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
■ 本刊记者 魏革军
记者:非常感谢项董事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国际金融危机令全球银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银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您的观察,当前欧美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项俊波:总体来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过去,但欧美银行业已经逐渐走出危机最为深重的时期。从2010年银行业的经营情况来看,虽然美国银行业盈利状况仍处于历史低位,问题银行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总体来看发展态势向好。2010年前三季度,美国银行业净利润分别为177亿美元、214亿美元、145亿美元。若剔除单一金融机构带来的101亿美元商誉损失的影响,美国银行业2010年第三季度盈利达到三年来高点,63.3%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同比上升,亏损金融机构占比下降至18.9%,达到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问题银行新增54家,单季新增数量环比有所减少;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实现环比上升,扭转了之前连续12个月的下降趋势。
2010年欧洲银行业资本实力有所增强,压力测试显示,91家银行中仅有7家未达到6%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标准。大型银行集团的盈利情况进一步好转,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例,作为受冲击最为严重的大型跨国银行之一,2010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00万英镑;第三季度净亏损由2009年同期的18亿英镑下降至11.5亿英镑。尽管如此,正如欧洲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所言,欧洲银行业仍面临着包括主权信用风险在内的诸多风险,未来盈利提升面临较大压力。
记者:欧美银行业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现在能够逐渐走出阴霾,来自政府的救助固然十分关键,其自身的努力同样不容忽视。您认为,在对抗危机的过程中,欧美银行业作出了哪些关键性的战略调整?
项俊波:从欧美银行业对抗危机的各项举措来看,其在业务结构、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上均作出重要的战略性调整。
一是致力于核心业务以提升竞争力。金融危机中,分拆瘦身、精简机构人员成为多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保留了传统银行业务和具有相对优势的战略性业务,将高风险业务与非盈利业务剥离,以期尽快扭亏为盈,并在业务结构的战略性重塑中提升竞争能力。以花旗集团为例,2009年初,花旗拆分为“花旗银行”和“花旗控股”两部分,并改变昔日庞大的“金融超市”模式,更加专注于银行的基本业务。随着这些金融巨头的瘦身动作,全能银行、金融超市理念受到挑战,2010年初,“沃尔克规则”的出炉,更是将分业混业之争推向高潮。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大型银行的全能银行经营模式并未发生改变。浴火重生的国际全能银行势必更加注重核心业务,有针对性地调整业务及区域布局,以实现业务板块的协调发展。
二是择机兼并收购以重组金融资源。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国际银行业市场整合速度加快。华尔街独立投行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之下转型为银行控股金融机构;出现于欧美多个国家的中小银行倒闭潮,使银行业集中度和垄断程度进一步上升。然而在这场全球性的银行业市场整合中,大型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才是覆盖面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推动因素。危机爆发后,除了受创最为严重的几家大型银行持续出售资产外,其他银行都是有进有退,一方面出售非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前瞻性地调整其核心业务的战略重心和布局,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勾勒未来业务发展重点。例如,危机中劳埃德银行收购哈利法克斯银行、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收购富通银行。从长期来看,大型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奋力搏击的过程,也是其金融资源实现重组的过程。随着危机渐行渐远,欧美大型银行业务条线与区域实力对比将发生深刻变化。
三是布局新兴市场以寻找新增长点。尽管受到外需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同样出现了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增长率下降等现象,但整体来看,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和银行业在危机中遭受的创伤明显小于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亚太和拉美地区新兴市场不仅经济总量大、经济增长保持高位,而且经济金融开放程度较高、商业环境持续改善,成为全球银行业角逐竞争的重要战场。花旗集团、汇丰控股、渣打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国际大型银行均明确将亚太地区作为战略重点区域,纷纷扩大在亚太地区及中国的投资,加速推进网络布局、扩充员工队伍、增加技术投入。
记者: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很难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各国银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从当前国际国内银行业的发展动向来看,金融危机是否给全球银行业带来了一些共性影响?
项俊波:一个很明显的共性影响,就是全球银行业在监管机构推动下,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其行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第一,提升对于银行业资本的监管要求。杠杆率过高、高质量资本以及可用于应对流动性问题的缓冲资本不足等问题,都是欧美银行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无法挽回颓势的重要因素。2009年12月17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巴塞尔协议Ⅲ》征求意见稿,希望通过提高银行体系的资本金要求和流动性标准,提升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该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12日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一致通过,并于11月12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已率先发起配股融资。为了满足新的资本要求,未来几年全球银行或将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
我国银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资本要求。2010年,银监会要求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并引进动态拨备率和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重要补充。2010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6%、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5%。尽管如此,仍有多家商业银行面临着补充资本的压力。控制风险资产的过快增长,积极向资本集约化的方向转型,是信贷继续保持相对高位增长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的现实选择。作为重要的低资本占用型业务,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领域。
第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与工具。国内外主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同特征,决定了其在危机中对风险管理的反思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从欧美银行业来看,重新审视风险模型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成为重点之一。首先,模型和工具永远都不能取代分析师和监管者专业的逻辑判断。其次,姑且不论风险模型的优劣,从银行从业人员的角度来说,就难以保证对于模型的选择和运用百分之百正确。简言之,强大的数量化风险管理工具面对难以量化的风险因素和有失偏颇的选择运用,仍显得无能为力。危机全面爆发之后,欧美银行业监管机构均维持了其对数量化风险管理工具的依赖,例如,美国及欧洲均对当地银行业进行压力测试,以把握银行业运营情况、明确下一步监管方案。然而经此一役,国际银行业及监管机构对数量化模型及工具的开发和运用或将更为审慎。
从国内银行业来看,随着金融市场和工具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线明显拉长,内外部冲击也不断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调整风险管理范围和重点,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框架。一是密切关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加强对系统性风险、输入性风险以及信贷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监测与防控。二是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的运用水平,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三是从制度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严密防范金融案件的发生。
第三,强化公司治理,为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作为危机后反思公司治理机制的纲领性文件,由巴塞尔委员会发起的国际银行业《加强公司治理原则》于2010年10月4日正式发布。实际上,对抗金融危机的过程,也是国际银行业与监管机构对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是董事会履职与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受到更多关注。二是危机中前所未有的全球行动改变了大型金融机构的薪酬惯例,推动了金融机构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进程。三是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凸显,信息披露制度的修订在巴塞尔委员会的推动下逐步展开。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部分国际大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了深刻而广泛的认识。对于近年来陆续完成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以及公开上市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公司治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实现产权多元化和股东有效的制衡,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和内控内审机制,真正做到“决策科学、战略明晰、执行高效、经营稳健、激励有效、监督有力”,仍是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记者: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业并未遭受重创,并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力促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您认为将来中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着力点在哪里?
项俊波: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监管变革的影响下,在国内外多种发展理念的交织与碰撞下,中国银行业坚持经营转型的方向,在危机中实现了稳健增长。截至2010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9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2010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共计5297亿元,同比增幅达32.55%。目前,经营转型仍在继续,商业银行必然顺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的大趋势,从发展战略、业务流程、业务结构、金融创新等多个方面寻找到提升竞争力的突破口。
第一,继续深化综合经营,稳步推进海外扩张。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伴生于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金融发展的银行业国际化、综合化之路不会改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以及境外布局仍然稳步推进,正是对此最有力的证明。2010年,第二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试点启动、首批获准投资保险公司股权的试点银行全部成功入股保险公司,都是中国银行业在综合化经营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2010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将迎来快速稳定发展时期。
第二,加快流程银行建设,提升运营效率。自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于2005年10月提出“流程银行”的概念后,构建流程银行的理念迅速被各家银行所接受。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寻求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流程科学化,持续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未动摇商业银行优化业务流程、推进流程银行建设的决心,反而令这项任务更具有紧迫感。2009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流程银行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进入2010年,成都银行、浙商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也开始了推进流程银行建设的尝试。流程银行建设正逐渐成为激烈竞争之下中国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
第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电子化渠道。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0》显示,在受访银行家中,50%的银行家表示未来会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速银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整体看来,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改造升级以及不间断的日常滚动开发,大型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带来业务处理及经营管理模式的“技术革命”。其重要性集中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为提升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推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操作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建设。二是加快电子渠道和电子银行建设,为商业银行开拓更为广阔的业务空间。
第四,履行社会责任,寻找双赢契机。从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现阶段履行社会责任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支持节能减排,顺应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趋势,积极推动信贷结构调整。对商业银行而言,这是时代要求和历史责任,也是对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考验,更是商业银行实现信贷资源战略性配置的契机。二是加大“三农”金融服务力度。近年来,“三农”领域涌现出的金融需求已经受到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大型商业银行开始重新进入县域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了在县域市场的布局,以汇丰银行为代表的外资银行也通过设立村镇银行的方式逐步涉足中国县域金融。支持“三农”对商业银行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责任。
第五,创新与监管并重,实现稳健快速发展。历经此次金融危机,关于金融创新的理念和监管模式已经悄然发生变革,中国银行业对于金融创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简单来说,一是金融创新一定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出发点;二是有序的金融创新必然要求全面有效的金融监管。尽管金融创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中国银行业并未因噎废食,金融创新仍然得到有序推进。监管机构也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不断深化金融创新监管,对商业银行创新业务领域的主要风险点展开密切关注和监测,及时进行跟踪和预警。在监管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与契合,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协调发展,将是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记者:刚才您分析了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中实现持续增长的几个着力点。那么从当前的外部环境来看,您认为对于银行业的发展而言是否存在一些有利的推动因素呢?
项俊波:衍生于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变化、下一步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以及监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都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利因素。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强劲。在美欧经济可能陷入长期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以稳定的增长势头,对全球经济增长发挥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重新洗牌,中国银行业的地位有所提升。根据英国的《银行家》杂志2010年7月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国共有84家银行跻身全球1000家大银行之列,其一级资本占1000家银行一级资本总额的8.9%,而税前利润则高达1000家银行利润总额的25.39%。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十二五”规划将为银行业发展揭示新的增长点。一是个人消费信贷领域机会凸显。电子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渠道、电子商务等全新的金融消费模式将迎来较快发展。在区域布局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受到更多的重视,或将令商业银行借助城镇化建设的契机,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份额。二是“三农”领域潜在金融需求释放。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将释放出大量的农村金融需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机制创新,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必将为商业银行创造新的业务空间。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升级带来新的机会。经济圈、经济带的构建,以及城市群区域发展格局的进一步确立,将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产业转移和升级也将为商业银行改变现有金融格局带来难能可贵的机会。四是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或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银行应当积极把握国家产业、行业政策脉动,坚持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前瞻性地推动信贷结构调整。
从监管环境看,国内外银行业监管更为严格、审慎,有利于银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金融危机推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迈出巨大步伐。为弥补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各国监管部门在本次危机爆发后均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具体来看,一是强调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例如,成立跨部门委员会,以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协调各监管机构关系;构建逆周期的监管机制,以缓解银行体系亲周期性的负面影响。二是强调全面监管,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弥补监管漏洞。三是强调国际监管合作,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四是加强银行薪酬监管,约束过度投机行为。五是更加注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六是加强监管约束力度,例如提高金融交易信息披露要求、限制过度杠杆、反避税等。
记者: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是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项俊波:从经济形势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使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仍面临财政赤字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全球贸易景气度仍在低位徘徊,对中国而言,出口环境仍不理想,外需疲弱可能成为常态。国内实体经济虽然企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存在下行风险。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资产价格过高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尚待解决,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微妙变化将对银行业经营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金融市场来看,国内外银行业竞争加剧。国际金融市场上,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国际大型银行,未来将展现出更强的业务竞争力和风险掌控力。国内市场上,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中小银行的高速增长,都使中国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从地域上看,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加紧县域布局,外资银行已进入县域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猛,如今的农村金融市场已非彼时之“蓝海”。尽管如此,由于“三农”金融需求及风险的复杂性,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发展空间巨大。从产品和服务上看,商业银行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的诉求强烈,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
从银行业经营发展来看,诸多潜在风险需要加紧防范。一是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隐患上升。随着房地产调控向深度推进,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房地产行业贷款信用风险上升。二是地方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信贷风险显现。根据银行业2010年6月底自查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余额超过7万亿元。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各级地方融资平台授信总量较大,集中度较高,风险管控不足,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隐藏较大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存贷款期限结构背离加剧,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流动性比率有所下降。四是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带来资产表外化潜藏风险。一旦大量表外资产转入表内,商业银行可能会在资本市场寻求更多融资。
记者: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将呈现哪些发展特点和趋势?
项俊波: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改变了全球金融市场运行的总体面貌、推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迈出巨大步伐,造就了金融战场的大变局,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将展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依托于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中国银行业已经实现并有望延续国际同业难以企及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深入实施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将更加坚定和稳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资本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更为突出。
第二,中国商业银行将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展开差异化竞争。在全面提升竞争能力的同时,根据市场环境与自身特点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未来银行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之下,商业银行必须依托于核心竞争优势把握目标客户、占领细分市场。这不仅表现为差异化的战略和服务、具有独特优势的业务和产品,还表现为特色化的品牌价值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中国商业银行将推动业务及客户结构调整,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激烈竞争之下,顺应国家政策的调整、积极发掘具有潜在金融需求的新领域以改变现有竞争格局,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例如,信贷资源由批发业务向零售业务倾斜,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由城市市场向农村市场倾斜,由大企业、集团型客户向中小企业倾斜;业务经营渠道由传统网点向电子银行过渡;增长方式向提高中间业务驱动力的方向转变。
第四,中国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向全能型的服务中介转变。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基金、保险、证券、金融租赁等领域均有所涉猎,但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增强,中国银行业加快推进综合化经营的条件也日趋完善和成熟。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未来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