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浙商”都意味着变革、创新。浙商是中国式市场经济的开拓者。
文/王永昌
-编者按-
作者王永昌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博士学历,是政坛为数不多的学者型官员之一。他长期关注浙商、研究浙商,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王永昌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浙商文化品质”这一概念,对浙商的历史变迁、浙商的成长基因、浙商外部生存环境等方面作出全新的阐释。浙商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变革之中,浙商试图在中国经济复苏的图景上描绘一抹绚丽的色彩。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浙商将如何传承?浙商的文化品质之于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本刊特全文刊登王永昌的文章,并推荐广大浙商阅读,共同分享作者的智慧、思想。
浙江人有着善经商的历史传统。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群体现象,“浙商”崛起于近代,盛兴于当今。改革开放以来,在浙江这片鲜活的大地上,“新浙商”风起云涌、逐鹿商海。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在省内外、境内外经商办企业的经营者大约有近千万人,当然,这其中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业者为多数。但浙商人数之多,占全省总人数比率之高,恐怕是全国之最,世界少有。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浙江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浙江人民的创造,是浙江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画。
浙商是历史的、过去的,更是时代的、未来的;浙商是物质的、有形的财富,更是精神的、无形的资源。显然,浙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和新浙商群体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孕育、产生和张扬其浙商文化的过程。我以为,浙商之所以为浙商,抑或说浙商之所以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主要的是浙江民营企业家群体共同所具有的精神秉性、文化品质。
这种精神,这种文化,如果通俗地表达,第一是苦中见乐的精神。
也就是说,他们当初的创业是非常艰苦的,但是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把吃苦作为他们创业的第一元素、一种天然条件,苦中创业,苦中见乐。所谓“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就是浙商群体形成的共同“苦径”。正是靠着他们的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靠着他们的辛劳付出,靠着他们的汗水,才换来了他们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大家经常讲到的浙江的企业家往往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两板”现象,就是这种“苦中见乐”的精神文化的生动写照。正是靠着这样一种吃苦的精神,念好这样一种“苦乐经”,他们才得以从创业和企业发展中获得成功,获得快乐。没有“苦功”、没有“磨难”,就不会有“浙商”群体。他们从“苦”中走来,从“苦”中成长;他们在“苦”中播种,在“苦”中收获。浙江商人敢吃人家不想吃之“苦”;愿做人家不想做的清苦行当;乐流人家不想流的辛苦汗水;勇走人家不想走的困苦之路。他们大有当年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的秉性和韧性。试看当今浙江商人,什么人迹罕至的边陲小镇,什么氧气稀薄的“世界屋脊”,什么世界各地的“天涯海角”,什么贫穷村落的小集小市,什么繁华城市的小街小巷,无不活跃着浙商们的身影,记录着浙商们的艰辛。浙商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精神,是人所共知、人所共赞的。几乎每一位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盛宴。一路摸爬滚打从“苦”中走来的浙商,“苦”是他们的天性,“苦”是他们的资本,“苦”是他们的品牌,“苦”是他们的象征,“苦”也是他们成功的前提和快乐的源泉。同任何成就大事业的人一样,真正的企业家是要用“苦难”来滋养的,“苦”是浙商们的天然养分。
浙商群体身上积淀的第二种文化品质是小中见大。
他们懂得,一个宏大的事业总是从第一步开始;他们知道,要登上像珠穆朗玛峰那样的高度,是不可能寻求到轻松便捷的路径的,而只能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行才能达到高峰;他们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大企业来自小企业,亿万财富来自分分角角……浙江的企业家不拒小、不嫌小,修鞋理发,一天赚个几块、几十块;卖个扣子衣服,赚个几分几元;摆个摊开个店,一年赚个几千几万……但日积月累、年年岁岁,却积少成多,小中见大,水滴石穿,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海,所以他们在创业中奉行“微利是途”,坚持薄利多销,不以利小而不为,能从赚小钱开始,然后逐步地赚大钱。浙江的企业家们敢于“无中生有”,善于“小题大做”,勇于“以小博大”。他们从小田小溪边起身,从家庭手工作坊起步,从数百、上千元原始资本起家,从小商品生产入手,从小本生意开始经营,经历了从小到大的自我积累历程,也尝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艰难和快乐,创造了“浙江现象”、“浙江模式”的宏大画卷:“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小区块大产业”、“小资源大制造”、“小资本大经营”、“小城市大经济”、“小人物大企业”等等,如同钱江水汇成钱江之潮,汹涌壮观,其形千姿,其势万钧。
浙商群体身上积淀的第三种文化品质是新中见强。
浙商作为一个地域性群体,是浙江人民的实践创造;浙商作为一个时代性群体,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浙商作为一个有着特定属性(特质性)的群体,是民营经济、市场经济的写照。而无论何种意义上,“浙商”都意味着变革、创新。
浙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是浙江,也许是中国的民营经济、私营企业的开路先锋,是中国式市场经济的开拓者。浙江的企业家们不但能吃苦耐劳、积小成大,而且敢为人先、变革图强。他们敢想敢闯,敢试敢创,敢冒风险,敢于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没有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只有创新才有不断发展的动力和生机。他们的创业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可以说,他们是在创新当中谋求发展,在创新中实现自我超越,不断做大做强的。想想浙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走过的路,有多少艰难,有多少坎坷,有多少风雨,有多少险阻,无不是经过披荆斩棘的变革创新,才一步步走向市场经济大海的。起初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有图(吃)“饱”、图(有)“钱”、图“变”、图“新”的意识;进而是在“旧农”、“旧体制”外,硬是拓展出经商办企业(乡镇企业)的新空间,走出一条“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新路子;再继而是“敢”字当头,领全国风气之先,对集体经济、乡镇企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进而又波及原体制内经济、国有企业的改革;而现在,“浙商”又将面临如何全面提升企业和企业家素质,如何做大做强,尤其是强的基础上做大,如何迎接“知识文明”、“低碳发展”、“绿色生态”的考验,也面临着由国内之“龙”如何成为国际“蛟龙”的新课题,尤其是当我们正步入以知识、科技、人才为主导发展的时代,“浙商”们更将面临时代性的“创新”考验。一个企业家、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当“变革”、“创新”成为他的第一要素,成为他生存的基本准则,成为他的“空气”,成为他的生命时,就能劈风斩浪,勇立潮头,开拓奋进,成就事业。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浙商能在创新中走得更坚实、走得更阳光、走得更辉煌。
浙商群体的第四种文化品质是“我中见仁”。
也就是说他们是有社会责任的群体。在中国历史上,重农轻商是颇有传统的。所以如此,主要是几千年小农经济和农耕文化使然,但也与商人们以重利、赚钱为本,甚至有的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不无关联。经商办企业自然讲效益、讲赚钱,让钱赚钱,让资本生“蛋”。不然,就无“商人”了,进而也就不会有商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诞生。因此,商人讲“利”,实属天经地义,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但经商做买卖毕竟在整个社会环境里进行,其言其行其果,既要循经商之规,更要守社会生存之法则,两者有边界又交融。重利而不轻义,图利而不忘义,这是一般社会商人所应遵循的“底线”。至于能利义并重,甚至能以利尚义,以利助义,以利扬义,那就是大商人或者“儒商”了,经商和做人以相当高的境界统一了,抑或说做到金钱和文化、个人与社会、利己与利人、富与贵统一了。这也是我们要倡导的要利而不俗,富而不奢,贵而不骄,强而不傲,厚物载德,仁怀天下,义为利之本,利为义之和,人物合一,道术统一,人我一体,“我中见仁”。
也许,浙商们在他们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为了生存而更多地重利,这也是自然的、合乎情理的。但随着企业做大,财富积累多起来,他们中的多数人应该、也会超越自我,跨越低层次的财富理念,而向着“我中见仁”转型提升。
他们明白,人赤条条来到世间,两手空空回归自然,因而,要做“得诸社会,还诸社会”之商人。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富润屋,德润身”,因而要富而贵,贵而仁,要阳光下赚钱,法规下经商,尊严做事,仁爱做人。事实上也如此,他们不光是在为企业的发展,不光是在为赚钱,同时也在对社会尽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他们知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以后,所创造的财富已经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了,而成为了一种社会的财富,他们的企业也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了,而是一种社会的企业。所以他们企业的发展,就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他们不忘记回报社会,而会以各种方式,包括慈善义举去为百姓的福祉尽他们自己的责任,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尽他们自己的义务。
在我看来,“苦中见乐”是浙商们成就事业的基础;“小中见大”是成就事业的“法门”;“新中见强”是成就事业的路径;“我中见仁”是成就事业的更高追求。浙商已远远不是传统商人的概念,他们是生于浙江大地、活跃于海内外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是源源不断地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营养的时代“骄子”。我们有理由期待:浙商们已经孕育、展现着富有生命力的、独特的精神文化品质,并将不断充实和创造出更加光彩夺目的文化财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