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500亿险资蓄势待发 看多保障房商业地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 18:23  《东地产》

  4500亿险资蓄势待发 看多上海保障房、商业地产

  文_《东地产》童丹霞

  《东地产》近日从一位接近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的人士处获悉,保监会将召集所有保险公司资产管理负责人在沪上召开会议,讨论出台险资运用配套细则,预计相关细则不久就将出台。

  据悉,讨论的方向主要是险资在不动产领域配置细则、运作限制等,预计年内会出台运行细则,而之所以迟迟未能出台主要是因为楼市调控政策所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针对保险公司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条款规定,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可能会以投资商的身份与开发商结合,或采取购买房地产基金的方式。

  险资细则正酝酿

  对于保险资金进入不动产的管理条例,自从去年年底保险法出台以来,一直就不断被热炒,尽管8月初出台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定办法》,其中提到保险资金对不动产投资上限为不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10%后,有关细则却依然在商谈中。

  上述接近保险供公司资产管理部的人士告诉《东地产》:“今年年初政府针对商品住宅市场出台一系列政策,因此在整个大环境下,保险资金进入不动产的细则也就被一直搁浅,原来计划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就应该颁布的,现在预计要在今年下半年才会出台。”

  《东地产》了解到,根据2010年1-7月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保险公司资产总额 456568496.89万元,按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10% 计算,保险资金可投资不动产的规模达到4500多亿。

  而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到不动产,在仲量联行投资部董事贾梁看来,如果管理不当,恐将导致楼市流动性资金过剩。据了解,引起去年房价大幅上升的一个原因便是流动性资金过剩。

  补缺保障房所需资金

  不过,在中山证券的一位分析师看来,保险资金进入不动产领域对商品住宅影响甚小,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领域的方向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和商业地产,除此以外,保险资金投资楼市概念已被炒作多年,增值效应已被提前消耗。

  此前,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曾多次表示,保险机构投资不动产主要是购买办公用房、投资廉租房、养老实体和商业物业等,保险机构不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不允许进行房地产的炒作。

  据了解,今年我国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大概4700亿元,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是中央财政支出1000亿、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400亿 、10%的土地出让收入可达

  1300亿,存在的资金缺口大概在2000多亿,其他渠道,如住房公积金贷款可达500亿、土地增值税或可补充地方政府资金500多亿,以此推算保障房资金实际缺口达1000亿。

  对此,同策咨询与研究发展中心认为,保险资金放开后,保障房资金缺口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其建设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

  而对商品房市场的影响,同策咨询与研究发展中心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住宅的需求结构上看,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需求的冲击有限,保障性住房主要是针对中低收入家庭,所以对商品房市场的冲击也将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次的住宅类型上;二是从土地的供应上看,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对商品房市场的冲击将主要体现在对商品住宅供地的挤压上,在土地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保障房建设的加快必然挤占商品房建设用地。

  商业地产被看多

  除对保障性住房提供资金外,保险资金被认为最有可能的另一用途是商业地产。

  对此,同策咨询与研究发展中心认为,保险资金可投资不动产的规模达到4500多亿,结合保障房1000亿的资金缺口,可知保险资金大概会有1/4流入保障房建设,其他的大部分资金将可能流向商业地产。

  不谋而合的是,在今年商品住宅遭遇调控风险之时,商业地产却“幸免于难”,部分投资客从住宅市场转战商业地产,致使上海8月份的商铺成交均价比7月上涨超过10%,而国内开发商也纷纷加大商业地产物业的配置。

  《东地产》从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了解到,8月初一投资者以200万卖掉了其位于普陀祁连山路的一套3房住宅房源,后在七浦路买下了一套20平方米、总价157万元的商铺。现在,该投资者已经将该商铺出租,租金为6.2万元/年;同时,该投资者仍在寻觅合适房源,准备再入手一套店铺作为投资。

  不仅是个体投资客将目光转向商业地产,房地产企业也纷纷增加商业地产物业的配置。其中万科、保利明确了发展商业地产的意图。保利称,将稳步加大商业地产投资。万科则在专注住宅市场18年后,重新转战商业地产领域,不过预计近期商业地产份额不超过10%。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