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为众:奥巴马能否连任:关键是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 16:17  《新财富》

  奥巴马就职后强势推行一系列“反商”政策,而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缓慢,这一作为不啻是重蹈此前民主党总统们的覆辙。如果他能汲取中期选举的教训,在未来两年中使经济变好,那么他重演克林顿连任故事的可能完全存在;反之,就只能步约翰逊和卡特总统的后尘,准备搬出白宫了!

  2010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在众议院赢得压倒多数的239个席位,在参议院赢得46个席位,净增5席,足以摧毁民主党一度保有的绝对优势;在全国50个州的竞选中也获得29个州长宝座,比选举前净增5席,从而结束了民主党在白宫和国会同时掌权的鼎盛期。

  如果把共和党新星斯科特·布朗(Scott Brown)在民主党重镇马萨诸塞州获得民主党元老爱德华·肯尼迪病逝后留下的参议员要职称为奥巴马执政一年后收到的第一张黄牌;毫无疑问,中期大选的这一结果是美国公众对奥巴马执政亮出的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黄牌,奥巴马两年后能否连任,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奥巴马会重演

  哪位民主党总统的故事?

  中期选举是美国政治力量每两年一次博弈的关键时刻,可以看作美国公众对现任总统政绩评估的晴雨表。通常,如果总统在民意调查中能保持50%以上的施政满意度(approval rating),执政党一般都不会在中期大选中遭受重大挫折。而在此次选举前的盖洛普(Gallup)民意调查中,奥巴马仅获得46%的低分,所以,这一选举结果并不出乎奥巴马和民主党的意料之外。那么,他们究竟失分在哪里呢?

  1992年,名不见经传的阿肯色州州长克林顿挑战在海湾战争中名声如日中天的老布什时,曾被认为根本没戏。当时,克林顿竞选班子里的战略幕僚吉姆斯·卡威伊尔(James Carville)在竞选总部的墙上挂了一幅激励自己团队的条幅,上面有三句话:

  1、变革与一成不变(Change vs. more of the same。)

  2、关键是经济,真蠢!(It’s the economy, stupid!)

  3、别忘了医疗改革(Don't forget healthcare。)

  这三句话可以说是克林顿竞选的纲领,其中第二条则被公认为其最终获胜的点睛之笔。它的含义是,要想赢得选举,最重要的是国内经济,可是老布什、共和党却自认为凭外交和军事方面的成绩就可以卫冕成功,真是愚蠢!在克林顿登上白宫宝座后,要想赢得总统大选必须抓住经济,就成了美国政治的经典之说。

  其实,奥巴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一个主要原因,恰恰是小布什与共和党把经济搞得一团糟。遗憾的是,被大选胜利冲昏头脑的奥巴马却在入主白宫后忘却了这句至理名言,开始一意孤行推行一系列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新政,民主党的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民主党曾经四次同时在白宫和国会一手遮天,每次都毫无顾忌地推行左倾新政,而每次都以失民心然后失天下而告终。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第36任总统约翰逊(1963-1969),此公在肯尼迪被刺后继任总统,1964年竞选获胜连任。任期内,他推出“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新政,包括迄今仍是美国两大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支柱的退休人员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资助(Medicaid),以及公共广播、环境保护、教育资助、著名的“向贫穷宣战”等政策。然而,新政却导致民主党在1966年中期选举中痛失众议院47个席位,两年后又痛失总统宝座。

  上世纪70年代初,共和党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给了民主党再次在国会和白宫重掌大权的机会。第39任总统卡特(1977-1981)和他的民主党强行推行的一系列左倾政策和大政府模式,导致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民众的反感。民主党虽然幸而在1978年中期选举中免遭灭顶之灾,但卡特在1980年的连任选举中被演员出身的共和党候选人里根打得落花流水,民主党同时失去在参议院的多数优势。

  最让美国政界引为经典的民主党卷土重来的案例,是克林顿在里根和老布什执政12年之后,于1992年问鼎白宫。尽管克林顿以“新民主党”自诩,但其大幅加税、社会保险改革的止步不前、雄心勃勃但最终流产的希拉里医疗改革(Hillary Care)等举措,使得民主党在1994年中期选举时失去参众两院的多数优势。素有“九命猫”(Comeback Kid)之称的克林顿痛定思痛,放弃了民主党传统的左倾治国路线,不偏不倚居中治国,总算在1996年大选中以繁荣的经济获得连任。

  两年前,没有管理经验的奥巴马借助信誓旦旦的变革以及两党合作的执政方针,领导了民主党的又一次反攻,而在得势后,却又强势推行一系列“反商”政策,并全然不顾公众的呼声与共和党的反对,强行通过了不得人心的医疗改革,而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缓慢。这一作为不啻是重蹈此前民主党总统们的覆辙,历史的相似之处,令人唏嘘。

  穷则思变的美国人

  其实,美国的政治很简单,选民们只要经济繁荣,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就乐不思蜀,这时候不管你是什么党什么政策,他们都倾向于四平八稳,不要变动。但是,如果经济不好,口袋里没钱,他们就不惜用手中的选票来说话,请当政者下台。此次选举中异军突起的“茶党”(Tea Party)要求减税、降低政府花销、减少国债和国家预算赤字等政治立场,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这一倾向。所以说,美国人在政治上是不折不扣的穷则思变。那么,美国人穷在哪里?

  首先看一看股票市场。的确,道琼斯指数已经从2009年3月金融危机低谷时的6547.05点回升到冲破11000点,可这只是11年前的水准。要知道,美国人的退休金和社会保险大多以股票和基金的形式投放在股市,这意味着,在过去的11年间,美国人作为一个群体在股市上一无所得。

  美国人个人财富的另一大块是房子。由次贷危机引起的房贷危机眼下不但没有结束,反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波又一波的“止赎海啸”杀伤力巨大。止赎前,房主常常因为发泄愤恨或无心打理,有意无意地使房屋遭到破坏或失修,致使房产价值骤降。雪上添霜的是,房屋被银行收回后更是无人问津。对银行来说,收回的房子只是纸上的一个数字,维修和护理房屋根本不是它们所长,于是房产价值一贬再贬。一个典型案例是,俄亥俄州一处建于2004年、造价为14.1万美元的住宅,2006年由警方强制执行被银行收回后,空置了两年,其间多次遭到撬门而入的盗窃和破坏,直到2008年,银行才以1800美元的跳楼价半送半卖给一个投资者。但是,止赎的最大伤害还不在这里,据调查,每一处止赎的房产不但价值大跌,而且至少要影响邻近的五六家人的房产价值。上面被贱卖房子的隔邻有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当年同样以14.1万美元购得的房屋缩水到8万美元左右,这样的人在美国数以百万计。

  再就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失业的杀伤力除了经济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不但没收入的人变穷了,更可怕的是周边的亲友、同事个个如惊弓之鸟,哪怕还没有丢掉饭碗,也未雨绸缪存起钱来。本来美国人是不存钱的,可现在却是越渴越吃盐,明明已经捉襟见肘,却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存起钱来。奥巴马总统说要刺激消费,可是美国消费者早就被吓破了胆,他们不敢花钱。

  穷则思变。美国的政治从来都强调变革,可是老百姓只有在腰包里没钱的时候,才响应变革的号召。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奥巴马入主白宫,靠的就是颇有蛊惑力的口号—“我们可以信得过的改革”(Change we can believe in),可是,没有耐心也是美国人的民族性格之一,两年后的今天,奥巴马和民主党却从改革的领导者变为改革的对象。得民心者得天下,原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在后面的两年里,奥巴马政府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呢?只能是顺应民心,放弃左倾的治国方针,搞好经济。他还有两年时间,如果汲取教训,并不是没有可能力挽狂澜。美国人的另一个民族性格就是宽恕和健忘,只要在下届大选前经济变好,失业率下降,房地产稳中回升,股市继续恢复元气,奥巴马重演克林顿连任故事的可能完全存在。反之,他就只能步约翰逊和卡特总统的后尘,准备打铺盖搬出白宫了!

  中期选举后的中美贸易走向

  美国政治选举中的负面攻击性广告全球著称,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平时强调诚实、公平和尊重人权的美国人,一到选举时就全然不顾自己的价值体系,信口雌黄者有之,无中生有者有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者有之。

  这次,中期选举这个庞大的负面宣传机器瞄准了中国,不管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大打对华贸易这张牌,攻击对方同情中国导致美国的利益受到伤害,说中国偷去了大量美国人的工作;说中国操纵自己的货币;说中国将要威胁美国等等。汉字、龙的形象等中国符号,在选举广告中被滥用一番,10月9日的《纽约时报》称,至少有近30个候选人采用了反华内容的广告。我是美国公民,我也非常爱美国,但看到这些颠倒黑白的广告,我真为美国政客害臊!但是,我们对此也不要太认真。在美国,骂中国是政客博得喝彩的惯伎,骂得越凶越显得爱国,但是选举一过,当选者就不得不回归理性,和正在崛起的中国搞好关系,反华声浪也会安静许多。

  至于中美之间的贸易矛盾,今后仍会是一个常态,我们同样应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它。现在中国很多人都在谈扩大内需,美国总统和财长也热衷于教中国如何扩大内需和让人民币升值,好像美国的经济问题全都是中国的出口和人民币汇率所致。德国总理默克尔6月在回应奥巴马总统要求德国扩大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时理直气壮地说:“人为地降低德国的国家竞争优势,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这同样可以是中国的回答,中国领导人也已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过这一立场。

  依作者的观察,扩大内需固然重要,但是,中国的内需绝对值虽然有了飞跃,但其占GDP的比例在过去12年中却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45%以上降至2010年的35%左右。十二五规划期间,要打破内需发展的瓶颈,中国必须解决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合理的房价、合理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合理的教育制度、农民工的户籍等,而这些绝不是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可以说,美国消费者的持币观望是周期性的,而中国消费者的存钱和不花钱却是结构型的,除非从结构上改,否则不会见效,而且肯定不会立竿见影。

  因此,对外贸易,尤其是对美贸易,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至少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内)依然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一匹壮马,是创造就业、培养消费者的一个引擎。我最近对几年前被美国政府强征“反倾销税”的一些中国产品作了跟踪调查,惊喜地发现,很多工厂拿出了种种反“反倾销税”的方法,把生产基地合理合法地迁回了中国。在当前中国劳工工资上涨20-30%、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这意味着,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对美出口方面已经形成了别国学不去、偷不走的国家竞争优势。

  从零售业者的角度看,美国人即使在2009年金融危机低谷时也没有停止消费,低谷过后,虽然美国的消费没有飞跃式的增长,但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复苏。以即将来临的圣诞节销售为例,业内预测,今年的节日销售会有2-3%的增长,这一涨幅不大,可是基数可观,这意味着89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中国在这块大馅饼上可是要切下属于自己的一大块!可以预计,中国的出口在经历相应的恢复性增长后,仍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势态,因为它的基数大。

  虽然在新的五年规划中,中国已经制定了发展内需和“减顺差”的目标,但在笔者看来,这万万不可以降低出口的方式来实现。恰恰相反,出口要保,对美出口更要保,这样才能帮助中国尽快解决结构性的瓶颈,拉动内需。至于外贸结构的转型,更要结合市场的需要,切忌缘木求鱼,闭门造车。这样的教训过去太多了。

  可以预计,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是一个常态;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也依然会是贸易摩擦的一个焦点。我们常常说,希望美国政府不要把贸易问题政治化,其实,贸易是经济的一部分,经济是政治的一部分,完全分割并不现实,但成熟的政治经济大国,往往是处理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的高手,中美贸易中的种种矛盾,一定会在双方理性的努力下不断调和与解决。其实,美国人民已经在中期选举中用选票说了话:经济搞不好,失业率居高不下,别拿中国做替罪羊!而已经绘制了十二五规划蓝图的中国,尽管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日增,但更应该从遵守游戏规则过渡到参与改写规则,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捍卫全球化的历史大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