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骏置业:央企清退破冰者背后

  《中国企业家》记者 何伊凡

  在一座房子从打地基到交房可能会经历两次调控的当下,曾刻意回避激进策略的黄朝阳,选择做“央企退出地产的首位接盘者”的原因何在?

  【《中国企业家》杂志】尽管极不愿出风头,中骏置业董事长黄朝阳还是成为地产界的焦点。

  自国资委发布“劝退令”,要求非房地产主业的78家央企剥离地产业务后,谁是央企地产的首位接盘者,一直备受关注。出乎意料的是,吃螃蟹者是来自厦门的中型地产公司中骏置业,6月4日,它摘牌取得中石油下属房地产公司北京都市圣景100%的股权。

  中骏置业蛰伏已久,今年是它的发力之年。2月5日,它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是2010年第一支—当前形势下也可能是唯一一支—成功在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股。不久前,它还以5500万元增持了其在山西临汾项目的股权,又以约4.23亿元购得辽宁鞍山的一块土地。

  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市场波动频繁,走势变幻莫测,常怀“战战兢兢”心态的黄朝阳却展示了其从区域地产商走向全国的雄心,难道他要逆势而上,风格为之一变?

  黄朝阳摇摇头:“我比任何时候都要谨慎。”他指了指办公室的一幅字,上书:惧者生存。他将之视为中型地产商的竞争哲学。

  玩转全国?

  黄朝阳没想过做破冰者。

  央企退出房地产实际早有风声,中骏置业之前就曾与中石油接触,都市圣景挂牌后,它顺势拿下。都市圣景实际资产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的一块土地,约5800平方米,中石油通过法院拍卖获得该地块,本打算在此黄金地段建一个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的商住项目—华龙大厦。

  然而由于拆迁受阻、规划调整等问题,一直未开工。一位接近该项目的人士向本刊透露,都市圣景未开发的原因之一是,中石油总部当时就在此附近,公司担心因拆迁引起纠纷,居民找上门来,“对央企来说,发生这样的事很麻烦。”

  如此背景下,中骏置业依然敢接盘,其副总裁李维认为,此项目规模符合中骏需要,不大也不小,而且中骏之前在CBD一带曾操作过世界城项目,有拆迁经验。经他测算,每平方米楼面价能控制在两万元之下。更重要的是,该地块股权很干净,出售的是100%的股权,“如果只是80%的股权,你可能还不知道那20%在谁手里。”李维说。

  中骏置业手中有一张央企退地的清单,但左右权衡之下,不会频频出手,因为其中多数资产都是酒店,涉及人员安排,重新装修等,需要花费的精力太多。

  “真正赚钱的项目,谁愿意拿出来?”上文中接近项目的人士说,目前出让的项目大多有遗留问题,有些债权关系复杂,股东背景深厚。从此角度看,都市圣景的资产质量已算不错,“拆迁是可以通过花钱解决的,而仅通过花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是黄朝阳在北方的重要落子。按照他的策略,中骏置业当前全国布局为“两重两轻”:重点拓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关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

  海西经济区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三省的部分地区。福建为中骏发家之地,黄朝阳计划继续巩固大本营,精耕细作,甚至会深入乡镇市场。“我很看好‘泉州模式’的潜力,它打自主品牌,未来价值体现会更高,民间财富增长空间很大,一些发达乡镇的房价可能超过中西部省会城市。”黄朝阳说。

  而环渤海经济带,中骏考虑的重点为北京、天津、唐山、济南、辽东半岛一带。不过,这也是大佬云集的战场,自2008年以来,环渤海房地产市场同比增长超过珠三角与长三角,万科、绿城、龙湖、中海均向此区域重点倾斜资源。

  在大本营,中骏获得土地的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它有超过2/3的土地来自项目股权合作以及与政府协议收购,只有不到1/3通过招拍挂获得。除旧城改造外,福建一带,工业企业如果有大型投资,当地政府往往会以土地形式回馈。而对它们来说操作地产项目并非内行。黄朝阳在当地商圈人缘颇好,许多企业都带着项目找上门来合作。

  中骏挖掘土地价值的专业水准,也是吸引合作者的主要原因。与临近区域同类项目相比,它的楼盘销售溢价均能超过20%。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与黄朝阳熟识,安踏曾有一块地,本打算自己开发,售价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后将此地块与中骏置业合作开发,售价即提升到8000元/平方米。

  “我们的条件是一定要控股,如果你没有团队,就交给我们来管,当个财务投资者,而我的账目很透明。”李维说。

  在房地产行业已经变成一个大资本的游乐场时,“合作”可能是很多中型地产商的生存之道。不过,黄朝阳也意识到,低价拿地并非长久竞争力,未来招拍挂肯定会成为主体。“招拍挂的利润比较均衡,我们会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与测算,希望销售净利能保持在15%-25%之间。”黄朝阳说。

  他希望每年新增加土地储备量在200万-300万平方米之间,即保有3-5年的开发量,“以我们现在的规模,没必要一下子储备太多土地,钱全部沉淀进去资金成本很高。”黄认为最大的风险是让速度变得不可控,“2012年,土地储备达到1000万平方米,公司的盘子也就真正稳了。”

  绝处逢生

  上市为中骏置业增添了全国扩张的底气,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6年之前,黄朝阳对资本市场“并无研究”,不过,他陆续接触到一些地产公司的上市案例,特别在2007年4月,碧桂园上市,创下内地企业在香港最高集资额,从区域品牌一跃为全国品牌,对他颇有触动,于是在2007年也开始筹划上市。

  在2007年,中骏置业销售额刚刚超过10亿元,准备尚不充分,而且下半年资本市场形势迅速变化,自10月份远洋地产与SOHO中国上市后,港股进入熊市,恒大、龙湖相继折戟而归,中骏也只得暂时搁置上市计划。

  这一年恰逢中骏置业成立20周年。年底开总结大会时,黄朝阳称经商20年来从没有感觉到压力如此之大。尽管当时金融危机尚未重创实体经济,他已感到阵阵寒意,决定将数个项目推迟开工。“福祸相依,如果在2007年我们成功上市了,说不定会加快拿地的速度,到2008年日子就会比较难过了。”

  2009年初,国家4万亿救市方案已确定,黄朝阳决定全面开工,中骏是最早把握住复苏机会的开发商之一。到2009年5月,他有意再次启动上市,承销商觉得资本窗口还不行,一向谨慎的黄朝阳却决定“试试看”。

  果然,2009年下半年又出现新一轮房地产企业赴港上市潮。10月22日,中骏置业通过港交所的聆讯。不过它却落在了别人后面。那些在2007、2008年上市遇挫的企业已通过聆讯,审计时间比中骏置业更短,恒盛地产、华南城、宝龙地产、恒大地产、龙湖地产等相继挂牌。

  然而,恒盛地产与华南城挂牌首日即破发,宝龙与恒大则被迫降价并减少融资额,而原顺驰董事长孙宏斌创立的融创地产,再次跌倒在资本市场门前,同样搁浅上市计划的还有卓越地产。唯一有抢眼表现的是龙湖,它在香港获得了57.5倍超额认购。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2009年下半年香港资本市场的空间已经太挤。“一下子出来十多家,投资者眼花心乱,选择太多了。”黄朝阳打算先缓一缓。

  只是就在2010年1月,中骏置业上市路演前,“国11条”横空出世,在它开始路演的一周内,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600点。是继续“缓”下去,还是咬紧牙挺住?他选择了后者,宁肯将净资产折价58%。

  2月5日,中骏置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融资2亿美元左右。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天,它以招股价下限2.6元定价,开盘报价2.48港元,较发行价低4.6%。当日港股大跌,中骏置业全日收报2.72港元。

  黄朝阳认为,这几乎已是2010年房企上市的最后机会。到5月6日,内外形势夹击之下,香港知名地产商太古也不得不宣布上市计划流产。

  中骏置业能够绝处逢生,得益于吸引了一批实力强大的基石投资者,其中李嘉诚个人投资1亿港元左右,西京投资出资2000万美元,华润地产投资1000万美元,安踏集团总裁丁世忠个人1500万美元,麦格理银行1000万美元,福建国企象屿集团也投资1000万美元。

  “日本制造”基因

  资本市场萎靡时,龙湖曾组织过反向路演,邀请投资者到其地产项目实地评估考察,中骏也用了这一招。一位国企基石投资者透露,该集团董事长在看过中骏世界城项目后,曾经感叹:这种细腻的活我们就做不出来。

  没有一家地产商不将品质当作名片。黄朝阳自述,他从日本制造业中找到了如何将“名片”做实的基因。

  现年44岁的黄朝阳,父亲是印尼归侨。他出生于福建泉州,家境中等,1984年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北方,做汽车零配件销售生意,创业第二年就成了“万元户”。黄最早的客户就是中石油,而在中骏刚买下60万平方米土地的鞍山,他也曾频繁往返十年之久。

  从汽车零配件做起,黄朝阳又进入工程机械配件领域。1990年京九线开始建设,是当时除葛洲坝外最大的工程,黄看到了挖掘机的前景,开始代理销售日本住友重工业集团的挖掘机,后成为其总代理,由此进入制造环节。

  中骏集团有三大板块,除地产外,还有生产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等大型电力设备的中骏电气,以及生产大、中、小型挖掘机的中骏机械。黄朝阳有个“搭车理论”,即最初寻找技术或管理出色的伙伴,等于搭上一辆超过自己原有速度的快车。中骏电气最早贴牌代工,与在业内颇有名气的福州变压器厂合作,而大、小挖掘机则与日本住友、石川岛合资。

  日系企业风格对黄朝阳的影响根深蒂固,他将日本制造业中的精细化、标准化移植到地产中来。

  “我们常在一起开会,日本企业的整个集团战略如何布置,年度计划怎么制订,各式各样汇报怎么产生,审计部门怎么运作,我们细细琢磨后,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心得。”黄朝阳说。出于对日本制造的欣赏,中骏集团所有的汽车与电话机都是日本产品。

  他体会到,房地产等于每一个项目重新建立一条生产线。从设计、施工到管理的人可能都不一样,他的目标是无论在哪里,尽管有高、中高、中端三种产品线,但所有品质都要与流水线上一样没有差异,这是个巨大挑战。

  每个项目结束后,黄朝阳都仔细复盘,“很多地产企业的标准化指导书都是把万科的找来,稍加变通就当作自己的。可我们170多套管理流程,每一个字都是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李维自豪地说。这些管理流程细化到开什么会穿什么衣服,各处的前台用怎样的统一风格装修。

  递交给黄朝阳的报告,需格外用心,不要说错别字,连对齐、空格这类错误他都不愿意看到。他数学极好,每个项目面积多少,成本多少,价格多少,收购时怎么谈的,都一清二楚,对于下属的调研结果,他常持怀疑态度,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看未必”。他在办公室里放了块黑板,随时用来计算,所有决策都用数字说话。

  黄觉得通过日式的标准化与精细化,中骏解决了房地产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品质与成本的对立,二是品质与速度的对立。“许多同行将成本控制与速度控制都交放在工程管理环节,其实真正重点在设计部门,前端没控制好,后面一定会出问题。”因此,他在用人上出“奇兵”,设计部门负责人不是由偏重感性的设计专业人才担任,而是擅长理性思维的工程管理人才。

  日本企业对黄朝阳的最大影响,莫过于风险管控意识。“高峰时,我一年要到日本去8—10次,经常听到他们谈,日本企业原来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你可以感觉到,我们每合作一件事情对方都在谈风险管控。”他说,“这种危机感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这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他,让他内心中总有担心、有恐惧,特别是上市后,时刻提醒自己,往往有钱的时候才会犯错误。

  黄朝阳以此为鉴,1996年中骏置业就已成立,几乎与国内今天一线地产企业同时诞生,而由于觉得早期市场不规范,看不清,他的精力一直放在另外两个板块,直到十年后才将重心转移,真正在地产上发力。

  即使因谨慎放缓了速度,他亦不改步步为营的习惯。上市之前,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大量引入境外私募资金,增加土地储备,做大资产净额,这虽然影响了资本市场的估值,也使得中骏没有受到基金胁迫。

  外界将中骏称为“小龙湖”(龙湖地产以“品质高”、“后来者居上”著称),实际上,黄朝阳在业内的真正标杆是香港最具实力的地产商新鸿基,这也同他一贯求稳的思路相吻合。新鸿基一半利润来自商业地产,手握香港大量优质物业,受周期性影响很小。黄朝阳亦希望中骏未来物业收入能从目前的20%左右提升到40%,中骏置业在鞍山、泉州、北京都有多个城市综合体项目。

  中型地产公司从区域走向全国,是个充满成长诱惑的过程,顺驰、恒大、合生创展、碧桂园都曾因风格激进而遇挫。尤其当下,一座房子从打地基到交房,可能会经历两次调控。

  “这种调控浪潮很可怕的,你再强,也能一下就把你吞没掉了。”黄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厦门岛的景色一览无余,“如果不小心翼翼计算自己的速度和风险,很容易出大问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