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破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2日 17:26  《当代金融家》

  American inancial reform bill is outside of their shells

  文 /本刊记者 丁山丁

  政客、高管、学者都可能说假话,但市场总是对的,就在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的当天,高盛损失5.5亿美元与美国证监会达成和解,但高盛股票盘后却大涨近5%。

  2010年7月15日,美国参议院以60票比39票通过了长达2315页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及消费者保护法案》(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10),这份法案在一周后送到奥巴马总统的桌面上并被签署生效。

  3年前,华尔街把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到崩溃的边缘,如何让银行的风险变小,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成了新法案最主要的内容。

  新法案要求贷款机构在同意提供抵押贷款之前,要全面记录借款人的收入。从官方的角度来说,这可以杜绝“谎言借贷”。新法案重新寻求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之间建立起一道墙,以阻止利益冲突。新法案要求银行提高海外资产的现金储备比率。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为避免纳税人支付救援金,让更多失败的金融企业通过破产解决问题。金融衍生品、对冲基金和评级公司将会接受更加严厉的监管。企业为其产品或服务选择评级公司进行评级的自由将会受到限制。

  奥巴马总统谈到,法案是要确保纳税人再也不用去为挽救那些“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埋单。对大金融机构倒闭的恐惧也将不能再左右联邦监管政策。“由于金融改革法案,美国人民再也不用为华尔街的错误埋单了”,奥巴马总统掷地有声。

  驴象打平

  美国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都有着民主党和共和党所代表的左派、右派势力的博弈与角力。奥巴马上任伊始,共和党在安全问题中占得优势,但随后奥巴马所代表的民主党在医改和这次金融改革中取得了优势。这项法案在众议院进行投票时,几乎所有的共和党人以及19名民主党人都投下了否决票。虽然全球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法案,但美国的选民却根本不熟悉它。根据益普索(Ipsos)公共事务在线调查,38%的美国民众从来没有听说过金融改革法案,33%的民众只是听说过但不知道法案里面的任何内容,还有18%的民众说他们只晓得一点点儿。

  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众对金融法案漠不关心也是因为这次金融法案几乎是空中楼阁式的改革,一般人很难感受到改革的好处,甚至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受到因为改革所追求的低风险而带来的在信用卡支付、房贷等诸多方面的不便,乃至于费用的提升。

  法案有关普通消费者的部分,要求私人学生贷款会由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进行监管;新的抵押贷款规则会劝阻贷款人把钱借给那些无法负担贷款的人,这样在房产泡沫出现之前就能停止对弱者的捕杀;所有的账户都会被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永久保险25万美元,此外消费者有权获得一个免费信用分数;美国证监会可以决定让经纪人履行与金融咨询师相同的信托责任。

  除了所有账户都会被FDIC永久保险25万美元外,其他针对消费者的项目还是以监管限制为主。

  奥巴马在医改和金融改革法案上获得胜利,但并不意味着奥巴马在下届选举中可以获得连任,9.5%的失业率仍是悬在奥巴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当美国民众重新找到工作,失业率开始下降,奥巴马才能真正重新得回人望。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的CEO塞登博格(Ivan Seidenberg)直批奥巴马让美国社会变得“越来越不适于投资和创造就业,官僚体系到达美国人生活每一个部分,也让企业变得越来越难以得到资本开展新的业务”。《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对此亦写道,史学家回眸这段历史,会惊异地发现一个如此厌恶官僚的国家居然制造出了如此多的官职。

  大输家的挣扎与求生

  许多财经媒体都不能明确地预言这次金融改革法案到底谁是大赢家,但大输家一致指向了华尔街的银行。

  当然,资本是逐利的,当美国和英国等老牌金融发达国家开始铁腕监管时,华尔街的大银行可能将目光移向海外市场。但在这之前,它们会把账先算清,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警告说,金融改革法案将会使其每年损失43亿美元的收入,以及一次性约70亿100亿美元的花费。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和花旗银行(Citigroup)虽然仍在沉默,但细心的分析师仍能听出它们齿间发出的“嘶嘶”声。

  随着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冠以各种头衔的经济学家为华尔街的游说也看似失败了。《财富》杂志记者海迪·摩尔敏锐地抓到了这种情绪,她写道,“这法案里面很难找到一个经济学家”,因为法案摒弃了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声称,金融改革已经失败。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则称,法案没有基于对金融危机进行严肃的分析。

  输家也会集中在债券市场之中,新法第一个“受害者”来自福特汽车。福特汽车取消了新的发贷计划,也是首只受到金融改革法案影响的债券。福特之所以取消发行车贷打包债券,是因为它不能采用评级机构提供的文件,现在对于这些债券要求评级已经成为了一个法律要求。当评级机构给债券不现实的高评级时,新法案让投资者能够更容易起诉评级机构。由此世界三大评级机构都已经决定不再让债券发行者在它们公开销售的产品文件中列出评级。这对日后的影响而言,新法将会令与信用卡、抵押物贷款和汽车贷款相关的市场交易清淡。

  三大评级机构虽然没有遇上它们所预测的最糟糕情况—政府的新法案完全废除评级行业,但新法案确实把评级机构暴露在更严厉的法律监管之中。在半年的宽限期,三大评级机构如果不能在市场与法律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分追求回避责任而减少公开评级,同样也会捧着金饭碗饿死在华尔街上。

  大赢家的责任与野心

  美国证监会无疑是受金融改革影响最大的政府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说,证监会是这次金融改革法案的大赢家。

  美国证监会因管理金融领域而被新法要求出台95项新监管措施并被指定去完成17项一次性研究以及5项新的正在进行的报告。证监会还要为新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服务,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主要是在全部金融系统中找出潜在的风险。它必须写出规章去监督千亿美元量级的涉及股票和债券的衍生品市场。它将开始检验对冲基金和私募企业的操作,收紧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察。它还要研究卖空行为,以及经纪人业务和投资企业是不是要提高从业标准。

  就新改革法的影响而言,也许只有美国储蓄管理局能与证监会相比。但相比于扛下如此之多新责任的证监会而言,监管房贷的美国储蓄管理局则被废止了。

  实际上,证监会要出台的监管意见可能要比许多机构观察家所预期要强硬的多。受过伤害的人报复起来才更狠。证监会是美国国会、华尔街以及各方批评的焦点,盖因其此前在监管方面的失败,从对投行的监管不利到几乎去配合麦道夫完成庞氏骗局。一位证券律师说:“有个时间点,证监会看起来不那么妙,人们都在问,‘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新的部门’。但在夏皮罗的领导下,证监会这条大船走对了方向,在国会面前也提升了自己的形象,所以它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新责任。”

  其实,在法案出台前,证监会已经有了许多新的任务。它正在完善并完成20项新的监管,从基金市场到高速电子交易。证监会也展开了不计其数的有关金融危机的调查,并在执法和检查系统完成了许多内部改革。由于证监会需要承担这些繁重的新任务,夏皮罗坦言,证监会必须要新招募800名员工。法案要求证监会发布大量新的规章制度,创建5个新部门,承担大量的研究工作,而且许多工作要在一年内完成,但这些规章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不可小视,这些规章会因内容多、时间紧,给规章的制定流程带来后勤上的挑战,同时需要承受非常大的劳动强度。一些新规章的条款可以由证监会自己完成,另一些则可能要与其他部门协同,比如证监会必须与期货交易委员会一起工作,制定关于衍生品方面的规章。同样,证监会必须和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一起制定银行向二级市场发行股票的规定。

  虽然新法让证监会承担起很多新的责任,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让证监会履行责任变得更加容易。其中之一就是给予证监会在一些有争议的条文制定方面以明确的支持。

  举例来说,证监会已经提案,让股东能够更容易地集中起来提名董事加入公司董事会。但商业得利者大多反对“代理进入”这种形式,还威胁说,如果证监会要执行这个规章就要起诉。现在,法案明确了证监会有权制定规章,让股东获得那些权益,也让那些商业得利者的法律威胁化为无形。

  新法案也给了证监会执法部门新的权力,可以在公司和个人违反金融道德时进行调查并起诉。这也让证监会能更容易地进行诉讼和传唤。证监会也将会有新权限去报偿那些对案件提供重要线索的线人。

  新法也给了证监会足够多的支持,虽然不像证监会要求的那么多。在未来5年内,新法案将会把证监会的经费翻番,也将建立一个储备基金保证证监会能够支付长期花费。

  杂音缭绕

  针对这项法案,美国内部的批评首先指向由政府资助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由国会金融危机质询委员会(Financial Crisis Inquiry Commission)和其他机构所进行的新调查显示,“两房”是造成次级债过度膨胀扩张进而引爆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根据国际交换和衍生品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iatives Association)的研究,金融衍生品的新担保要求会让美国的企业失去1000亿美元的资本和债务。《华尔街日报》也提到,这些花费可能不仅仅会冲击大银行的经营,采用金融衍生品去对冲谷物和油料价格风险的美国农民也会受到伤害。

  被广泛褒赏的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也不是完美到无懈可击,它可能会让许多无关商业放贷的零售业者诸如一些提供预约购买计划的小商户受到打击,漫长的官僚程序会让它们无法开展自己的计划,但一些受到杜尔宾修正案(Durbin amendment)保护的超大的零售商却根本不受影响。养肥了零售业大亨自然意味着消费者要支付更高的费用。

  以惠誉(Fitch)为代表的评级机构也在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新的法案提升了监管的力度,让评级机构给出更高的透明性和可控性,惠誉也承诺及时有效地履行新法案的所有条款。但新的监管条文让评级机构不能出现在公司报告的扉页上,只能代之以“专家”视点。更为麻烦的是,改革法案要求证监会去除评级机构可以让被评级公司提供非公开材料的特权。对此,惠誉坦言,惠誉尽最大的可能会通过合适的机制与债券发行机构的人一起合作,让惠誉可以继续得到一些保密的信息作为评级的一部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罗伯特·雷奇(Robert Reich)教授对金融改革的分析更是一针见血。他说:“许多媒体报道这次的金融改革堪比大萧条时期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但真实情况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山一样高的文件带来的可能只是微小的变化。这次的法案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金融巨头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能量。法案没有限制它们的规模;法案没有重新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中拆分普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条款;法案也没有要求金融系统的交易员和顶级管理者的薪酬与银行长期表现挂钩。换句话说,这次的金融改革根本没有涉及根本。法案中充满着告诫性的话语,但在细节上却脆弱不堪。所谓的沃尔克法则(Volcker Rule)也几乎被清洗殆尽。布兰切·林肯(Blanche Lincoln)关于金融衍生品要在未被资助的独立的实体进行交易的提案也被删减修改,定制的衍生品仍可以保持在地下交易。美联储自己的消费部在上次危机中没有尽到帮助消费者的职责,这次以消费者保护局的牌匾入住美联储大楼会有大的成效吗?”

  历史告诉我们,让政府去监管大银行即不行也不会,监管方没有资源也没有知识。3040岁的监管人员只能拿到那些银行律师薪水的很小很小一部分,他们离开政府之后,可以在华尔街上那些曾经监管过的银行得到高薪工作,这种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就算真抓到大银行的“痛脚”,他们也可以借助律师和会计师与政府部门兜圈子。

  只要华尔街的结构不发生根本性改变,只要大银行还保持巨大的身躯,甚至变得更大,并被允许为了利益发明利用新的金融工具去拿别人的钱来赌,那么它们仍将“大而不倒”,并因同时拥有政治能量而无法控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