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内生性矛盾导致欧元衰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2日 17:26  《当代金融家》

  Inner contradiction causes euro on the wane

  文 / 董玉华

  欧元区固有的体制弊端给我们的启迪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是难以长久和持续的。通过改善经济结构,缩小货币区国家的经济差距,采取诱发性的制度变迁才能真正达到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

  对于在欧共体设立单一的货币,欧洲国家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自1991年2月9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城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1999年2月1日开始,在欧共体内实行“单一货币”。

  作为推动欧元成为单一货币的核心国家,德国一向以严格的财政纪律和坚挺的货币马克著称于世。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高通货率几乎毁掉德国经济,促使其意识到保持通货稳定的重要性,为防止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欧共体南部国家利用欧元区机制享受低利率、低通胀等好处,同时又不约束其固有的问题而“搭便车”,便推出了欧洲货币汇率机制(ERM),使得各国实行固定汇率,规定其汇率的波动幅度区间为上下2.25%,意大利为上下6%,这样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失去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且设立了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稳定和增长公约》(SGP)规定了加入ERM的约束条件为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超过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的硬性要求。然而,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实际上根本上做不到,就连财政状况相对较好的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在2009财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分别高达5.5%和8.2%,远超《稳定与增长条约》规定的3%的上限。由此可知,3%的限制是一相情愿,根本不现实。

  单一货币的悖论

  欧元区在体制上明显存在悖论:按照ERM和SGP的规定,各国要紧缩财政开支,实现财政赤字低于3%、公共债务低于60%的标准。实际上,希腊在2001年加入欧元区时,公共债务已超过100%,是通过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隐藏的。而按照ERM和SGP的要求,加入欧元区,实际上又起到相反的作用。以希腊为例,加入欧元区对希腊是一种恩惠,因为欧洲债券市场不再担心高通胀率和货币贬值,可以以低利率进行再融资滚动还债,在1995年后的10年,希腊的净利息成本下降到6.5%。且在信贷扩张时期对违约风险的低估使希腊很容易获得长期的借款,低利率刺激了希腊的消费支出。事实上,希腊是依靠借债来维持其消费支出的。由于高赤字,希腊政府一直以来紧缩开支,但加入欧元区后可以很容易以低利率借债,因为投资者认为即使出了问题,也有整个欧元区国家集体隐性担保还债。这样就使其失去了财政理性,财政赤字大幅增加,2009年希腊政府的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2.7%,公共债务所占比例达94.6%,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10年到2011年将分别达到113%和138%。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入欧元区害了希腊,导致其发生债务危机。所以,这是体制固有的内在矛盾的体现,反映了单一货币的悖论。

  解决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必须改革原来的体制弊端。仅依靠统一的货币政策远远不够,实行财政联盟或统一的财政政策,双管齐下显然是必须的,因为财权涉及一个国家的主权,这就需要推进政治一体化。

  美元与欧元最大的区别是,欧元区各国在财政政策上不一致,而美国财政部能统一制定财政政策。只有管住各国财政开支,才能保住欧元的稳定。欧元区失去了独立的货币独立性,不可能像美国、日本等通过印钞票来作为解决赤字的手段之一。印钞的铸币税和隐性税减少增加了政府收入,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加入ERM还不能通过货币汇率政策,如贬值,来解决经常项目的赤字问题。

  强制性制度变迁难以持久

  怎样解决财政政策不协调的问题呢?

  可行的思路有几个:欧元区存在南欧和北欧的经济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么统一为一个国家;要么推出新的政策工具,比如最近广泛关注的建立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的欧洲货币基金(EMF);要么建立欧元区退出机制,如对于债务严重的希腊等国家强制退出欧元区。但要使欧元区成为统一的国家,实际上是天方夜谭,由于历史的积怨不可能实现,只有在建立EMF和建立退出机制上着手。按照规定,欧元区国家不能相互救援,通过欧洲货币基金则可以解决问题。退出机制可以实行欧元区的动态机制,也可以给仅仅是“搭便车”而不遵守纪律约束的国家以强制退出的惩罚。欧元区国家对希腊的救援实际上具有道德风险,开了这个救援先例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寄希望于削减开支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实行紧缩的政策会打击经济的增长。况且,实行紧缩政策没有货币和汇率政策的配合也难以奏效。

  尽管欧元区的建立曾经被视为区域一体化成功的范例,但其体制固有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有着内生性的矛盾。采取技术手段达到ERM和SGP规定的条件,在某种意义上是自欺欺人。因为,一些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高通胀率、高失业率、高经常项目赤字、高外债、高财政赤字一直是希腊经济肌体的毒瘤。这些问题并没有因为加入欧元区而得到改善。经济政策的协调,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协调,更是非常困难的,经济一体化没有政治一体化相配合,注定了欧元的命运有可能走向衰弱,甚至是崩溃,特别是在国际热钱如对冲基金做空欧元的冲击下,必然对欧元的前途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然,由于欧元区的GDP总值超过14万亿美元,热钱的影响也不能被高估,但欧元对美元的价格必然受到冲击。有观点认为,达到1美元兑1欧元的水平,也许有些悲观,但客观上,欧元对美元贬值的幅度超过10%,从去年12月的1欧元兑1.51美元下降到近期的1.35美元左右。欧元的贬值有利于保持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这无疑是美国的愿望。本来美国是负债累累的国家,投资者对欧元的兴趣加强了欧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有利于改变一种货币独大的不合理格局,但欧洲国家如果不从经济结构层次上解决问题,解决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则使欧元与美元平分秋色的愿望或许成为泡影。

  欧元区固有的体制弊端给我们的启迪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是难以长久和持续的。通过改善经济结构,缩小货币区国家的经济差距,采取诱发性的制度变迁才能真正达到货币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由此想到亚洲货币一体化、拉美货币和贸易一体化等设想,必须分步实施,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可以先和东盟国家进行货币合作,设立东盟外汇储备基金等,待缩小国家和地区经济差距后,自然进化到亚元区的建立。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副行长)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