是高档轿车、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在成都的沃尔沃汽车西部基地将以覆盖西部市场为主,新工厂将在2013年投产;在大庆的北部基地主要覆盖北方市场,目前大庆基地还需要等待政府的审批。
自去年3月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后,关于沃尔沃中国研发和制造中心的选址之争从未间断。现在对于已经确定的地点选择,疑问又接踵而至,尤其是最不被看好的大庆,较高的海拔高度和漫长的冬季,势必会增加汽车制造的成本。
李书福坦承,并购沃尔沃后的第一个工厂最好是选址在上海,但要取得国家的支持,“必须要响应国家的战略安排,进行符合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安排”。“今天的发布是一种商业行为,商业行为一定有商业色彩,但是这种商业色彩必须符合商业逻辑。这个商业逻辑必须建立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基础之上,必须要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基础之上。”他解释说。这段话可被理解为沃尔沃的西部基地和北部基地分别响应的是“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两大国策。
此外,沃尔沃中国还计划5年内4S店从目前的106家增至220家,在中国和全球招聘数百名工程师,与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全球研发总部同步在线工作,开发和设计面向全球的车型,并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为中国市场设计产品。
沃尔沃汽车全球总裁兼CEO斯蒂芬·雅各布(Stefan Jacoby)表示,沃尔沃本地化设厂,一开始就考虑到零部件、供应商的问题,所以目标非常明确,不仅仅要在中国本地生产沃尔沃汽车,而且要达到很高的零部件本地供应程度,目前基本上能够实现80%—85%的零部件由国内供应。
无论是中方高层还是海外高层,在会上都反复强调了沃尔沃“安全、低调、高品位”的品牌定位,并表示沃尔沃不会强求产销规模。“我们在中国建设的生产基地,将执行沃尔沃全球最高水平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说。
李书福也再次强调了“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这一方针,并表示“接下来的任务是放‘虎’归山,尽快恢复沃尔沃汽车的往日雄风”。在发布会全过程中,无论是坐在台下还是站在台上,李书福与雅各布都多次相视而笑并频繁握手。李书福脱去西装外套时,雅各布还不时帮忙。
为了执行中国战略,沃尔沃组建了一支中西合璧的团队,所有的副职都设立了一中一西。沈晖称,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把吉利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与沃尔沃80多年优秀的商业文明结合在一起。
被吉利并购之后,2010年沃尔沃扭转了过去两年的下滑趋势,全年汽车销售达到37.4万辆,比2009年增长11.2%,实现全年盈利。第三方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达到84%,是历年来最高。不过,“蛇吞象”所面临的考验并没结束。沃尔沃要在2015年获得20%的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的目标可谓野心勃勃。而2010年中国车市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德系三大汽车品牌占据了国内豪华车市场份额的78%,沃尔沃却只占约4.4%。
沈晖认为,从整体看,豪车市场保持一个较高幅度的增长是肯定的。沃尔沃的目标是先与竞争对手拉近距离,再争取赶超。“我们没有退路。”他说,“因为‘本土’,所以不会离开。未来100年,沃尔沃的重点肯定在中国。”
GE医疗“春风”化基层
坐稳了高端医疗市场老大位子的GE医疗正弯下身来抢占中国基层医疗的大蛋糕
□ 记者 伊西科
这不是GE医疗第一次对中国基层医疗市场表露野心,却是这家公司首次明确提出针对性战略。2月22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去年10月刚刚上任的GE医疗第一位本土大中华区总裁段小缨和三位来自中国基层医疗的代表联合启动了旨在开拓基层医疗的“春风计划”。
段小缨表示:“虽然现在基层医疗在我们业务中占比还很小,但我们希望用3—5年时间,在中国市场上把GE医疗现有业务中高端和基层8∶2的比例调整至5∶5。”
据介绍,“春风计划”将从四大方面着手,即推出符合基层医疗市场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健全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网络、推广医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基层服务和培训,以建立所谓“全方位基层医疗支持体系”。GE医疗在现场发布了针对基层医疗的全新高性价比医疗产品——星光系列X光机。接下来,该公司还将以基层医疗需求为先,量身开发近20款高性价比产品,涵盖CT、X光机、超声仪、心电仪、监护仪、呼吸机等多个系列。
“现在好多设备说明书上面都是英文,我们希望能够都翻译成中文,便于我们基层人员读了说明就可以应用。”来自陕西渭南市的临渭区卫生局长屈忠敏首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对此,段小缨笑着回应道:“我们本次发布的星光系列X光机就是智能化全中文操作界面,并且100%由GE中国团队为中国市场设计,在中国组装。”
具体来说,历时三年的GE医疗“春风计划”将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是第一阶段,除了推出新的基层医疗产品外,GE医疗还将在年内建立5个医疗信息化试点、7个“乡镇卫生示范院”项目,开展300多场培训。年内,GE成都全球创新中心也将成立,其业务重点是支持GE医疗集团配合国家医改政策,为中国基层医疗市场量身定做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促进GE新产品和新技术在中国本土的开发和应用,并将成立长期的医生培训中心。“春风计划”第二和第三阶段将依据第一阶段的实施成果进行调整,以适应基层医疗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格局是外资公司稳占高端,本土厂家在中低端市场遍地开花。虽然GE医疗、西门子和飞利浦三家稳握80%的高层医疗市场份额,国内三甲医院相关设备也几乎全是外资的天下,但这些大佬转战乡村和社区等中低端基层医疗市场,成功几率又有多大?“我们有可依赖的全球资源、优秀的本土团队,并且GE一直以来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段小缨认为,这是GE医疗基层战略的三大优势。
2009年5月,GE在“绿色创想”之后推出了“健康创想”战略,计划5年内在全球投资60亿美元。2010年11月初,GE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访华时又宣布,三年内将投入超过20亿美元,其中5亿美元用于在中国加强研发活动和建立多个创新中心,更好服务于西南、西北、东北和中部市场,另外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将用于建立新的合资企业。今年初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中美达成了新的卫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H),旨在帮助促进中国医药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GE是该项目10个创始美国企业成员之一。
除了GE医疗之外,飞利浦、西门子等早就推出了相应的基层医疗战略和产品,并与本土医疗公司合作开拓市场,从柯达医疗演变而来的锐珂医疗更是自几年前就躬耕中国基层医疗市场,庞大的农村医疗市场为其贡献了约60%—70%的业务量。与此同时,本土医疗公司的佼佼者如万东医疗等也在力保大本营,并发力进军中高端市场。对这些内外资医疗公司来说,谁都不想错过新医改带来的8500亿元巨大商机。
在让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未来工程师也需要“走出去”
□ 记者 张娅
兔年春节刚过,“民工荒”再度袭击中国制造业。除了珠三角和长三角,连四川、重庆、安徽等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被卷入。而在中国制造业人才金字塔的上端,工程师的缺失情况其实更为严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仅位列第48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也承认,中国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的先后公布,2011年被看作“教改元年”,推进中国的工程教育改革自然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教育部在此领域的最新举动,是2月16日与西门子(中国)正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西门子承诺把其在工业界最新的技术带到教育领域,将自己独具特色的工程师培养机制、员工培训体系、认证体系和企业文化带进中国校园。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表示,产学合作的核心是把来自企业的场景知识和来自学校的学科知识集合到学生的课程中,合作将围绕四方面展开:首先是把企业最新技术引入到学校,在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课和开设讲座的同时,进行学校的课程改造;其次是通过企业对教师的培训,把新技术传播到校园;第三是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第三是通过企业组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此,学生既学到了最新的产业知识,又通过竞赛增强了能力,并且在实践中了解到企业文化,到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对企业有所了解,很容易适应工作岗位。”吴爱华说,“我们将大力推动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在工程教育领域。”
这意味着,在让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工程教育改革还将更加强调学生“走出去”。2009年,中国90%的本科院校开设有工科专业,工科本科、研究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30.4%。但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工程教育的严重“弊病”。2005年麦肯锡那份引起轩然大波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就曾指出这种丰富中存在短缺的悖论。
但与此前学生主要是到企业参观和短期实习不同的是,目前中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把企业放到了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位置。根据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企业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全国已经有61所试点高校进入首批计划,设定了280多个专业点,从工科生中选拔真正的“工程生”。国家多部委还将联合择优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让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未来10年内,我国10%的工科本科生、约每年10万人,以及50%的工科研究生、约每年6万人,都将成为这项计划的培养对象。
显然,能否打造中国的“卓越工程师”,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一环。正如中国工程院201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越来越多的重大工程项目已走向世界一流水平,宏大的工程规模为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处处长刘培俊依然对《商务周刊》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是教改的一个方向,也是中国在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基本模式。”
在他看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程教育强调与企业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很有帮助。而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校,这种教育体制也有其优势,比如随着工业化发展,企业对于生产线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此集中培养和训练相应的人才。
“尽管两种教育模式有一些不同,但在人才培养的常规内容和标准制定上依然有不少共同点。我们尤其看好德国在技术人才培养上采取的双元制,其核心是学徒制,本质是企业招聘新员工,然后放到学校去,一般模式是员工三天在企业工作,两天在学校学习。我们将努力把这些国外经验与本土需求相融合。”刘培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