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真正的食疗该是什么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 16:09  《中国商界》杂志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专家、传统中医养生专家张明亮谈中国传统食饵养生

  文/蒋科峰

  “张悟本现象”沸沸扬扬,无论孰对孰错,我国“养生热”持续升温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针灸、足疗等产业早已初见雏形,养生、食疗相关产业也正在兴起。    食疗之所以迅速火爆,究其原因在于简单易行,张悟本称“最好的医院是厨房”、“隔壁菜市场就是最好的药店”,就是易于让人接受。但单从食疗来说,他把某些食物作用夸大了,让公众误以为“食疗包治百病”。   

  那真正的“食疗”该是什么样?   

  也许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专家、传统中医养生专家张明亮的一些观点将为您解疑答惑。

  食疗是中国养生学的一部分

  张明亮表示,食疗应该只是中国养生学的一部分。   

  在张明亮看来,中国养生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创立、完善的康寿系统工程,是研究防治疾病、保养身心,以使人类健康长寿的一门科学,也是祖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称,在东晋时著名养生家张湛就有相关论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六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由此可见,养生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作用,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   

  诸如调节生活规律,改善生活环境,重视饮食宣忌,配合各种锻炼(包括动功、静功、导引、按跷等)以及使用某些药品等各种方法,涉及到医学、营养学、生态学、社会学和体育、气功、音乐、宗教、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而中国传统养生学派,就是在“道法自然”原则的指导下,遵循阴阳五行学说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并以经络论、气化论为基础,重视各方面相互配合的综合养生,并把功法锻炼、食饵与医药归结为养生的三个基本方法。   

  因此,不能单一地讲食疗多么好,多么有效,更谈不上以食物替代医药。

  食疗是传统养生的基本方法   

  张明亮表示,食饵养生具有取材容易、制法简单、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而为历代医学家、养生家所推崇。“神医”扁鹊之所以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因为“精”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健身养生的物质基础,而它们都是来自于饮食中“五谷”精微之气的化生。    现在的食疗、营养学,古人称之为食饵养生,又称为药膳、药饵、服食等,它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特殊的配方、炮制和烹饪加工,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使苦口之药而变成美味佳肴,寓医疗保健、防病治病于家庭饮食之中,是饮食营养与药物治疗完美结合的一种方法。    并且,中国食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公元前1066 -前256),其时中医已有了的分科,如《周礼·天官》设了食医(相当于食疗医师、营养医师)、疾医(内科医师)、疡医(外科医师)、兽医(动物医师)等四种。不过宋代以后,直至今天,以食医为业的人几乎绝迹,其理论和方法被少数丹道养生家所掌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类生命活动息息相关,食饵养生是中国传统养生学中最基本的养生方法之一,并且比较其它各种养生方法具有更广泛的服务对象和实用价值。   

  张明亮强调,跟中医学处方用药一样,食饵养生也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其原料既包括食物,也包括一部分药物,把这些原料经过特殊的配伍、炮制和烹任加工,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使苦口的药物变成美味佳肴,把医疗保健、防病治病蕴含在家庭日常饮食之中,是饮食营养与药物治疗完美结合的一种方法。

  食饵与气功、医药相结合的综合养生观   

  张明亮认为,根据传统的理论,食饵与医药是“体同而用别”的。   

  “体同”是指他们都是取自于大自然的生物,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用别”是指二者在运用的具体方式、方法上则大大的不同。

  医药治病,包括丸、散、膏、丹、汤等,其使用范围仅限于“对症下药”、“中病即止”,而“不可以为常”;食饵疗法则兼具治病、保健两这种功效,并且可以长期服食而无流弊。    根据经典著作和百家的立言(如《黄帝内经》所记载的“道生”之文),食饵、医药与气功也都是相提并论而统一运用的。佛家的密部经典、道家的内景和服饵诸经论,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则更是丰富多彩,并且都明确地指出了养生之道,一面依靠服饵,一面依靠气功。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华佗,不仅在医学方面有所创造,而且在服饵、气功、针灸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载,华佗不仅传出了“久服去三虫、利五脏、轻体、使人头不白”的服饵方——“漆叶青黏散”, 而且还在《庄子》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实践体会,模仿虎、鹿、熊、猿、马等动物的习性,创立了著名的养生功——华佗五禽戏,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华佗实是一位集医药、食饵、气功疗法于一身之大成就者。    另诸如晋代著名的炼养医学家、气功家葛洪(号抱朴子)、唐代“药王”孙思邈、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等,也都非常重视医药、食饵与气功的综合疗法。    在气功、药物、食饵的应用上,历代养生家都是以导引功法为主、食疗为次,药物为辅。其中用气功来调整人体的气脉循环,增强五脏六腑及筋骨皮肉的功能,以抵抗外来病邪的侵袭;用食饵来补充人体的精气,增进气血畅旺,并调节人体阴阳的偏盛;用药物则重在补偏救弊。将食饵与医药、导引等养生方法辩证地、科学地配合运用,一定会相得益彰。

  传统食饵养生的理论与方法     

  张明亮为传统食饵养生总结了几个特点。   

  一。形式多样。   

  食饵按照作法可分为糕点、酥酪、膏露、清蒸、红烩、粉蒸、烤炸、淄炒、焖炖等:按其材料则分为血肉品、草木品、菜蔬品、灵芝品、香料品、金石品六大类;如果从动物油和植物油的作用性质来分类,则可分为“荤腥门”和“素净门”两大类。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辨证施食。   

  辨证施食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征象,结合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再依此而确定相应的食疗方法。   

  因此,食疗并不是只讲究如何好吃和营养,如果是这样的话,也便失去了食饵养生的主旨,相反地造成了“肥甘之所积”、“百病从口入”,为疾病侵入人体打开了一个大门。   

  例如:“胃阳虚”的患者,如果您认为他是胃病,消化不良,应该吃“全流”,便硬性地规定给他鲜牛奶喝,对于这类患者,您问他喝了牛奶的感受,他一定说“哎呀!牛奶吃了,半天不想吃东西,闷胀得很”,甚至“脾虚”的人吃了牛奶,会泄肚子。但牛奶好不好呢?牛奶肯定是很好的营养品,不过运用的太机械、太死板,而不适合客观条件就适得其反了,所以辨证施食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和阴阳。    

  食物五味分为阴阳两种属性,其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其作用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食疗十分讲究阴阳相调,处方既不可过于阴凝腻滞,也不可过于辛热发火。所以在服饵处方和制作的当中,在养阴的食品里,常加人胡椒、花椒、菌香、山奈、肉桂等温热之品,以调和养阴品滋腻太过的流弊,而在扶阳益火的食品中常加入白菜心、青菜心、白茅根、笋片、玉兰片等清凉之物,以中和扶阳品甘温太过的流弊。   

  四。五脏为本。   

  肝心脾肺肾五脏是人体之根本,它们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储藏精气。根据阴阳五行的规律,既相互生化制约,又相互依存协调,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所以,五脏中不管任何一脏生病,必然影响其它各脏,小则有损健康,重则危及生命,峨嵋派根据五脏各自的主理、病理特点,创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一系列医药、食饵、气功疗法。如医药类有黄婆丹(脾)、朱雀丹(心)、玄武丹 (肾)等,导引功法类则有治五脏疾病的动静相兼小炼形功法等,食饵类的内容则更是丰富多彩,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食甘以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肺气苦上逆,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润,致津液通气,肾欲坚,急食苦以结之,用咸泻之”。   

  五。五味相调,性味相胜。    

  食饵养生学把食品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根据”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其中酸味入肝,甘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在实践中,根据五味的性质,分析它相调、相胜的作用,制定出了适宜各人实际需要的营养处方和各种各样的烹饪调味方法,例如:“酸能胜辛”,凡是辛辣一类的食品,放点酸味送去,辛辣的味道就会减轻,我们日常吃炒辣椒,习惯放醋,也就是这个道理。    又比如“甘能和酸”,我们日常吃酸梅汤,必定放入砂糖,就美味可口,生津止渴,如果吃酸梅子就会觉得酸涩难吃,嘴巴牙齿也酸得张不开,也是这个道理。   

  从五味入五脏这个规律,正面运用五味可以直接去滋补五脏。但是又从反面去观察,五味“太过”,也会产生流弊,如咸味虽入肾,但太过则会渗透伤肾,甚则伤骨。   

  因此五味“太过”和“不及”均有悖于养生之旨,这一点也是食饵医学中最精湛、最优越的理论。   

  六。以类补类,同气相求。    

  古人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发,认为万物之间具有以类补类,同气相求的共同特点,因此在食疗中,运用血肉品之以肝补肝、以心补心、以肺补肺、以脾补牌、以肾补肾;又运用草木品,以枝走四肢、肉走肌肉、皮走皮肤、花开于上、子降于下,等等。 

  七。饮食宜忌。    

  饮食宜忌是食饵养生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养生学专家指出,根据季节不同,食饵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也需要应用不同的滋补方法。甚至连饮茶喝水,都有明确的规定。   

  张明亮再次强调,古代食饵养生只是养生的方法之一,同时需要与其他养生方式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房中适度,调伏中节,佐以药石”。各种方法配合的合理,养生才能精益求精。

  联接

  几种实用的食疗方法

  琥珀鸡蛋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    特点:外酥内软、色鲜味美    组方:鸡蛋三枚   龙眼肉5g   枸杞子5g   葡萄干5g   火腿肉5g   葱白末适量   食盐适量   芝麻油3g   猪油18g

  制法:   

  1.先将鸡蛋五枚敲开,取出蛋清蛋黄,合并芝麻油、食盐、火腿屑、葱屑、葡萄干,一齐放在一个大汤碗里,用竹筷子尽力搅打,务使鸡蛋与诸种作料和匀,而且要打起泡沫为标准,总以愈搅打得松愈好。    2.把这步工作作好,再另将猪油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熬化,看锅内青烟冒起的时候,即速把调好的鸡蛋,一齐倾入油锅里,立刻把那个大碗碗底朝天,翻转来盖着油锅里的鸡蛋,这时火要改用微火,火力不可太大了,用“烘”字诀的方法,把鸡蛋在锅里慢火烘煎。    3.约20钟之久,香气四溢,是火候到家的特征,把它连碗一齐铲起来,用“条刀”切成“菱形”,既美观又香酥,另配合薄荷茶一杯或者菖蒲茶一杯随意服吃。    方解:    鸡  蛋——味甘,性平。祛热,镇心安神。    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葡萄干——味甘,酸,微涩,性平。    火腿肉——味酸,性冷。    葱  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    食  盐——味甘咸,性寒。    芝麻油——味甘,性微寒。    猪  油——味甘,性微寒。

  怡心茶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渴    特点:气味清香、酸甜可口、鲜灵甘美、回味久长    组方:九节石菖蒲1.5g  乌梅肉2枚   大枣肉2枚  红砂糖适量   石泉水一盏    制法:    1.石菖蒲在五月端阳节采取,最合时机,须选择九节的为上品,把节间附生的须茸,剖刮干净,洗净阴干,不可用太阳曝晒。旧说认为经过晒会“走气失香”,而以科学观点分析它,因为太阳放射的紫外线,能够破坏菖蒲的性味的含量,这一点关系“采取及时”和“保存如法”的原则,须要注意,否则影响疗效。    2.水的火候,不论用百花露水或者石泉(相当于现在的矿泉水),一律用虾须沸水,先把大枣和酸梅、赤砂糖一齐放入水内烧沸,然后倾入茶杯,杯内先放入五分菖蒲片,将茶盖密盖着,一会儿即可开始饮茶了。酌配松子仁,甜杏仁,胡桃肉一类的干果点心吃着下茶,其味美妙无穷。

  百花露水采集方法

  先准备一条细长竹竿,用清洁的脱脂纱布一大张约二尺见方,以线绳捆扎在竹竿尖端,将纱布的四角如伞盖一般向下垂着,另外再准备一个清洁瓦壶,清晨到山腰的向阳地带,选择白黄二色的山花,和“青绿”“鞅黄”色,形如“剑脊”的山草,在花的蕊芯里和草的尖顶端都含着晶莹夺目的“露珠”。选择好了之后,即把纱布钓竿有如钓鱼一般,把纱布角尖垂向花草,轻轻地接吻着,一沾一提如此不断继续钓下去,不多几十下则纱布就会吸收露水。看吸收到了饱和点,即把它一拧将露水绞出,收进瓦罐内,如此反复往来地操作不一会儿,一罐百花露便采集到手了。当今社会,其实也可以采用蒸馏器蒸馏的方法得到各种花露水,简单而更为有效。   

  方解:

  菖  蒲——味辛,性温。归心,胃经,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乌  梅——胃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大  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红砂糖——味甘,性寒。

  石泉水——味甘,性平。

  张明亮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务委员兼对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裁判员(健身气功项目)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委兼对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黄亭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医师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    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理事    瑞士中国丹道中医学院名誉院长    法国巴黎东方文化中心特聘专家    日本NPO心身医学研究会特别顾问    日本东京电机大学客座研究员

  张明亮是中国峨眉丹道医药养生学派第十四代传人及中医新九针疗法学术继承人,长期致力于中医、针灸、推拿、气功、养生以及瑜伽、禅修、佛学、道学等传统文化方面广泛而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对于丹道中医、内功推拿、九针医学、中医养生、食饵养生、健身气功以及峨眉十二庄、达摩易筋经、二十四节气导引术、脏腑小练形等古代各类导引养生之术造诣尤深。    他曾参与完成4项国家部级和各类科研课题多项,其中与武汉体育学院共同完成的“简编健身气功易筋经十二式的编创和应用”一项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圣火传递,2009年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推广健身气功先进个人奖”。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公派及民间组织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张明亮多次赴国内众多省市以及日本、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等地讲学,致力于传统中医、健身气功、峨眉养生、生命环保等的研究和推广。    张明亮著有《易行养生操》、《峨眉功法欣赏》,并参与编写了《健身气功培训教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医苑英华》、《村民环保读本》、《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易筋经》、《走进健身气功》、《健身气功·十二段锦》、《金色世界—佛教智慧与中国文化》等,传统的经典养生方法《五脏的音符-中医五脏导引术》、《走上天人合一之路—二十四节气导引术》、《达摩易筋经十二势气脉内景阐微》、《峨眉十二庄》、《健身气功·六字诀养生精义》等书籍也即将付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