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品牌的力量——大连海密梯克成长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7日 16:16  《中国商界》杂志

  

  文/刘福君

  编者按:“当国际市场竞争最终转化成为品牌间的竞争,谁真正占据了品牌的高地,谁就真正拥有了话语权。”尽管一向不事张扬,但殷平这位70后企业家的名字却早已为很多业界人士所熟知。身为中德合资大连海密梯克泵业有限公司(下简称大连海密梯克)执行总经理,兼德国海密梯克公司中国首席代表的他,不仅曾让这支“海密梯克”的海外军团“起死回生”,而且率先通过产品技术创新、企业科学管理和品牌营销体系建设,成功缔造出一个中国无泄漏泵行业的领军品牌。其发展理念,更令商界人士“竞折腰。”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通过设立质量奖的方式来提升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准,辽宁省质量管理奖由此应运而生。2009年,该奖项正式更名为辽宁省省长质量奖,其受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大连有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但能获此殊荣者却堪称凤毛麟角。而早在一年前便曾荣膺辽宁省质量管理奖的大连海密梯克,如今又要再攀新高。目前,已顺利地通过现场诊断阶段,有望再度蟾宫折桂。同时,“海密梯克”商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并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而从2008年至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连海密梯克不仅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国内和亚洲地区的市场,而且成功实现了“产品返销”,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市场影响力逐年上升。

  面对这些成绩,殷平则更多地将这种企业的快速成长归功于“品牌的力量”。这也使大家对大连海密梯克成长背后的故事,越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晚秋时节,记者专程来到大连海密梯克,倾听殷平为读者讲述其成长背后的故事。

  一个德国品牌的“真诚爆发”

  《中国商界》: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从“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这一步却是非常艰难的。通过合资的方式来实现品牌资源的整合,无疑是条捷径。但也有人担心,中国企业和国际大品牌合资,会变相成为跨国公司的代工基地。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殷平:我认为,“合资”应该是一种真诚的双赢。合资企业可以本着双赢的理念将双方利益最大化,通过深化合作来规避你所说的那种现象。这在后合资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合资企业要成为产品真正的主导方,一方面积极学习人家的高端技术,利用好人家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还要多渠道的提高销售规模,降低生存成本。这些年来,大连海密梯克其实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如今的大连海密梯克早已成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常胜之师,而他们也曾遭遇过“滑铁卢”。

  成立于1956年的德国海密梯克公司,是国际上生产无泄漏泵的知名公司。1997年,他们与中国最大的耐腐蚀泵专业生产企业——大连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大连海密梯克泵业有限公司。此举不仅旨在推进中方“打造国内最大的工业泵产业群”战略的实施,而且可以帮助德方完善其全球布局,堪称双赢。然而这个强强联手的产物却在起步之初年销售收入不足600万元,连续亏损两年有余。

  就在这时候,一年前加盟德国海密梯克公司的殷平“空降”大连,被任命为公司执行总经理,并代表德国海密梯克主持工作。大连是殷平的故乡,能回到阔别8年的故乡,同家人团聚是件喜事。然而,企业举步维艰的现实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曾在德国Erlangen-Nuernberg大学主修国民经济学的殷平,有着卓越的战略意识。很快,他就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了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第一个重要决定:调整公司组织结构,优化产品结构。

  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强劲的市场拓展,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连海密梯克当年便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2000年也成为这家合资企业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利年。

  2003年初,殷平又提出了“开拓东南亚市场”的“蓝海战略”,并挺进韩国市场; 2004年,大连海密梯克正式进入海密梯克品牌国际销售网络;2006年,德方又批准大连海密梯克的技术与德国总部的技术同步。

  所有这一切,都使海密梯克这个德国品牌,在加入中国元素之后,产生了一种神奇的 “爆发力”。

  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

  《中国商界》:一位用户在谈到他之所以选购海密梯克产品,给出了六个理由:一是总成本低,性价比高;二是使用寿命长,产品损耗低;三是几乎零维修,返修费用少;四是运转能耗低、使用能效高;五是结构简单紧凑,降低安装费用;六是你们拥有强大的售后服务团队。而这也是很多用户的共识。而在这些理由当中,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人为因素,比如成本控制和售后服务。

  殷平:品牌是技术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统一体。海密梯克这个品牌最大的吸引力,当然首先是德国一流的产品技术。严谨的技术把关和高品质的产品回报,使用户对我们的品牌产生了信赖感。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客户对品牌的长期忠诚度则要靠人为因素来提升。在产品推广的过程中,产品使用结果往往与引进技术的预期会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产生偏离。原因在于,再先进的技术也要靠人来执行。这种情况下,人的素质就成为了关键因素。实际上,这些年来,最让我们倍感欣慰和自豪的是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他们成为我们实施品牌战略的中坚力量,确保我们与总部保持同步。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连海密梯克生产的21个系列、440个品种无泄漏泵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纺织、核电站等行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海密梯克的市场网络也全面铺开,其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备受客户好评。

  在此过程中,殷平一直非常关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并率先建立起一套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系。

  大连海密梯克采用了双轨制的薪酬管理模式,在薪酬通道的建设中,相临两个职级之间薪酬的下限与上限是交叉重叠的,即职级低的员工的薪酬有可能高于职级高的员工的薪酬。这种模式不仅达到了对内公平、对外具有竞争性的目标,同时也更好地调动起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则综合采用了目标管理法与平衡记分卡管理方法。其中,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式就不仅要求从财务层面评价企业的业绩,还要从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层面评价企业的业绩。通过这样的目标分解,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公司的经营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企业真正成为了一个学习型和成长型组织。

  2008年,公司又在原有基础上引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六西格玛管理理念。而这种不间断的自我更新,显然与大连海密梯克的企业文化有关。

  雄心只因责任,细致只为严谨

  《中国商界》:据我说知,大连海密梯克的目标是要做“中国泵业的第一品牌”,而您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文化氛围。请问,这种文化氛围与企业品牌建设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殷平:这实际上所涉及到的是一个品牌定位的问题。品牌的价值要依托产品来体现,但品牌定位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更多是其在市场上所处位置和企业愿景相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当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品牌优势之后,就更要注重其文化效应。因为守住品牌需要企业每位成员的悉心呵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打拼。这就要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理念:“雄心只因责任,细致只为严谨”——雄心代表了企业的实力,责任是企业值得信赖的源头,能够与目标沟通人群的内心情感对接;同时还要尽可能体现严谨作风,展现企业高规格要求背后的细节把控。无泄漏泵制造是一个相当特殊的行业,从事这样一个行业,不讲责任是无法做长久的。我们一直力图使责任文化不仅成为一种企业行为,更要成为一种品牌精神。只有这样,品牌的力量才会越来越大。

  2007年,完成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课程的殷平,开始第N次重新对大连海密梯克的企业使命、愿景及核心价值观进行思索。经过一番研讨和修改,他将大连海密梯克的企业使命确定为“做一家致力于人类的安全和环境保护事业的无泄漏泵公司”;将海密梯克的企业愿景确定为“成为中国无泄漏泵行业的领导者,为社会创造财富”;并确定了“客户导向,以人为本,创新,责任” 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成为了大连海密梯克企业文化与品牌精神的核心内容。

  正是在这一核心内容的指导下,海密梯克不仅取得了12项技术专利,而且成为大连市先进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AAA级信用等级企业,并被全国机泵网、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机械技术中心站评为最佳供应商。此外,公司还因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环保等公益事业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大连市履行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辽宁省履行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和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

  2010年,面对“后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依然存在,行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特征同质化严重的现实,他们又斥资60多万元实施了新的“品牌营销策划”。

  对此,殷平解释说,“目前,我们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这种竞争是体现在各个层面的,而国际化运作又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潜在的竞争威胁。但从长远看,国际化工和石化市场的前景仍相当可观。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品牌战略能否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外,低碳环保现已成为发展的主题,企业必须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这也是我们本次品牌营销策划的一项主要内容。”

  这些在企业全新的LOGO设计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原有的LOGO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海密梯克中文组合,颜色稍重,将主视觉聚焦于中文组合上,充分体现出合资企业国际大品牌的风范。

  殷平最后强调,近些年,中国社会对于品牌的认知、关注热情也在不断升温。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因为责任是品牌的灵魂所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