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汪玉林:编织魔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11:28  《浙商》

  用废可乐瓶做世界最好的地毯,汪玉林的富兴集团打通了一个完整的废品回收利用的产业链。“我们有潜力无穷的‘城市矿山’。”汪玉林对《浙商》记者说。

  本刊记者 姚恩育

  6月18日晚上7时,上海世博主题馆北广场华灯璀璨,由富兴集团总冠名的“F&X富兴地毯?2010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华东时尚盛典”在此拉开序幕。这是F&X(富兴地毯)品牌第一次参与国内时尚活动,也是世博会开展以来的第一次半商业性活动。

  T台下,助理正帮着富兴集团董事长汪玉林打理西装和领带。将要上台致辞的汪显得很精神,谁也看不出他刚从德国回来,时差尚未调整。

  在T台中央,一方浅蓝的地毯静静记录下辉煌时刻。而最神奇的也正是这块地毯——这是一块100%用废可乐瓶为原料制成的地毯。

  汪玉林刚刚结束的欧洲之行亦与这块“魔毯”密不可分:6月8日,在德国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废塑料会议的一场专场论坛中,他应邀作了一场演讲,题目是“Recycling of Plastics in China”(中国的塑料回收)。在欧美,富兴集团对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被业内称奇并广为传播。

  汪玉林微笑着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走向聚光灯下的讲坛。这一刻,富兴集团的logo被灯光映得流光溢彩,汪玉林则保持一贯的含蓄,即使他的以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商业王国以如此张扬的姿态首次亮相。

  “低碳”已到处流行。但没有多少人知道汪玉林的奋斗史——这个环保主义者早在18年前即确立了节能环保产业这一发展方向,并以苦行僧般的姿态开始他的创业。直至今日,他终于把自己推到了公众面前。

  产业链上的竞争

  “我们只用羊毛和废塑料做世界最好的地毯!”在富兴地毯的宣传册中的这一句话,曾引起众多消费者的惊诧:废塑料与地毯怎么能联系到一起?

  而这句听来不可思议的话在富兴集团正成为现实。从世界各地回收过来的垃圾塑料瓶,在富兴集团的厂区堆成了一座座山。

  “我们有潜力无穷的‘城市矿山’,我们有领先的技术能把这片宝藏的价值发掘出来。”汪玉林对《浙商》记者说。

  让废塑料瓶变废为宝,首先要经过一条叫做“PET清洗线”的生产线。这条清洗线1小时能处理2吨垃圾塑料瓶,各种原本被弃用的塑料瓶在这条生产线上“变”成了HDPE和PET瓶片,成为各种化纤产品的生产原料。而相较于其他同类设备清洗一吨原料需用20吨水,PET清洗线只需微量,这些水还可被循环利用。

  离开清洗线后,塑料片经过二次加工被做成长丝,最后加工成为织造地毯专用的纱线。待送到富兴集团旗下的富兴地毯生产车间后,这些由废旧塑料片摇身一变成为化纤纺织产品的特制纱线,就被编织成为各种各样精美的地毯。

  听来颇为简单的过程,实现却不容易。而这其中蕴含着汪玉林的商业理念:“在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对产业链的掌控。”

  上述的整个过程完整贯彻了这一战略思想:从原料的生产加工,到生产中间产品,直至最终产品的诞生,汪玉林把握住了每一个环节,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成形。如今,富兴集团旗下拥有杭州富兴环保机械有限公司、杭州富兴化纤有限公司、杭州富兴纺织有限公司、杭州富兴地毯有限公司、东方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青岛富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单是打通产业链还不够,汪玉林的雄心不止于此,他希望在每一个环节上,富兴都是“带头大哥”。

  比如,富兴环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PET瓶片清洗线、家电回收清洗线等整套设备,不单为自己生产,亦被其他厂家采购使用。

  富兴的化纤也同样是欧洲众多纱线厂如Domo、Beaulian的首选。

  在不久前的金融危机中,富兴集团又成功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羊毛纱厂——英国的Lyes,并依托环青海湖的羊毛资源,将Lyes整体搬迁到了青海。到明年6月,改造投产后的地毯纱产量有望达2万吨,富兴亦将借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羊毛地毯纱厂商。

  而为富兴提供原材料的饮料瓶回收加工基地,则早在汪玉林的部署下遍布欧洲及国内主要城市。随着富兴集团在国内市场的逐渐发力,汪玉林有意继续建立回收渠道,免去原料供应的后顾之忧。

  至于这条产业链的终端——富兴地毯,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羊毛地毯生产企业。汪玉林的目标是,将富兴地毯打造成为中国地面铺装材料第一品牌,同时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这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即使其中一环都意味着无限商机,而汪玉林却已全盘掌握。

  七年谋一局

  从做一个产品到打通产业链,这条道路看似顺理成章,而一开始却是出于无奈。

  “2001年之前,我在欧洲接触到不少地毯厂商。在欧美,纤维铺地材料消费量占到总铺地材料消费量的70%左右。而中国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低碳环保亦将成为趋势。这些走向意味着以个性化、易更换、安全性能杰出、节能环保等为特点的地毯成为未来家装的一大亮点。”汪玉林认为,中国家庭的地毯消费是一个蓝海。

  另外触动汪玉林的一点是,欧美著名的地毯厂商多半对开拓中国市场不甚热心。“地毯行业是个劳动密集度低、技术水平和外观设计要求较高的行业。很多国外地毯厂商一直在本国发展,没有对外扩张的意图。同时,地毯产业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在国外,很多消费者由于年龄层的变化产生了审美观上的变化,通过简单地更换地毯就能改变家居环境,改变心情。而在中国,这样的选择很难想象。”他想把这个优质的产业,及产业背后更深层的生活理念带回中国。

  然而,在确定目标后,汪玉林很快发现国内地毯产业的一大窘境:当时,国内没有专业的地毯纱厂家,很多纱厂技术达不到制造优质地毯纱线的要求,在结构、条干、捻度、防污、强力、回弹性等指标上均不能满足专业地毯生产的要求。

  回忆起当时迎面撞上的这头拦路虎,汪玉林苦笑:“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实,如果我想在国内成为专业的地毯制造商,就必须先成为专业的地毯纱生产商;而要想成为专业的地毯纱生产商,又要有专业的原料供应。”

  换作别人,或许已经望纱兴叹从此止步,汪玉林却选择走下去:“我相信我的方向是正确的,因此我坚持自己做。”

  听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他付出了无数艰辛:在用PET清洗线解决了原料问题后,2002年开始,汪玉林着手建设自己的化纤公司,以制造专业的地毯纱。“当时除了打算为生产地毯奠定基石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2001年到2002年之间,欧洲的地毯厂商对纱线的需求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只要有好的地毯纱产品,就会有市场。”

  汪玉林面临的是一片蓝海,也是一片空白。

  当时,国内既没有地毯纱生产技术,也缺乏设备,人才更是稀缺资源。而汪玉林已让地毯纱生产的各项标准与国际接轨,因此富兴的设备引进自全球各地,招聘的员工则送到西班牙的地毯纱生产厂家接受三个月的封闭培训。

  足足4年时间,富兴纺织终于投产。汪玉林已经记不清投入了多少心血,单是购买机械设备就花费了2亿元。富兴纺织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胃口”大得吓人。

  对汪玉林的决定,亦有人曾表示怀疑:你就不怕风险高么?汪玉林以一贯的微笑面对。

  投产后,富兴的地毯粗纺纱制造工艺技术和质量令国内外同行惊艳:中国人也能生产如此高品质的地毯化纤产品了!随后,富兴纺织在国际地毯纱领域崭露头角。利用富兴改性PET做成的地毯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印花,成为地毯厂家热捧产品之一。

  2007年,拥有国际先进地毯纱生产企业的汪玉林正式开始编织自己的“魔毯”梦想。这一年,杭州富兴地毯有限公司正式启动,4台地毯织机在安装调试后进入试生产打样阶段。

  从一开始,汪玉林就盯准了地毯的家用市场,“与已经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我国的家用地毯领域并没有优秀的地毯品牌。而作为一种优质的家居生活方式,地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一代所接受。”他期待着富兴地毯能走进千家万户。

  面临家用市场复杂多样的需求,富兴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富兴地毯的设计中心设在‘地毯王国’比利时,所以我们的产品设计风格与国际接轨。试生产打样期间,每个月都有很多款样品问世。打样后送去进行调研,接受反馈,再修正设计风格。地毯销售有个特点,经典的款式会热销很久。而富兴地毯要想成为中国领先的地毯品牌,必须对产品精益求精,让我们的产品经受时间的考验。”

  让产品成为时间的艺术,富兴地毯的整个试生产打样流程持续了1年。2009年1月,德国汉诺威国际铺地制品展上,汪玉林带着他的样品赴展。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地毯及地面铺装贸易展会上,富兴集团一鸣惊人。

  “由于富兴和很多国际上的地毯纱厂有合作关系,地毯界的同行大多知道在中国有一个富兴正在探索地毯生产。而在那一次展会上,他们发现,中国人终于来了。很多人不相信这样的工艺和设计来自于中国。”汪玉林很是自豪:整整7年时间,富兴地毯终于站到了世界面前。

  富兴地毯开始享誉海外之时,中国的地毯市场也正在萌发。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机制地毯业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在美国,家用地毯市场占整个地毯市场的63%。在中国,这块市场正在觉醒。今后10年我国建筑面积将以每年10亿平方米速度递增,家用地毯市场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商机。

  “废品大王”的梦想

  如今的富兴集团崭露头角,汪玉林打通产业链的做法亦从备受质疑到广受称赞。而在1992年,年仅24岁的汪玉林选择从事废纸收购这一当时看来小打小闹的职业时,未曾想过从此事业与“废品”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旁人眼中一无所用的各种材料,到他手里都能“点石成金”。

  堪称“废品大王”的汪玉林心中有个梦想:富以兴邦。这是“富兴”名字的由来,亦是他事业的动力。

  这或许要从他事业的第二次转折谈起——

  1997年,已经成为当地“废纸大王”的汪玉林开始遇到事业瓶颈:由于国内废纸资源紧张,富阳很多造纸企业开始选择从欧美进口废纸。

  敏锐的商业嗅觉让汪玉林发现了商机:如果国外再生资源丰富,为什么不到国外去收购呢?

  于是,汪玉林怀揣着2000元美金,只身赴欧洲考察。在欧洲大陆辗转游历了2个月,当地完备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和丰富的资源令他感慨不已。

  这一番游历让汪玉林真正下定决心,从事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一年后,汪玉林在比利时成立了东方再生资源公司。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直至今日成就了富兴集团。

  他对再生资源行业的深耕从未止步。如今,富兴集团又开始对旧的家用电器进行回收再加工。经过研制的环保机械流水线分离后,废旧家电能成为附加值很高的塑料原料。

  “富以兴邦,作为个人只是国家中的一个小细胞,但每个细胞都强大了,就能让国家兴盛。好比富兴所从事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或许从目前来看,对国家的环保起到的作用有限,但通过先行者的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会加入我们的行列,从而让中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汪玉林已经是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作为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的一名成员,汪玉林时常抽时间参加公益活动,每一次都能从中找到支撑他的事业坚定前行的力量。

  “你知道么,非洲的大量森林都被盗伐。单在2009年,我们国家进口的原木就达2806万立方米,其中很大部分就是用来做地板的。环保地毯如能在中国取而代之广泛应用,将有多少森林免被采伐啊。你知道吗?我们每天因为擦地板需要产生500万吨污水。”说到此处,汪玉林微微皱起了眉头,“自然的力量值得人敬畏和保护,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谈到对如今全球的低碳经济热潮,这个早在7年前就坚定走上低碳道路的企业家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经济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要想真正走好低碳经济之路,就要将现在资源的利用价值‘榨干用尽’,让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在低碳发展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也会有让他觉得欣慰的事件:“我们已经连续3年与荷兰财政部进行合作,到非洲一些国家进行废塑料瓶的回收。听说那里的海岸线因此变得洁净了很多,我真的很高兴。”

  “当然,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 阳光下,汪玉林微笑着说。

  汪玉林基本面

  出生年份:1969年

  企业:杭州富兴集团

  2009年销售收入:12亿元

  员工人数:500人

  企业目标:以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产业,用科技促进环保,成为世界知名企业

  个人爱好:品红酒

  理想:45岁时退休,周游世界,作一些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演讲

  记者手记

  胸中有丘壑

  汪玉林的办公室选择了正对工厂、光线逼仄的一间陋室,这几乎是他那一层楼里环境最差的一间办公室了。

  本刊记者 姚恩育

  汪玉林是个“奇特”的企业家。

  他的办公室选择了正对工厂、光线逼仄的一间陋室,这几乎是他那一层楼里环境最差的一间办公室了,以至于他会客经常使用员工的咖啡吧,而非自己的办公室。事实上,咖啡吧比起他的办公室风景好太多,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在休息时间,员工时常来喝咖啡或者饮茶。

  与很多企业家的办公室摆设不同,汪玉林身后案架上放的是空可乐瓶,而且不只一个,有的甚至形状扭曲——这些都是富兴地毯的生产原料:通过整套流程,废可乐瓶将变成地毯。

  说到地毯,他的办公室外面就新铺了一块,可惜色泽与原有地毯很不搭调,甚至有些怪异。富兴市场部经理柯琳告诉《浙商》记者,这块地毯是专门用来做地毯回弹性测试的。

  这些细节只不过是汪玉林生活中的一部分,类似的还有很多。6月18日由富兴地毯冠名的2010新丝路模特大赛启动仪式上,汪玉林需上台致辞。出发前,下属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他穿正装。结果到会场,下属一看,汪玉林还是继续穿着他那常年不变的那套西装,领带也未曾熨烫。下属只能用手整理,最后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与生活中的几近粗心相比,工作状态的汪玉林全然不同。他经历过数年投入无产出的艰难,但那时的每一天他都过得努力而充实。初开地毯织机进行打样时,每一块样品的设计制作,汪玉林都亲自过问。以至于直到今日,有人问“为什么当时这个图样没有做成黑色”时,他不假思索就能流利应答。

  最让人认识到他胸中丘壑的,是这个对任何人都习惯保持微笑的男人用7年时间下的一局棋。如今整局盘活,人们才发现他的用意竟是打通整个地毯产业链。7年前,汪玉林开始探索废塑料瓶回收利用以制造化纤原料时,大部分人都未曾想到他所遥望的终点是地毯。

  这样奇特的企业家有一些奇特的下属,柯琳应该算一个。新到任富兴集团三个月的他,据说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待遇。在被问及是什么让他选择了富兴时,柯琳称:“汪总让我相信低碳经济中富兴的前景无限。”

  汪玉林经常和同事们一起出去吃饭,惯例由汪玉林当司机,选择的地方多数是大排档或者乡土农家菜,买单的还是汪玉林。这或许是最没有架子的老板了。

  作为环保主义者,汪玉林的梦想是45岁退休,周游列国演讲。当被记者问及“45岁就在眼前,富兴怎么办”时,他笑了:“企业最重要是形成健康良性成长的机制,这是成为伟大企业的关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