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100快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1日 15:14  《商务周刊》杂志
商务周刊封面图 商务周刊封面图

  制造基地·黄金市场·创新“试验田”

  全球化正在被重新衡量,沿循产业链或价值链的纵向一体化重新获得“溢价”,信息技术继续推动着产品应用的革命性创新和权力格局的破坏性创新,今年的《商务周刊》“中国100快公司”,用他们的商业实践给一个新的年代画出精彩的第一笔

  □ 文  张娅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数字“十”在文化传统中都有达到顶点和圆满之意,同时也昭示着一个新的周期的开始。2010年确实是一个站在新世代开端的年份。回头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确实给公司们带来了破坏性创新的机会。“止血过冬”过后,领导者们开始思考商业模式的重组与重建。再加上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构成的“伟大时代”背景,传统巨头必须重新建造“围墙花园”,适应潮流的新公司则崭露头角。今年《商务周刊》评选出来的100家快公司,用他们的商业实践,引领着变局开始从混沌走向明晰。

  从战略层面,全球化正在被重新衡量。已经国际化的企业不再单纯把全球市场看作一个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而结合的平坦“地球村”,而是在全球进行选择性扩张和资源倾斜。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市场正反过来改变着这些与跨国公司有所不同的“全球公司”:ABB在中国进行着“本土化支持全球化”的快速变革,大众汽车的全球电动车战略一开始就和中方合作伙伴“捆绑”在一起……本身就从中国成长起来的公司则学会了用全球战略的角度来进行本地化的运作。从全球公司的思维出发,中远集团一方面建立了全球第二大规模的船队,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经营着32个码头,另一方面与多家央企“抱团取暖”以抵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安然渡过了2008年和2009年世界航运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从业务层面,在产业链上“向前走+向后走”依然是不少企业的重要选择。今年的入选企业中,壳牌公司从2009年就开始遵循“更多的上游和更赢利的下游”的发展目标;索尼希望利用从3D拍摄、播放到终端显示的全产业链优势,解决其消费电子业务亏损之困;即使超过百年历史的捷成洋行,现在也不再局限于市场开拓和分销业务,在大力发展合资企业同时开始涉足制造业。

  从技术层面,围绕智能城市和移动互联网这样跨时代的革命性创新是最热门的话题。通过推动区域扩展、建设智慧的城市、着力业务决策分析与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一代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这“五件大事”,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构想在中国落地。移动互联时代的开启,让传统巨头与创新者之间的实力发生扭转,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说,“权力正在转移”。3G为中国电信提供了自我变革并缩短与中国移动差距的绝好机遇,智能手机则给沉沦的摩托罗拉带来了新的未来。一些新公司也因此进入到今年“100快公司”的行列,比如浏览器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高达70%的UC(优视科技),为移动互联这个商业生态系统提供基础架构的ARM。在产品和应用层出不穷的基础上,两者之间的串连和混搭显得更加重要。联想、宏甚至爱国者电子、天宇朗通、魅族在瞄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同时,都效仿苹果App Store推出了软件商店。

  此外,我们还要特别强调,中国公司利用这轮全球整合浪潮展开布局的趋势,在今年越发明显。除了以中石油、鞍钢为代表的庞大央企在国际并购市场“四处开花”,过去以金融组合产品投资为主的中投公司今年也加紧了针对自然资源项目的投资步伐,并且在地域上由美国开来。值得关注的还有入选今年“100快”的中国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把吉利从行业的后排拉到了全球聚光灯下;继广汽本田2007年正式启动自主品牌之后,今年下半年,东风日产也发布了自主品牌;一直坚持“原创式自主创新”模式的长安,则通过整合跻身国内四大汽车集团之列,它希望用10年时间“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企业”。

  应该说,中国现在对这些“100快公司”代表了三重含义:制造基地、黄金市场和创新“试验田”。后者所占比重正在不断被推高。

  由于中国在产业政策和财税上的支持力度,此前围绕节能环保技术、清洁能源、电动车的全球热潮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源自中国。“十二五”规划出台前,中国已经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外企业未来将聚焦于这些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此同时,尽管面临通胀危机,鉴于“十二五”期间中央将更加重视居民的民生福利和收入增长,中国依然有望成为全球消费需求的引擎之一。这其实在今年入选“100快”的电子商务公司中已经显露端倪,比如淘宝的交易额自2007年以来基本是一年增长一倍,京东商城已经从“网上国美”发展到“网上沃尔玛”,定位于“快时尚”和“平民时尚”的凡客诚品今年不知让多少中国年青一代自认为“凡客”。要知道,一般认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具备了消费腾飞的物质基础,而中国已经越过了这个关节点。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