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宏观审慎监管下微观个体的自适应性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5:24  《当代金融家》

  Micro individual’s self-adapted reform under macro prudential regulation

  建立适应宏观审慎监管要求的银行运行管理机制

  Establish managerial mechanism on bank operation

  文 /王耀增

  目前,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主要趋势。作为被监管者,如何认识和理解“宏观审慎监管”,以及是否自觉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非常重要。因为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仅依靠监管还不够,还需要银行体系内每个微观个体去深入理解监管目标并自觉加以适应。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但对本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治理的经验,以及消除诱发和加剧危机制度性缺陷的反思工作已经开始,并取得了部分成果。宏观审慎监管的原则已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并开始落实为对监管制度和监管政策的完善与变革。

  政府以及监管者制定政策的意图,必然要通过被监管者与监管者的互动才能得以体现。因此,银行监管理念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将对银行转变经营模式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银行如何强化宏观审慎经营,适应监管环境与要求的变化,这是当前一个新的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银行在继续推进完善法人治理和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同时,应当用历史和辩证的态度理解新监管要求背后的逻辑,微观与宏观并重,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抵御全球、区域和周期性系统危机影响能力,提高银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辩证理解宏观审慎监管

  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是从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发展所处的经济环境与经济周期的角度,对银行业整体运行实施的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重点不是银行机构个体的审慎经营行为和银行机构的个体风险损失,而是整个银行业和金融体系内部风险传导以及银行业和金融体系受经济环境影响的系统性和周期性的风险损失。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已问世10年。国际金融稳定体系建设也早已把银行业系统风险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纳入到重要研究课题之中。但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全球银行业监管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框架——银行资本监管体系几个重要支柱中得到重视,原因可能有多方面。其因素之一,可能是因为在本次危机爆发前,国际银行业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究竟能够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产生多大的影响并没能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算,因而也没有把开发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工具放在重要的位置。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是政府或者银行业监管者,监管对象毫无疑问是整个银行体系以及与之相互关联的经济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宏观审慎监管只是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事情,与被监管个体的经营无关。

  无论宏观审慎监管采用的方法是按照时间序列监测风险事项的演变过程,还是按照空间序列监测风险事项在金融体系内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运动与分布,从确立政策意图到收到政策效果,都需要把监管要求传导到经营者,再从经营者把行为信息和政策效果反馈到监管者,对监管政策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顺周期或逆周期的系统性风险的管理。

  最近,监管层提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路,表明在强化宏观审慎监管过程中,微观个体宏观审慎经营行为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并不在于具体的监管目标是否得到实现或达到某种程度,重要的是监管提出的系统目标方向的实现过程。而要完成这一过程,仅有监管者的监管原则还不够,还需要银行体系内每个微观个体去深入理解监管目标并自觉加以适应。

  所以,应辩证分析宏观审慎监管:在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微观审慎监管仍然非常重要,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在突出监管者是宏观审慎监管主体、整个系统是监管关注对象的同时,被监管者和每个银行个体自觉适应宏观审慎监管要求的做法和效果也是宏观审慎监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建立微观自适应机制

  宏观审慎监管是个宏观命题。银行微观个体的理性并不能保证银行系统整体运行的理性。诚然,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但银行业的健康运行仅依靠监管层面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的说法,显然也不能成立。

  在强化监管层对宏观系统性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促成微观个体理解宏观监管意图,建立自觉理性和动态的自我调控的微观管理机制,是宏观审慎监管建立执行层面的基础,是保证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应当纳入到宏观审慎监管所需要建立的制度框架当中。

  商业银行建立适应宏观审慎监管要求的微观自觉适应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强化防范系统风险的战略意识。银行制订发展战略,应当把经济和产业发展周期,特别是周期的切变,对银行战略实施的影响考虑在内。从战略的高度对银行运营体系建立防范周期切变风险的补偿机制,降低和减缓周期转换的影响。现有银行风险工具箱中资本管理工具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其作用的机理是银行要自觉和主动地制订保持合理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战略,建立业务增长、业务创新与资本补充之间的平衡机制,使银行在监管要求框架内保持适度的杠杆比率。同时,应当改进和优化银行的资本构成质量,改变此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银行投资者优先股本与普通股权利与责任不平等的问题,加大对周期性风险影响程度高的投资和投机性业务的资本分配权重,降低与经济发展周期高度关联业务的风险集中度,分散系统性风险。另外,在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方面,应当针对目前在监管体系无法对全球资金和资本的快速流动进行有效监测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微观经营的角度对中长期资产与中长期负债的比例、短期(如30天)流动性缺口压力对经营性和交易性账户资金的影响程度等加强管理与预测,采取更加审慎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第二,市场策略及授信政策要服从和服务于系统性风险管理的要求。银行作为企业经营主体,投资者的资本属性必然要求银行注重资本收益和资产收益。因此,银行的市场开发策略和授信政策在一个阶段内常突出表现为实现短期经营目标。从这个角度分析,多数情况银行的市场行为与授信政策可能表现为强调政策的短期效果,这种行为即表现为经营上的顺周期倾向。从之前的俄罗斯、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到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银行长期存在这种经营的顺周期倾向。然而,缺乏对顺周期经营情况下周期切变风险的管理是此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方面,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长期摸索形成的一些做法有其特点,可以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在本次危机爆发前后,特别是国内银行业对加大经济振兴、防止经济下滑进行支持过程中的表现,也恰恰反映出这种偏重短期成果、忽视长期风险、加剧系统风险积聚的倾向。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业授信的偏爱,正是这种短期同质趋利倾向和产业、行业系统风险管控薄弱的突出表现。因此,解决的方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关注和强化对市场和经济周期的分析,建立专业化分析团队,重点对区域、行业经济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对制订客户、市场、业务组合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比如,从偏好“铁公基”拉动增长的同质化竞争中走出来,加快对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的服务转型。

  二是建立和完善业务发展组合的管理策略,明确客户、行业、区域市场等方面的集中度限额,根据对产业和经济发展未来变化趋势的分析,及时调整业务构成比例。

  三是加强对内部相关联业务的整体风险度量(如证券化资产交易对银行承受风险的潜在影响、抵押物市场价值变动对贷款偿还的影响等),合理控制和分离在本行办理相关联业务的交叉、叠加风险(如以自身信贷资产为基础的信托理财产品);在进行压力情景测试时应综合考虑相关联产业变化对相关变量的复变影响。

  四是适当调整风险管理与市场发展绝对分离的运营模式,在营销层面上强化经济和产业运行风险的判别,把风险管理更有效地渗透到市场拓展过程当中。

  第三,加快推进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转型。本次危机带给国际商业银行的启示,是应当重新认识和“理性回归”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传统经营理念,对高杠杆融资和相关衍生品交易实施有效监管、合理控制。但对中国银行业而言,危机的启示有所不同,应该加快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尽快缩小与国际商业银行在创新与盈利管理能力方面的差距。

  一是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步伐,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拓展和提升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现金管理、电子银行、资金交易、外汇买卖等中间业务空间和能力,改变过度依赖存贷利差实现利润超速增长的运营模式,推进非资本消耗型业务快速增长。

  二是加快适应转型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培养一批熟悉金融市场发展和创新产品管理,掌握现代银行监管理论和监管方法的管理团队。

  三是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业务的成本与效益、风险与回报、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平衡的综合评价和绩效管理体系,修正由于对系统风险、交叉风险、跨业风险考虑不全面、计量不充分造成的编制业绩增长规划中的偏差。

  四是关注周期性因素对信用违约概率模型运用的影响,完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加快内部评级法的实施进程,进而制订和启动全面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计划。

  五是建立和完善风险补偿后资本收益与资产收益的评价方法,加快推进全面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计量、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的实施。

  第四,强化内部运营风险的主动管控。商业银行为适应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应当对内部运营管理架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增加相应的管控措施和评价指标。通过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和管理层面的灵活指导,矫正自身经营上过度的顺周期倾向,增强防范系统风险的能力。

  一是强化总行对分支机构经营取向的持续监测和动态干预。分支机构一般是按照总行下达的经营目标开展经营活动。在考核指标过于简单的情况下,分支机构追求的往往是指标的本身,而不是指标背后的管理意图,经营逻辑往往也被扭曲为收益最大而不是收益最优的原则。在总行缺乏持续监测手段的情况下,分支机构常常会有意识地通过加大期限和额度的错配、容忍过大的流动性缺口等方式寻求“管理套利”。因此,总行应建立对分支机构经营取向和经营偏好的持续监测和动态干预机制,通过多目标的管理,促使分支机构理解总行又快、又好、又强的经营管理意图,主动矫正经营思路和经营行为偏差,防止分支机构的经营风险积聚成为全行性的系统性风险。

  二是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强化对资本占用与风险成本的刚性约束。为了消除因考核指标过于简单和单一,造成分支机构的经营思路与经营行为偏差,需要加强对各类业务风险属性和影响程度的综合评估。按照审慎原则对各类业务合理匹配经济资本占用水平,强化对各类业务风险的评估,公平而合理地计提业务风险准备,并对潜在和难以预测的系统性、周期性风险计提拨备,刚性计入对分支机构经营损益调整项目中,使内部考核机制自身具有一定的平抑系统性和周期性风险积聚的作用。比如,当某些情况下分支机构为了提高利差空间而无视流动性管理要求,把流动性缺口甩给总行的做法,总行应采取约束性甚至是惩罚性措施,刚性调整其二级存款备付金比率和控制其发放贷款的规模。

  三是关注系统风险程度高的行业业务占比并加以适度的调控指导。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经济拉动作用主导产业和行业有所不同,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这些主导产业和行业的变化对银行的影响随之加大。因此,银行对经济刺激敏感类行业的信贷支持以及相关联金融产品服务,要保持合理和适度的理性,这也由银行外部作用的双重性所决定。

  强化银行自适应性变革

  第一,积极调整市场营销取向,增强银行发展的持续推动力。银行要改变越做越大、越做越相同的发展模式。特别是2008年以来,各家银行在“铁公基”项目上的同质化竞争,已经预警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积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与自身战略和服务能力相适应的市场定位,深化金融服务。就中型银行而言,明确中型客户的战略重心必须加快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为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等结构化贸易融资、零售业务、电子银行网络等服务领域,必须积极推进营销组织体制、产品开发机制、授信管理机制、风险控制策略和人员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变革,通过银行服务差异化的转型,降低整体运营的周期性、行业性、系统性风险,提高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制定宏观审慎与差异细分相结合的授信政策。当前的重点是积极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清理工作,防范房地产业贷款风险,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东部地区建设现代综合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金融服务薄弱领域的经济发展,积极支持居民消费性金融服务需求。

  一是深入理解和积极贯彻“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新的信贷管理监管要求,通过对“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理解和执行,纠正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的粗放经营行为,确保信贷资金按照信贷政策和实际用途产生效益。

  二是强化宏观审慎的授信原则。尤其对中长期授信项目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要从经济发展、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综合角度建立和完善宏观评价指标;对于短期融资项目,也应当依据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政策,积极运用信贷杠杆,有保有压,注意防范政策性系统风险。

  三是主动优化信贷结构。围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选择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以及符合产业政策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和客户加大信贷支持,积极介入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新一轮西部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实验区、武汉“1+8”城市圈、长株潭两型建设城市圈、皖江经济带、重庆两江新区以及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创新示范区等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城市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以及重点城市的老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建设,从严控制宏观经济敏感性行业和“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

  四是强化资产质量全过程管控。建立专职的风险经理队伍,对授信项目从贷前调查、客户评估开始,一直到授信申报、贷款发放、贷后维护、预警清收,形成一套既与市场营销工作相结合又保持相对独立性的管理机制,强化风险管控和授信政策的落实。

  第三,探索建立适应周期变化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宏观审慎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因此,银行应从强化资本管理入手,强调资本约束和资本效率。

  一是根据监管政策变化趋势,提早谋划建立业务发展与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资本覆盖风险监管范围扩大、资本结构要求从严的情况下,尽快形成确保实现中期经营目标的资本补充计划和投资协议安排。

  二是在强调资本约束的原则下,如实准确地对各分支机构和各类业务匹配合理的资本占用水平,规范分支机构和专业条线的经营行为。尤其对商业银行的跨业业务,应当建立审慎和独立的内部评审检查机制,根据实际协议安排评估风险承担责任,防止非审慎性表外业务风险和隐性的跨业交叉风险。

  三是建立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综合经营计划与考核体系,在强调当期经营计划必须实现的同时,可以通过编制滚动计划、制订中长期经营计划等措施,保证分支机构业绩持续增长,防止经营机构过度追求短期目标而忽视持续增长的不审慎行为。

  四是加强综合经营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在重视经营计划和考核指标的同时,应当从综合财务分析的角度,从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和可持续增长能力出发,对各个经营机构的经营成果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帮助经营机构纠正经营偏差,围绕全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积极主动调整业务结构。

  第四,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内控体系。内控体系要适应监管要求的变化,继续做好完善内部合规运行管理机制工作,并逐步建立对适应和贯彻宏观审慎监管要求进行合规评价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学习,深刻理解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在涵义、分析角度和分析方法;二是丰富合规管理范围,建立对宏观审慎监管要求执行和落实的分析评价指标,完善合规管理评价体系,体现宏观审慎管理的意图;三是强化对全行专业条线业务发展政策、管理措施、考核激励办法的合规审慎评价,确保政策、制度和机制符合宏观审慎的管理原则;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重塑银行的合规审慎的核心企业文化。

  (作者为华夏银行武汉分行行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