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G:被改变的版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 14:07  《商务周刊》杂志

  一半是失望,一半是希望。或者,一边失望,一边希望。

  从2009年1月工信部发放3G牌照迄今,中国3G市场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但让我们心潮澎湃的是,3G以及因3G而日新月异的社交、视频、网络电话和移动设备,共同加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巨头们的“花园围墙”开始层层坍塌,一些“铁板钉钉的成功”正在或必将被颠覆。3G时代对于应用创新的强调,意味着巨头们不可能包揽一切,必须给他们的联盟者留出更多生存空间——也就意味着给未来留出更多的新增价值可能性。

  旧世界离我们而去,3G打开的新世界里,“鲨鱼”与“鲶鱼”共存,“长尾”的效应被无限放大。我们正身处动荡和变化的早期阶段,至今还没有哪家公司像前一个周期的IBM、微软或Google那样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更快的处理能力、更好的用户界面、更小的外观、更低的价格以及更广泛的服务中获益。而只有那些触角敏锐、反应快捷的市场巨头和创业者,才有可能成为笑到最后的“杀破狼星”

  主笔  张娅

  记者  吴丽

  今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一个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技术——3G上。去年的5月17日,中国联通的WCDMA业务开始试商用,标志着三大运营商的3G业务全部投入运营。迄今整整一年时间,现实还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

  年初,业内普遍预期今年中国3G用户规模将达到6000万—8000万,更有媒体报道称有运营商内部的预测数据为上亿用户。但根据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底,中国联通(600050,SH)的3G用户数为652.8万,中国移动(00941,HK)为932万,中国电信(00728,HK)未公布5月底的具体3G用户数,但4月底这一数字为605万。显然,中国3G用户数不仅远低于预期,距离年初八部委提出的到2011年达到1.5亿户的目标更是长路漫漫。

  德勤中国电信行业服务部门副总监胡卫红认为,目前中国3G市场的发展困境与2003年的欧洲相似。尽管2001年最早开通3G业务的日本运营商发展迅速,但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开始部署3G网络的韩国和欧洲运营商一直步履艰难。直至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全球3G用户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业内预期很乐观,但广大用户反应平淡。其中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从2G到3G的发展并不像当初无线电话取代固定电话那样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而是原有技术的延伸和扩展。”她说。

  与自下而上的技术革命势不可挡相比,从2G到3G的转型,更多属于运营商的主动跨越,因此,这种跨越所造就的应用市场,更多要依赖于产业链各方对消费者的诱发式引导。与2G相比,3G的最大优势是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但这绝非仅是锦上添花,因为它意味着3G打破了诸多产业界限,比如手机与PC、IT与金融、电信与互联网。而过去数十年里,这些领域早已巨头林立。

  由3G打开的新世界,让传统巨头们的“花园围墙”开始层层坍塌,一些“铁板钉钉的成功”正在或必将被颠覆。一方面,2G时代习惯盘踞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电信运营商已经无法完全掌控产业的走向;另一方面,用户需求的广泛和分散,放大了一个已经存在10多年的趋势,即创新服务提供商将会从中受益,而动作缓慢的公司则会逐渐被边缘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对3G依然可以充满期待。“我们并不仅把3G看作是一个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更把它看成一个让中国快速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移动商务服务商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岩表示,“技术提高对社会需求的拉动和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都会产生重大作用。3G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它对将来社会的改变和冲击毋庸置疑。”

  思维转变

  在2009年的3G元年,业界已经经历过冰火两重天。2009年1月7日,工信部为三家运营商发放3G牌照。但来自贝叶思咨询公司的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上半年,虽然已经有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两家运营商开通了3G业务,但半年下来国内3G用户整体数量也只有159.5万,远远不及业内预期,中国移动也随即调整了其年度3G用户发展目标。到2009年底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3G用户超过1500万户,人们才多少松了半口气——不过也只是半口气而已。

  按照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的预计,牌照发放后的两年半到三年内,三家运营商将对3G工程投入4500亿元人民币,每家运营商计划发展用户最少5000万户,争取8000万户,总计可以达到2.4亿户。但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尽管2009年3G带动直接消费364亿元,其中终端消费高达297亿元,业务消费仅为67亿元。也就是说,国内3G用户中有相当比例使用的仍是2G功能。有媒体指出,三大运营商通过初期的关系营销、全员营销,使很多用户“被3G”,但这部分用户的活跃度低,“无通话、无流量、无开机”的“三无用户”所占比例不小。

  阻碍3G发展的两只最大拦路虎是资费和终端。人民网通信频道最新公布的3G调查显示,在阻碍3G普及的若干因素中,认为“3G资费过高,普通消费者承担不起”、“3G终端不丰富,影响用户多样化选择”和“3G功能宣传过于浮夸,应用体验较差”的消费者高达80.21%、74.77%和32.06%,位居所有因素的前三位。

  客观上讲,2009年在业界眼中被定位为布网之年,三大运营商共完成3G网络建设直接投资1609亿元,开创了全球电信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新纪录。注意力有所分散的运营商为了“规模”与“利润”的双赢,在3G启动初期选择的是以高端用户为争夺焦点。这也直接导致了资费的居高不下。

  目前,依靠中国电信原有固话建设的CDMA2000的覆盖最为广泛,涉及全国342个地级城市、2055个县和6000多个乡镇,而中国联通WCDMA的覆盖城市为335个,中国移动TD-SCDMA为238个。随着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已经表现出在2010年将3G进一步推向主流市场的意向。5月初,中国联通调低3G套餐资费,将销售策略从原有的高端策略向全民策略转移。几乎同时,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推出3G手机话费礼包最低赠送1200元话费的促销活动。该举表明中国电信正将CDMA业务发展重点由整体用户数转向3G用户数,而3G发展重心又由上网卡用户转向3G手机用户。

  根据中国移动的四期建网规划,到2010年底,TD网络将覆盖全国330个城市,整体基站建设达20多万个。但有“TD之父”之称的大唐移动高级技术顾问李世鹤还是认为,中移动的网络建设和扩容进度过于缓慢,“如果一张通信网络的覆盖率不够,就无法显示出优点。这也是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上升缓慢的原因所在”。

  根据当初确定的3G频谱资源分配,中国移动拿到了155兆的频谱,而联通只有20兆,因此联通的网络扩容余地远小于中国移动。在李世鹤看来,中国移动扩容后的效益要在三年后才能显现。“中移动提出要打败WCDMA,创造一个奇迹,这完全可能。”他说,“哪条路都能跑车,关键是你把路修多宽,路窄车当然跑不快。”

  尽管如此,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背靠成熟的3G产业链相比,终端和应用一直是中国移动推进TD运营的阻碍。前大唐移动战略投融资总监、目前在深银信投资集团担任投资总监的刘国毅认为,WCDMA和CDMA2000在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的主导下,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确立了明确的游戏规则,解决了产业链各环节在投入时的后顾之忧。而TD-SCDMA目前依然处于混沌状态。“在这个产业面向客户的应用环节,规则还有待明朗,成功的模式还有待出现,因此企业很难进行风险判断和投资决策,怎么会愿意大力投资?”他感慨道。

  实际上,在3G元年的最初几个月里,背负着多次“狼来了”阴影的终端厂商均持观望态度。比如天宇朗通、联想移动等现在市场上的活跃厂商,尽管当时在2G和3G上都各有所部署,但仍把重点放在2G上;早已经提出互联网战略的诺基亚在2009年10月份才推出第一款TD手机。直到3G真正成为大势所趋,当初的保守派们才演变现在的激进派——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市场,都宣称同时支持三大运营商的三大标准,

  为了帮助产业链上最薄弱的终端尽快成熟,2009年中国移动宣布投入6亿元建立TD终端专项激励基金,与9个手机厂商和3个芯片厂商签署了合作协议。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三大3G制式终端的入网机型累计已达586款,其中WCDMA终端178款,TD-SCDMA终端242款,EV-DO终端166款,终端类型包括了手机、上网卡、电子阅读器、上网本等多个种类。但目前发展TD的主力大多还是国内厂商,在资金实力、技术积累和问题解决方面依然与国际大厂商有明显差距。

  三分天下

  在某种程度上,2G时代遥遥领先于其他两家运营商的中国移动是被中国自主标准TD束缚住了手脚。这也使它成为3G时代“围墙花园”首先遭到攻击的巨头。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态势:截止5月底,中国移动在手机用户数上依然以71.5%的比例独占鳌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所占比例分别为9.3%和19.2%;但今年一季度,三大运营商在3G用户数上所占份额分别为42.5%、30.8%和26.7%,差距大大缩小。与2G时代一家独大不同,在3G时代,三方均势显然还要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移动负责人承认:“中国电信CDMA2000和中国联通WCDMA的产业链都相对成熟,因此我们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让用户使用TD感觉不比其他两家的差。”

  为推动TD-SCDMA手机的普及,中国移动采取了“三不三新三融合”的举措。“三不”即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以方便客户使用TD;“三新”即新机制、新标准、新测量,旨在提升2G和3G的切换效率,使得客户在使用TD时可以很方便地切换到2G,使用2G时候又可以很方便地切换到TD;“三融合”则是指2G和3G在网络、业务和应用三方面的全面融合。

  刘国毅认为,在2G时代,中国移动的网络最为成熟。中国移动提出融合组网的初衷是为了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同时把在2G时代的网络和运营优势快速的复制到TD上。“但中国移动要从网络架构上实现2G和3G的融合并不容易。”他说,“TD和GSM可以共用一些设备,比如传输网络、机房站址、天线挂载的铁塔等,但无法共用接入网,两种技术的基站控制器和基站也完全不同。”

  在5月17日新浪网发布的“3G推出一周年网民使用调查报告”中,对于三大运营商推出的3G品牌,中国电信“天翼”以36%的支持率居首,中国联通“沃”的支持率为34%,中国移动“G3”支持率最低,只有30%。这与8个月前新浪网的第一次3G调查结果有了显著变化,当时,网友认为最好的3G运营商为中国移动,比例占65.3%。

  围绕着“天翼”品牌,中国电信将3G业务纳入全业务经营,在固话、宽带、移动电话捆绑营销上走在三大运营商的前面。2009年,中国电信的新增移动用户超过2500万,远远领先于其他两大竞争对手。

  上述中国移动负责人认为,中国电信的硬件条件最好,“中国移动没有固定业务,而从固定业务转移动业务很容易,从移动业务转固定业务很难”。但他强调,硬件第一并不代表市场第一,“毕竟中国电信的市场经验不如其他两家运营商”。

  在该人士看来,中国电信目前是在用做SP业务的思路做3G,“虽然中国电信提出了互联网手机的概念,但他们暂时还没有考虑得特别充分,甚至还没有弄懂什么叫互联网手机”。

  尽管是最后一家将3G投入商用的运营商,但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WCDMA使得中国联通充分发挥了“鲶鱼效应”。易观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联通WCDMA手机销量占整个3G市场近一半的份额。作为“第一家吃苹果的运营商”,在今年5月另一旗舰级3G机型联想乐Phone推出时,中国联通调整了3G资费政策和iPhone销售政策,当月即新增3G用户102.3万户,首次单月突破100万户。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公司要争取三年后令3G业务占中国移动通讯市场约20%的份额。但安信证券分析师黄文戈认为:“真正影响联通价值的,不是简单的新增3G用户数,而是联通凭借WCDMA的优势在不能携号转网的情形下究竟能从移动抢到多少中高端用户,尤其是高端。”

  胡卫红表示,在3G起步阶段,三家运营商的机会其实不相上下。中国联通分到的WCDMA技术虽然最成熟,但原有客户群体有限,对通讯产业链的打造也有滞后的地方,实力并没有完全凸显;中国移动的TD产业链虽然不成熟,但公司资金实力雄厚,旧有客户群体大,管理也比较成熟,在硬件方面走得更快;中国电信虽然是老牌运营商,但主要实力集中在固定业务领域,移动业务比较弱。

  “在产业链打造方面,三家运营商目前都处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阶段。大家共同的战略是,在每一轮竞争中都不要落后,不管是否有明确的业务模式,都要给客户一个直观感受,即竞争对手有的自己也有。”胡卫红说,“中国3G用户现在还很难衡量出哪家的服务最好,有了用户,他们才可能有机会发掘更多的利润空间。”

  诸神之战

  由于运营商们几乎“神”一般的存在,过去几年,每当谈及3G时代产业链变化时,人们通常认为将进入电信运营商强者恒强的时代。也就是说,在3G时代,运营商将全面整合手机终端和各种应用,直接面向消费者。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跨产业的延伸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尽管这些不同领域的巨头们大部分是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周期而布局,但根据国际经验看,3G作为移动互联网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打破运营商的强势地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揭开帷幕的大背景下,3G的竞争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诸神之战。

  以运营商大力推动的移动支付为例,今年3月10日,中国移动宣布将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广东移动,以398亿元认购浦发银行((600000,SH)20%的股权,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明确表示,入股浦发银行主要为中移动在国内开展手机支付业务“打基础”。 6月19日,中国联通也联手中国银联和交通银行(601328.SH),在上海推出以手机SIM卡实现银行支付功能的太平洋联通联名IC借记卡。但在此之前,中国移动暂停2009年主推的RF-SIM(2.4GHz)手机支付标准,转而主推中国银联主导的SIM-PASS(13.56MHz)标准的消息早已不是行业秘密。

  德勤中国电信行业服务全国领导合伙人赵善强认为,在手机支付中,电信是最重要的平台,但还涉及银行原有的平台,以及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各方肯定都想主导,但三方各有各的优势,只可能在某一个具体业务项目由关系最近的一方暂时主导。他说:“在跨产业的延伸中,合作是永远的话题,而且合作的力量此消彼长,是一个相互管理和制约的过程。”

  “产业界限被打破之后,大家变得唇齿相依。”赵善强说,“市场机会开放给了更多公司,只要寻找到支点,谁都有可能变成3G时代的大赢家。”

  要列出可能的赢家,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苹果。iPhone/iTouch/iPad加iTunes 的产业生态系统,已经使这家公司不管是在3G时代还是在未来的移动互联时代,都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也成为苹果挑战中国电信运营商垄断地位的最大资本。

  在与中国移动的“强强联手”谈判破裂之后,2009年10月,3G版iPhone通过中国联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双方未公布合作细节,但有知情人士透露,联通虽未采用苹果惯常的分成模式,却完全放弃了“APP Store”的产品定价权和销售权。联通看重的自然是明星终端带来的驱动效应。在全面商用落后另两家运营商大半年的情况下,2009年11月,中国联通3G用户净增80.1万户,首次超过2G用户的增长量,并且12月份3G用户增长继续超过2G。在今年6月23日智能手机新战略发布会上,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李刚公开承认:“在2G时代,是运营商控制用户,现在这个时代也过去了,这个开放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苹果公司“APP Store”模式影响下,三大运营商都分别推出了软件商店,即中国移动的“Mobile Market(MM)”、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和中国联通的“玩家营”。上线的第一天,王建宙就强调,“MM”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而且不仅对SP厂商和CP厂商开放,还对个人开发者开放。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在此之前,SP或者CP要想与中移动的移动梦网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是注册资金超过了2000万元的企业用户,而一切游戏规则均由运营商制定。

  当互联网的公平、开放被移植到3G时代的时候,运营商也学会了一边加固围墙的基石,一边降低围墙的高度。

  目前,中国联通正在就引入iPhone 4与苹果展开洽谈。5月份时,联通还与联想移动联手推出了另一款3G旗舰机型乐Phone。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则与iPhone的竞争对手黑莓(blackberry)手机展开了合作。

  如果说这些竞争对手与苹果尚不处于同个重量级的话,后来居上的Google则是苹果公司旗鼓相当的对手。Gartner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iPhone的全球占有率提升到了14.4%,取代Windows Mobile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操作系统的第三位。但从2008年到2009年, Google Android系统的全球份额从0.5%飞升至3.9%。此外,在年初的CES大会上,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本、电子书、MID设备大量涌现,相关产品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上市。在中国市场,与苹果的谈判破裂之后,中国移动开始联合部分厂商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Android操作系统即OMS(Open Mobile System),进而生产出系列OPhone手机。此外,Google的开放手机联盟已经得到了包括华为、联想等众多本土品牌的积极响应。预计今年国内将上市的Android系统手机将会超过50款。

  “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苹果将在高端手机市场中稳居大哥大地位,但游戏并未就此结束。”摩根士丹利在《2009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指出,“因为运营商、手机制造商和软件提供商会全力对抗苹果在应用程序和产业生态系统的领导地位,特别是在非英语市场中。”

  当然,Google造成的威胁不仅仅作用于苹果公司。这两条过江龙又共同给传统巨头带来了危机,比如手机领域的诺基亚和芯片领域的英特尔。两大新贵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之时,2009年,诺基亚Symbian系统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52.4%下降至47.0%。在Andorid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的程序员成峰接受采访时表示,开发商们更愿意围绕苹果的iOS操作系统和Google Andorid进行开发。在他看来,Symbian之所以还能位列第三位,“这并不是因为平台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诺基亚所占市场份额比较大,不能忽视”。

  为了加固围墙,诺基亚选择了与敌人的敌人成为朋友。今年2月,诺基亚和英特尔共同宣布,将开发基于Linux的MeeGo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即诺基亚Maemo和英特尔Moblin的融合体。该系统首先会应用于诺基亚部分高端智能手机上,之后还有可能使用于诺基亚的上网本产品。而诺基亚原有的Symbian系统则将会和MeeGo共存,并且在年内还会进行一次重大的升级,以支持更加出色的触控操作体验。

  对于英特尔来说,向移动互联领域的拓展,或者更准确说是转型,既是攻坚战,也是防守战。首先,深受“摩尔极限”挑战的英特尔无法忽视由智能手机、上网本、电子阅读器等终端创造的数以10亿美元计的商机。但出于成本和能耗的考虑,大量厂商更愿意生产基于Android系统或ARM架构的硬件设备(参见本期文章《ARM与英特尔:蚂蚁也能绊倒大象》),这无疑极大影响到了英特尔进军移动互联网设备芯片市场的计划。另一方面,苹果正在通过iPad向PC阵营渗透,英特尔不得不以进攻作为最好的防守策略。

  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兆柱表示,MeeGo将成为一个跨平台的智能操作系统。他说:“基于3C融合的趋势,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以嵌入各种软件的平台,形成一种规范。” 

  但是,“诺基亚+英特尔”的模式会复制之前Win-Tel的成功,超越苹果或者Google的先发优势吗?从现在来看,我们更倾向于否定的答案。但这至少证明了在借助3G高速发展为拐点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开端,传统巨头的“花园围墙”也同样在被拆除。

  新的赢家

  具有创造性破坏性质的技术周期变化,之所以总是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原因不仅在于巨头们的起起落落。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伴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也意味着将产生一些成功的新公司,比如大型机时代的IBM、个人电脑时代的微软。

  “历史经验表明,巨大的技术变革往往会带来市场传统巨头与创新者之间实力的扭转,并由此产生新的赢家和输家。”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们说,“同样,每个创新周期的赢家往往比上一个周期的赢家创造更大的市值。很多新公司成为大赢家,而很多往期的赢家则走上了下坡路。”

  随着3G普及率的提高,一些SNS网络,比如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开心网和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正在赢得越来越高的通信市场份额。而手机视频很可能会从台式机手中接过增长的接力棒,并刺激爆发式的移动数据使用的增长。在这领域,国内已经有优酷、土豆等多家视频网站加入战斗。

  但是,中国3G元年以来,无论是被寄予厚望的手机视频、手机音乐等个人应用,还是移动办公、视频监控等行业信息化应用,都未能再现2G时代短信业务那样的“金稻草”辉煌。在李世鹤看来,3G时代的厂商们很难找到杀手级应用。他解释到:“3G的应用太广泛了,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的事情都可以用上3G,因此很难出现一个一统天下的产品。”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2G时代依靠制定一款套餐就能发展大量客户的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3G营销的关键词变为小众、互动、开放、精确。赵善强认为,运营商打造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同时对参与进来的各方进行有效管理,是他们在3G时代最行之有效的模式。他说:“每一个不同的领域都有合作空间,每一个领域公司的背景和运用模式也都不一样,这就给很多小公司带来了机会。”

  新浪网的“3G推出一周年网民使用调查报告”还显示,在3G手机服务方面,44.2%的网友选择使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5.2%和22.0%,差距明显拉大。但58.8%的网友明确表示会因为3G标准的不同而转网,仅有19.6%的网友表示不会。因此,对运营商来说,无论积累了多大量的2G用户,在3G时代都不能掉以轻心,手机用户的黏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这也意味着,3G时代的产业链利润来源发生了偏移。“3G时代的最主要利润来源不是通信费,而是在上面跑的内容和服务。”李岩说,“在2G时代,语音通信是主要的应用,但未来的主要应用是移动数据通信,在这个过程中,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可能爆发出它的作用和影响力。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对产业链的影响都会出现相应的提升。”

  此外,一些过去位于产业链条最末端的环节也可能掌握更多话语权。来自国泰君安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由于未来手机定制模式将成为运营商发展3G业务的重要策略,零售终端在整个手机渠道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该报告认为:“3G时代,手机渠道的功能将由销售平台转换为综合服务平台,而这必须借助于零售终端这一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手机产业链各方纷纷向手机零售领域渗透,手机渠道重心不断向零售终端下移。”

  根据中国电信最新公布的计划,未来将大步加快3G渠道社会化的进程。在引进了苏宁、国美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主流零售商之后,到今年年底,中国电信在终端销售上的社会化比例将达到60%左右。中国移动目前采用的深度定制模式中,渠道商也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权,一款手机的生产规模以及营销策略,终端商和运营商都不能单独决定,必须要再加上渠道商,三方一起讨论决定。

  3G时代对于应用创新的强调,意味着巨头们不可能包揽一切,必须给他们的联盟者留出更多生存空间——也就意味着给未来留出更多的新增价值可能性。凭借Andorid系统的智能手机,诺基亚的老对手摩托罗拉咸鱼翻身,于去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在APP Store的光彩照耀下,方兴未艾的软件商店则正努力打造一个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与第三方的共赢模式。

  在赵善强看来,围绕着3G应用,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和设备商正呈现出三方博弈的状态。三方都有自己的3G规划,方向不同,而其他公司的规模很难跟这三方抗衡,更多的是跟着大方向走。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已经创新出了第一个大受追捧的成功商业模式,接下来,大家还在摸索更多的商业模式。他举例说,比如不通过软件下载分成,而是促使用户通过软件进行交易,在交易时抽取佣金,也是未来的一个可能发展趋势。

  但多位专家也强调, 尽管边界已被打破,但真正的新格局还没出现,整个3G产业尚处混沌状态。“比如微软推出的Windows和Office,在它们出现的年代都不算新东西,但之前的公司要么消亡了要么变小了,只有微软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跟技术含量、管理水平可能都没有关系。”赵善强说,“随着技术越来越先进,产业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肯定将产生巨大的格局变化,但这个大变化要在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见,机会、未知数和风险都很多。”

  (本刊记者冯禹丁对此文亦有贡献。)

  手机终端商:

  一边失望,一边希望

  对手机终端商而言,3G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革新,更是一次改变力量格局的机遇,但目前他们的话语权并不大

  从2009年发放牌照到推出品牌标志,再到一系列新式手机和新颖业务的陆续推出,2010年有关3G的话题,终于从持续多年的技术、标准口水战,演进到了实质上的经营白刃战。尤其是对手机终端商而言,3G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革新,更是一次改变力量格局的时机。

  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为5400万部,比去年同期的3590万部增长50%以上,已占据了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的18%。另一家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则预计,2010年中国3G手机出货量将达4297万部,较去年的720万部增长近5倍。

  于是,各手机厂商都铆足了劲,寄希望于3G来重新分割手机市场这块蛋糕。不过,一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三大运营商给这次重新洗牌增添了不少麻烦,手机终端商需要在和三大运营商的不断博弈中去寻找自我的空间。

  既定的游戏规则

  毋庸置疑,运营商是移动通信产业链上的主导者。不过这种主导地位在2G和3G时代大不相同。

  2G时代,由于主要运营的是基于普通网络的语音业务,整个业务市场被运营商所垄断,产业链上的其他各方话语权微弱。而3G应用最主要的特征是以数据业务为主打,以客户价值选择和传递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以合作作为业务提供的最重要形式,运营商大包大揽的市场格局因此“不得不”被彻底打破。

  在美国,苹果公司就以其iPhone手机强大的营销能力和品牌号召力,与运营商平起平坐的讨价还价。这显然是中国三大运营商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为了让3G终端深深打上自己的烙印,继续占据产业链的龙头地位,不至于使自己成为像苹果这样的公司的管道,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从一开始就在执行手机终端以运营商业务需求为导向的深度定制模式。

  中国移动一位负责增值业务的人士对《商务周刊》表示,2G时代终端的发展往往是被业务发展所推动的,包括彩屏、彩信等都是业务发展催生的产物;而3G时代如果还是依靠业务推动终端,必将阻碍运营商3G业务的发展,因此,通过终端手机定制来推动运营商的3G业务是必然的选择。在他看来,运营商将特色增值业务植入手机,有助于提高用户对业务的使用量,保证促进新业务的开展,提高APRU值(单位用户平均每月贡献的业务收入)。

  然而,对三大运营商推出的定制模式,手机终端商并不太认可。国内一家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对《商务周刊》抱怨说:“三大运营商所谓的功能定制,完全是按照运营商的网络需求叠加的一些用户根本不感兴趣的功能,漠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他表示,苹果iPhone的成功是个性化需求的成功,并非按照运营商的功能定制要求进行研发,而是由独立应用软件开发商甚至用户个人按需开发出极具应用和娱乐价值的功能软件,不同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偏好到软件商店去选择性下载。“定制无可厚非,但如果定制的主体是为了推动自身的业务,缺乏为客户需求开发的理念,那么3G在中国只会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最终以失败收场。”他说。

  不过,对于这一模式,也有一家手机厂商的相关负责人对《商务周刊》表示可以理解:“现在为什么要定制?因为我们还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模式。至于中国联通没有要求iPhone定制,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产品还不够好,所以你就必须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来玩。”

  而在摩托罗拉副总裁兼移动终端事业部亚洲产品管理总经理沈斌看来,定制的模式,是因为在这一特殊的竞争环境下,很多东西需要平衡,所以运营商需要介入手机中。

  除了缺乏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考虑,让手机终端商更无奈的是,他们必须在这场游戏中不断接受运营商更多的挑剔。

  在定制模式中,运营商主导终端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提出各种方面的要求,由终端厂商负责实现。运营商与厂商之间更像是雇佣关系,运营商自己定义终端规范及业务规划,终端使用自有品牌,自己制定并实施市场推广计划。在市场营销方面,运营商可以选择在自有营业厅或合作伙伴的渠道销售这种定制终端。由于完全定制,运营商可以在其价格策略上采取多种形式,如不同程度补贴购买新机、签不同入网协议赠送不同终端等。

  联想移动副总裁、OPhone项目研发负责人梁军曾经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坦承,在他们和中移动的合作中,中国移动相对强势些。比如联想移动O1手机的研发中,他就多次和中移动研究院进行沟通,并最终确定思路。“一旦中移动的策略发生变化,你就得跟着它。”梁军说。

  天宇朗通的话语权可能就更弱一些了。天宇朗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基本上还谈不上博弈,因为他们(运营商)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目前还没有资格去和它讨价还价,未来也不见得有。”

  运营商希望通过定制模式能够自如的控制产业上下游,而对终端厂商来说,其品牌被进一步边缘化。因此在3G元年的最初几个月里,手机商更多是抱观望态度,“最初我们是很困惑的,不知道该和哪个运营商合作,怎么合作”。

  在观察等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各手机厂商逐渐摸透了游戏规则,也明白了3G已是大势所趋。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多普达就宣布不再推2G新品手机,全面转向3G手机。同一时间,宇龙酷派也将80%左右的研发精力投入3G市场。

  裂变

  尽管对手机厂商来说,能否在3G时代突围,现在来看还为时过早。不过针对3G的具体战略,各自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想法,努力争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占据有利的位置。

  天宇朗通以前是以销售来划分事业部的,在2009年春节前分别成立了针对三大运营商的三个不同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有自己的售后、研发、采购等。据天宇朗通负责人介绍,每个事业部员工的考核都是单独进行的,“因为运营商的需求比以前代理商的需求更专业、更高”。

  此外,目前在3G手机上出现的所有操作系统平台,天宇朗通也都进行了产品开发,比如Windows Mobile、Symbian等。据他介绍,针对Google Android平台的产品目前还没有出来,估计在8月份将会发布。

  上述天宇朗通负责人还坦承,Android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天宇朗通得重新学习。“通信行业的变化太快了,尤其是技术,很多都是颠覆性的。Windows Mobile天宇朗通花了几年的时间刚刚学好,现在就又推出了新的东西,压力实在不小。”他无奈地说,“倒不是说技术的东西我们学不好,而是现在操作平台太多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为了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用户,我们只好什么都做。”

  好在不断的增压之下,手机厂商开始根据运营商的格局和自身实力做出战略倾向,逐渐找准自己在3G时代的定位。

  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已经沉寂了很长时间,甚至让人们忘却了它曾经是昔日的手机霸主。自2006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3.3%之后,摩托罗拉在手机业务上就一直没能找到正确的方向。面对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摩托罗拉开始放下身段,全方位自救,3G无疑成为一根举足轻重的稻草。这家公司摆出了一副进攻者的架势。“中国的3G让我们很振奋,对摩托罗拉来讲,这是一个重生的机会。”沈斌说。

  据他介绍,摩托罗拉在战略方案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正在由一个硬件为主的公司转变为一个软硬件一体化的公司,从以语音业务为中心变为以移动互联网体验为中心。

  “专注以Android为平台的智能手机是我们一个明显的转向。”沈斌表示,Android平台有着高度的开放性,而且是基于互联网的基础来开发,因此是摩托罗拉接下来的重点。

  Android是Google于2007年11月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这次,摩托罗拉彻底将宝押在了Android 上。这是摩托罗拉联席首席执行官桑杰·贾上任后作出的决策。自2004年成功推出第一款超薄手机V3之后,摩托罗拉就把超薄当作发展的主线,推出一系列Razr超薄手机,以及与苹果一起开发音乐手机Rokr。然而乔布斯敏锐地看到了消费者对这款产品的厌恶,于是开始了iPhone的秘密开发,而时任CEO詹德却一意孤行,由于在触摸屏和智能手机潮流中反应迟缓,更新速度极慢,这家老牌手机巨头的市场份额不断下跌。

  2008年9月22日,运营商T-Mobile在纽约正式发布世界上第一款Android手机——T-Mobile G1,该手机为台湾宏达电代工制造。2009年9月初,摩托罗拉也发布了旗下首款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MOTO CLIQ。在沉寂许久后的这次押宝吸引了全球无数用户的目光。当年10月28日Google发布了Android 2.0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摩托罗拉和网络运营商Verizon又共同推出了首款采用Android 2.0的手机Droid。Droid一出世就引起了市场的火暴,摩托罗拉全面拥抱Android的战略获得了如释重负般的成功。

  随后,摩托罗拉毅然放弃了在多个手机操作系统上开发手机的做法,其中包括比较拿手的Symbian操作系统,目的就是集中精力开发Android平台的智能手机产品。2009年12月,摩托罗拉在中国发布了首款支持TD系统的Android智能手机。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推出了9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2010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交出了一份超出业界预期的财报,实现赢利6900万美元,而在此之前,摩托罗拉曾预计第一季度将出现亏损。这已经是摩托罗拉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赢利。

  不过摩托罗拉豪赌Android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今年1月5日,Google自有品牌手机Nexus One面市,这对于Android阵营的手机公司而言是个尴尬的消息。尽管在上市第一周,销量仅有2万部,远远低于Droid的25万部,但Google也没有花费太大的宣传费用,并且只是采用自己网站销售的模式。要知道,Droid上市前的预热和宣传营销费用就高达1亿美元。

  沈斌表示对此并不担心。“尽管这是个最充满竞争的市场,不过,摩托罗拉已经占领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他介绍,接下来摩托罗拉将与三大运营商共同推出几十款3G手机,其中除了Android系统的产品外,不排除再基于其他的平台,“但不会盲目地任何一个平台都做”。

  对于国产手机品牌联想移动来说,3G更是更上一层楼的良机。2008年1月,联想集团将一直亏损的手机业务以1亿美元出售给联想控股旗下的同胞兄弟弘毅投资,联想移动开始了独立化运营之路,同时也让出了蝉联多年的国产手机老大的座位。2008年12月易观国际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终端市场季度监测》显示,天宇朗通以8.1%的市场份额名列中国市场第四位,成为国产手机的新头羊。此后,联想移动总裁吕岩把联想移动重塑辉煌的希望寄托在3G的突破上。

  “在2G时代确确实实国产品牌在很多方面还是落后的,无论从产品的质量,还是从品牌的积累来讲。我们希望3G时代能够迎头赶上。”联想移动副总裁曾国章对《商务周刊》表示,“不是说3G一定能把国产品牌往前推,只是说给了这样的机会,因为网络的概念、应用的概念是全新的,大家在一条起跑线同时往前走。”

  在潜修一年多之后,根据赛诺的数据,2009年5月起,联想移动的销量和市场份额节节攀升,并且一举超过摩托罗拉,在国内手机市场排名第三。这是自2002年盛极而衰后,国产手机品牌取得的最好座次。

  联想移动在TD上的出手最大。无论是研发深度还是投入力度,其3G战略都主要围绕TD进行,可以说,TD是联想3G战略的核心。联想移动是TD产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也是联盟的终端组组长。除TD800和TD900手机之外,联想移动还推出了TD家庭电话、TD无线上网卡等产品,快速响应TD网络发展对终端的需求。 

  2009年年底,联想集团以2亿美元回购联想移动。很明显,联想是为了在移动领域大有作为。2010年年初,联想在第43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正式推出乐Phone,这是联想旗下首款移动互联网手机,旨在把互联网服务和手机终端进行结合,推动联想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转型。

  再次博弈

  终端商和运营商的“和平共处”的时间并不长。千元3G手机,又再一次激起了两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目前中国的3G用户数与2G用户数还相距甚远,并且仍有很多用户对3G概念和应用相当困惑。在工信部召开的2010年一季度通信业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该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表示,我国3G用户累计为1808万户。这个成绩并不理想,按照2009年预期,到2011年,3G用户应该发展到2.4亿户,但目前尚不到预期的1/10。另一个麻烦是,目前的大部分用户都是低端用户,对于智能手机还没有消费能力。因此,三大运营商开始将终端定制的重点集中在千元左右的中低价位3G手机上。

  今年年初,中国电信就提出将重点发展“中档价位3G手机”、“千元智能3G手机”,并计划引导产业链资源向700—2000元之间的中档价位手机倾斜,以补齐3G中低价位智能机型的短板。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移动。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移动在TD终端方面更需要增加的是中低价位手机,尤其是1000元以下的TD手机。”目前中国移动千元TD手机战略已进入实质阶段,算上赠送话费,TD手机最低的已不到400元了。主打高端定位的中国联通,也适时调整了其3G终端运营策略。据了解,中国联通今年将重点打造2000元以下的3G智能手机,主要分为800—1200元、1200—1600元等价位档。

  很显然,为增加用户绝对量,运营商开始有意识地转向中低端手机市场。然而,对运营商千元3G手机的倡议,终端厂商的兴致似乎并不高,要么是观望,要么是附和地推出一款象征性的千元手机,真正大张旗鼓来宣传的目前也只有联想移动等少数几家。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成本过高、利润太小。据业内人士透露,一款货真价实的千元3G手机,仅采购成本就在900元上下,这还不包括在研发、推广上的成本。千元的3G手机比很多2G手机还要便宜,手机厂商很难有动力去为此研发新品,投入精力。至于联想移动为何敢于冲在前面,曾国章表示,联想移动希望通过千元3G形成规模效应,实现薄利多销。

  但是由于运营商掌握着话语权,终端商这样的消极叫板也只是暂时的。6月23日,中国联通在京推出首批3G千元智能手机,就囊括了诺基亚、索爱、华为、天语等厂商的5款新品。沈斌表示,对于千元3G手机,摩托罗拉也是有计划的,目前正在推进之中。

  但这种妥协的后遗症不小。“现在运营商推出的很多款千元3G手机,在配置上并不达标,有的甚至是在原来非智能手机上进行的改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手机厂商对《商务周刊》说,现在运营商大力推行千元3G手机,无非就是一个噱头,“盲目鼓吹千元3G,并不利于中国3G的健康发展,一旦步入歧途,不满意的是消费者,受伤的则可能是运营商和手机厂商”。

  3G应用的未来王者

  2010世界杯悬念揭开,南非独特的“呜呜祖啦”在现场大发神威,场外球迷们的喜怒哀乐也有了新的发泄地。微博鼻祖“推特(twitter)”宣布,世界杯期间微博发布条数以每秒3283条创历史新高。国内的数据也显示,新浪世界杯微博每秒数峰值达1500条,腾讯微博在进球时每秒条数平均峰值更高达平时的12倍。

  作为最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网络社交服务,微博带领人们进入到一个更为自由开放、更加即时互动的世界,而3G时代的到来成为微博的助推器。来自贝叶思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3-5年,3G手机应用将会普及,随着资费的下调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将从近两年的市场培育期走向商业的春天。

  从微博到应用商店、电子商务、电子书,刚刚拉开帷幕的3G时代充满了无限可能。在《商务周刊》的采访中,所有的采访对象都给出了同一个观点——3G成功的关键在应用,而创新的核心是长尾化,各种应用“一个都不能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鱼吃慢鱼”的效应被无限放大。面向未来,我们虽然无章可依,却有迹可循。一些把人们的迫切需要与3G时代的便携性、移动性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升级结合得更为紧密的应用,正在受到消费者和运营商的热烈追捧。海量业务应用的增长则促使厂商开始构建一个更具针对性的基础架构。最终,一切的准备都指向移动互联的大场面。摩根士丹利认为,3G是移动互联网取得成功的关键,2010年将因用户普及率超过20%成为3G的“主流”拐点,具体而言,西欧和北美的拐点已经发生在2007年到2008年,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则将在2011年和2012年迎来拐点。

  不仅仅是手机

  尽管3G制式的终端已经发展出手机、上网卡、电子阅读器、智能本等多个种类,但智能手机无疑是3G元年的最大亮点。有预测认为,2010 年智能手机的发展将超越全球笔记本电脑和上网本市场,并在2012年超越整个PC王国。

  让智能手机从崛起、飞跃到井喷的原因在于它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除了可以承担桌面电脑的角色之外,智能手机目前还具备更多功能:首先是个人用品,即主要由一个用户使用,而且60%的用户随时随地带着它;其次是强大,2009年高端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相当于PC在2001年时的处理能力;第三是始终联网;第四是可以提供位置信息;第五是便于付款和认证。

  苹果iPhone和iTouch可以被看作个人联网产品的最好例子。除了硬件之外,充分发挥智能手机上述几大功能的应用,比如社交网站(SNS)、手机搜索、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都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

  在天下网技术总监王俊看来,手机SNS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的通过互联网分享日志、照片、音乐,让SNS变得更加随心所欲,这是一种可以归于禀赋的先天优势。“手机SNS对于用户来说更及时、更方便,这实际上就是未来互联网的一种特质。”他说,“未来更多的用户会更加倾向于这种互动的方式,而PC或笔记本电脑,人们会更多的应用在工作中。”

  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讲,无论是手机还是互联网,其产生的根源都来自于人们的社交需求,这种需求也是两者每一次技术变革的基础动力。目前的态势是,已经风生水起的传统社交网站在2009年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微博。

  早在2006年推特出现后,中国就有一批“仿生”的微博网站出现。但由于政策限制,草根微博戛然而止,主流门户网站开始加入战团,并迅速白热化。2009年8月,新浪微博首先上线;今年3月20日,网易微博宣布正式上线公测;3月31日,腾讯微博开始邀请部分用户参与内测;4月11日搜狐微博也开放公测。有消息称,新浪和腾讯都把微博项目上升到公司战略高度,由CEO亲自来抓。

  同样基于人与社会的哲学关系,手机搜索是另外一个方兴未艾的热门应用。专家指出,用户在移动状态下最突出的信息需求,往往表现为“拉出式”,即特定情境下的查询需要,特别是在生活类信息方面。例如寻找道路、寻找餐馆、查询航班及旅馆等,以及由此延伸的预订等服务。这类服务是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与手机的高中端人群的活动特征相吻合,本身对终端屏幕没有太高要求。

  过去两年,Google来自手机的搜索流量增长了5倍,有报告预计目前来自移动设备的搜索已经超过了Google业务比例的10%。Google的高管们现在承认,他们已经向“手机业务投入重注”。

  在中国,2009年手机搜索市场用户规模达1.32亿人次,环比增长103%;今年第一季度又获得27.9%的环比增长。除了Google、百度这样的传统巨头,如宜搜、3GYY等新兴手机搜索厂商崛起的势头也十分强劲。

  在手机支付领域,艾瑞咨询5月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98亿元,比2009年增长308%。该报告认为,由于3G网络发展及整体支付环境的改善,手机支付在未来两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12年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机遇前,各方资本展开激烈角逐。在手机支付产业链上活跃着三股力量:运营商、银联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国移动已将手机支付业务列入2010年集团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相继展开举措,中国银联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目前处于大规模试点阶段。相对这些庞然大物,如何在竞争中突围则成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首先面临的问题。

  2009年底,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支付实现了赢利,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表示,他们的电子支付主业已经找到了差异化的道路。他介绍说,目前手机支付分为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大类,中国移动更多是现场支付,即在手机里做个特殊芯片,把手机当信用卡来刷,是面对面的交易。而易宝支付强调的是远程支付,整个交易通过网络完成。余晨认为,现阶段第三方支付企业切入移动支付时应更关注移动远程支付,这一方面是因为移动互联网上提供的数字娱乐内容日渐丰富,对移动远程支付产生了直接需求;另一方面,移动远程支付可以让第三方支付企业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和主导权。

  在他看来,手机支付的成熟期至少还需要3年。而现场支付是日韩的模式,远程支付是美国的模式。“两者并不矛盾。”他说,“有些人觉得一种方式将会替代另一种,但实际市场的需求很复杂,不同的支付产品和不同的支付服务解决方案都有机会。”

  各方在手机支付上的布局,也将移动电子商务这一新兴市场托出了水面。由于3G发展对于影响移动商务的技术、基础设施、潜在用户等要件的改善,2009年中国移动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0%,预计2012年将达108亿元。继“十一五”规划之后,“促进移动商务创新应用发展”也是工信部的一个重点方向。目前,工信部信息化司获得申报的移动商务项目达到147个,分布于30个省市区。

  2007年,移动商务平台服务商亿美软通开始对3G进行技术投入。2009年3G牌照一颁发,公司即成立了移动互联事业部,推出自己的移动商务技术和应用方案,比如针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移动办公系统,给物流公司的移动数据采集系统。2010年,亿美软通又成立了数据空港事业部,推出了更加深入和复杂的3G解决方案。亿美软通CEO李岩表示,这两次架构上的大调整,就是为了加强和适应公司将来在3G业务上的竞争力。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尤其是这样一个重大的技术转折,应该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跨度上来看,这个坐标体系不能设定为一年。”李岩说,“移动互联网对于社会的改变,将比传统互联网对社会的改变还要大。3G是一个让中国快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3G的最大挑战就是时间。”

  技术支点

  按照规划,未来3年内,中国将投资4000亿元于3G网络建设,使网络足以支持4000万手机用户同时在网应用。另一方面,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在2009年上半年就增长了32.1%。预计到2013年,全世界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将超过使用电脑上网的用户数量,达到17.8亿人。在规模和应用取得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用户对于上网环境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首先加速的是手机浏览器的竞争。作为最早加入该领域的手机浏览器厂商之一,从2008年至今,Opera已经在113种、超过1亿部手机上预装了Opera手机浏览器,合作伙伴除诺基亚、三星等国际品牌外,还有华为、海尔等中国厂商。Opear首席战略官Rolf Assev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强调:“PC浏览器很重要,但最大的市场是移动市场。”

  在Rolf Assev看来,移动设备不仅仅指手机,还包括平板电脑、电子书和一切有屏幕的移动设备。Opera的目标是对所有可通过“云”进行上网冲浪的设备都提供支持。“这种跨平台的浏览器是Opera的一个重要竞争优势。”他说,“我们是众多浏览器厂商中唯一能够实现对所有平台和设备提供相同用户体验的公司。”

  Opera公司首席技术官Hakon Wium Lie则表示,统一内核使得Opera的跨平台浏览器平移变得非常简单。在具体应用中,任何一个平台上的改进和漏洞修正也都可以回到内核引擎上,从而让所有平台都从中受益。

  Rolf Assev 也认为,统一内核有助于用户更好的上网体验。“有太多兴趣迥异的厂商都在开发自己的产品,结果就很难实现真正统一内核运行。因为厂商们并不热衷于将他们开发的新功能和漏洞修正带回核心引擎,以避免让其他竞争对手获利。”他说,“你看,当各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们试图共用一个内核引擎时,该内核的代码会变得越来越零碎,最终的结果是各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大行其事。”

  过去几年,Opera的营收年增长率达到40%—50%。通过授权手机OEM厂商和运营商使用其浏览器,再基于活跃用户数量获得使用费,是Opera目前最主要的营利方式。同时,Opera也允许最终用户免费下载和使用公司的产品,再通过搜索分成和广告获得收入来源。接下来,Opera还希望在手机支付上开拓利润空间。但如同Google与百度的竞争一样,它在中国市场必须面临本土厂商的挑战。

  今年5月,尽管Opera取代了苹果的iPhone浏览器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移动浏览器,但在国内市场,UCWEB推出第7个版本之后,其风头赶超了风靡一时的Opera Mini。目前,UCWEB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远高于Opera。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手机浏览器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及完整知识产权的公司,2005年成立的UCWEB(优视科技),名称来自“You Can Web”的缩写,意为“你能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技术等原因,这个雄心最初几年进展得并不顺利。2008年,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UCWEB抓住这一机遇,成功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第一阵营。2009年,UCWEB开始赢利。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阶段,3G在UCWEB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2009年是中国3G的元年,但是对我们来说,2010年才是3G业务的元年。”UCWEB的 CEO俞永福将3G的产业链总结为,端、管、云、生态环境4个环节。端是联想移动等手机终端,云就是用户最终需要访问的内容,比如百度、淘宝等,生态环境就是运营商。“现在的问题是,端访问云的时候有很多障碍,因为这个端不是PC端,而是手机端。UCWEB在这中间找到了定位,我们就是做管道的,让端能够访问到云。”他说。

  目前,国内基本所有的3G手机上都安装了UCWEB软件。UCWEB还第一个作为第三方浏览器应用走进了APP Store。据俞永福透露,早在2009年UCWEB就向苹果提出了申请,但是前面3次都被拒绝,今年第4次申请才获得通过。

  俞永福微笑着对《商务周刊》说:“原来大家都认为管道不重要,修路很辛苦。随着3G产业链的成熟,我们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

  在Rolf Assev看来,中国的移动浏览器厂商提供的是更接近于门户的服务,即连接简单的WAP或手机网站,而不是全网页浏览的互联网网站,Opera提供的则是完全的互联网浏览体验,把上网选择权留给用户。

  但俞永福认为,拥有独立浏览器内核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手机天生具有“屏幕小、单手输入、操作系统分散”的特点,在中国当前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下,不可能让用户还像PC上网那样去输入网址、密码,“除了加强手机浏览器本身的技术和功能研究,客户推送的价值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目前,Opera在中国的团队接近40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研发工程师。本土研发团队不仅负责Opera产品的汉化和本土化,也参与到下一代引擎和平台的开发过程。Opera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要更贴近中国用户乃至亚洲用户,也是为了加强在内核和产品方面的竞争力。

  但Hakon Wium Lie承认,尽管速度在浏览器的竞争中非常重要,却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在手机上网形成规模效应之后,网络钓鱼、病毒、木马等网络安全隐患又给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开展造成了障碍。与PC上的互联网一样,手机上网也需要从可用向可信阶段发展。“我们考虑了所有因素,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还要保证能够迅速修复网络安全问题。”他说,“我们一直致力于让用户觉得使用Opera是安全的。”

  卡巴斯基移动安全业务总监邱耀武也表示,PC安全包括木马、邮件攻击、网关攻击等,这些问题在手机上同样会出现。卡巴斯基实验室研究发现,手机安全软件现在已经开始呈现互联网化的趋势。从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其检测到的所有针对智能手机的恶意软件中,有35%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传播。

  这个全新的手机杀毒软件市场同样诱人,国外的卡巴斯基、迈克菲,国内的金山、瑞星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版杀毒软件。但与杀毒软件商们对于手机病毒的同仇敌忾不同的是,一些手机生产商和专家对此提出了疑义。有开放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手机操作系统基本以Linux核心,应用程序一般运行在普通用户权限下,而PC平台的使用者一般都是以管理员权限登录,应用程序也运行在管理员权限下,所以PC上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要比手机大得多;其次,手机操作系统在设计上是安全性高于易用性,很多功能受限,比如用户不能随意安装程序,也限制了手机病毒的传播;此外,手机操作系统种类和版本也比PC平台要多得多,即使出现漏洞,也很难达到完全自动化传播的程度。

  当然,或许更麻烦的一点在于,PC杀毒软件的病毒特征库模式复制到手机上很不现实,PC杀毒时运行速度都大受影响,搁到手机上还不当场死机?手机杀毒需要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技术框架,目前人们还没有看到它的出现。

  真正的蓝海

  从根本上说,各方巨头在3G时代大动干戈的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这一真正的蓝海。“3G元年”其实宣告的是大规模移动互联时代的正式来临。

  俞永福强调,目前把3G等同于移动互联网的认识是错误的。“移动互联网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产业模式,3G只是移动互联网必经的初级阶段,移动互联网是3G的未来。”在他看来,桌面互联网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而移动互联网则是典型的区域化市场,各个国家都不同。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代表着五大应用的融合,即3G、社交、视频、网络电话和移动装置,后面四种具体产品在3G技术背景下发展更为迅速。摩根士丹利在《2009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指出了新的技术周期与过去略有不同:在用户增长方面,其发展速度比以往周期的发展速度更快;就用户机会而言,其规模更大;它具有全球性,每个区域的移动连接、期望、需求和收入水平都对此有所贡献;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抓住了领头地位,大量年轻但经验丰富的世界一流技术专家占据关键的一席之地。

  “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周期将追随桌面互联网的模式——从基础设施到平台然后到应用程序、服务及内容,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随之而来的便是零售及商务。”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说。随着互联网向移动方向发展以及无线数据使用的迅猛增长,无线服务供应商的成功关键在于规模,手持设备制造商的战场是智能手机。在平台领域,至今还没有哪家平台公司会像前一个周期的IBM、DEC以及微软那样在软硬件上获得主导地位。由于移动消费者正以前所未有的快速步伐接受新的以网络为基础的软件应用程序,那些能够在新计算技术平台上投资、并拥有创新应用程序/服务及内容的公司,往往能够建立起巨大的用户基础及循环收入。

  目前的产业角逐者包括了三大主要力量,即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终端厂商。其中,运营商的发展策略是整合产业链资源,将最好的互联网服务引入到手机上;互联网企业则是专注于如何将优秀的桌面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终端厂商的着力点则是围绕终端打造综合移动互联网服务能力。三股力量最终竞争的焦点,还是在于找到并掌握用户的“性感地带”。

  “过去的几十年,全球的IT产业经过了几个王朝。”俞永福说,“1990年代以前,这个王朝的关键词是硬件,王者是IBM;1990年代,这个王朝的关键词是PC和软件,王者是微软,而联想抓住机会成为这个时代中国的王者;过去十年,关键词是互联网,王者是Google,中国的王者是腾讯;接下来的十年,关键词是无线,真正的王者尚未出现。”

  (本刊记者周烨彬对本文亦有贡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