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联储仍有扩大货币发行的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5日 14:35  《当代金融家》

  文 /梁 猛

  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采取多种方式向国内国际金融市场提供美元流动性,从2008年9月开始,美联储的资产规模突然直线上升,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资产规模从9057亿美元增加到2.1万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00%。时隔两年,美国继续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将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债券,这一举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长期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规模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增势一直非常平稳,即使是“9.11”事件的冲击也没能改变平这一态势。“9.11”事件后,美联储紧急向市场提供了将近1000亿美元的流动性,一周之后迅速回收。

  根据CEIC的数据,1996年末,美联储的资产为4750亿美元,到2007年末,增长到8938亿美元,增幅为88.2%,年均增长约8%。

  2008年9月3日之前,美联储的资产规模温和增长,但在此之后,美联储的资产规模突然扩大,在当年的11月12日达到2.2万亿美元,较年初的9187亿美元,增幅约141%。美联储曾经一度回收了一部分货币,但在经济增长迟缓的压力下,恢复了货币增发,目前其资产规模处于历史高位,约2.3万亿美元,加上6000亿美元国债后,美联储的资产将达到近3万亿美元。

  为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出台了诸多救市措施,但核心都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其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向美国金融机构直接提供短期贷款,主要方式有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固定期限证券借贷便利(TSLF)、固定期限融资便利(TAF)或者直接提供专项贷款。二是采取货币互换安排方式向国际金融市场注入美元,这一部分记录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其他资产”项下。

  这一次美联储采取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增发货币,以刺激经济增长,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从货币发行的角度来看,美国的货币发行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之所以说“可以接受”,原因有两个:

  一是美联储的资产/GDP的比例仍然很低。从央行资产/GDP的比例来看,即使按照目前的水平,美联储的该比例仍远远不足20%,资产负债表的膨胀空间仍然充足,仍有继续扩大货币发行的能力。2005年,日本央行的资产/GDP比例曾经达到30%,当时外界对日本的评价是“做得不够”。而美国目前仍低于这个水平。次贷危机期间,当时的达拉斯联储主席Richard Fisher认为,美联储可以把资产提高到3万亿美元。汇丰银行的观点更为激进,即使美联储的资产/GDP达到50%以上也是可以接受的。美国国际战略研究和投资集团主席Tom Gallagher认为,美联储的资产总规模将超过4万亿。

  二是美国金融系统尚未完全恢复,美联储仍需保持较大资产规模。

  美国金融系统在危机之前的效率很高,美联储仅发行了不到1万亿美元的货币,却能够支持14万亿美元的GDP和主要国际货币的角色。但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金融系统的自信心,更加严厉的监管也使得金融系统变得谨小慎微。在流动性比较差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才能够恢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刺激经济重新增长。

  从货币发行的负面作用来看,继续增加货币投放和财政支出,会面临通胀和货币贬值。美元长期过剩会引发通胀,但这是阻止经济掉入深渊的代价。

  从美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来看,通胀压力在货币增发最严重的时期也非常温和,失业率没有根本性好转,因此从逻辑上来看,美联储增发货币,恢复市场流动性仍是首要任务。

  过度发行的美元及国债将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元的过度发行将导致美元的流动性过剩,一旦市场看空美国债市,其他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也将随之降低,美元将再次走低,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美元危机,削弱美元的世界本位货币地位。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