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破解民营企业公益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 17:17  《绿公司》杂志

  当企业做公益逐步变成一种道德和社会的要求,甚至成为民众的期待时,做了也时常处于被误解中,不做更是被批判时,究竟该怎么做?

  文 ︱ 冯仑

  企业学习如何用公益的方式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做好企业公民,这是最近5年发生的事情。

  目前在中国,企业公益在价值观层面几乎已经得到了所有企业领袖的支持,并逐步变成一种社会道德层面的要求,甚至成为民众的期待,成为为股东价值创造的必须。这令我感到企业公益事实上已变成了企业的贞操。

  人活一张脸、企业要活也要有一张脸。当企业公益成为贞操,成为一种伦理,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件必须做的事情。

  企业贞操的四个特点

  贞操,首先是“必须的”。过去伦理作品中,讲得较多的是妇女的贞操。贞操是不能讨论的。在印度、巴基斯坦如果情感出轨、伤风败德的话,会被石头砸死。也就是说,当贞操观念形成了一种社会的习惯舆论、情感共识后,其力量大于法律,“必须的”三个字是千斤压顶。

  贞操和痛苦成正比。一个人的器官越不自在、越痛苦,他就越能获得高的道德评价。安徽黟县的贞节牌坊是中国仿妇女贞操观的活化石,那里出现过两万多杰出烈女,其中守寡时间最长达到60年,从16岁一直守到76岁。

  在一个道德社会及其巨大的价值取向压力下,如果一个人要想得到很好的道德评价,就应该收敛自己的器官;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很好的社会价值认同和公众舆论理解,也必须有所节制,节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浪费,节制对员工的欺压,节制对客户的损害,节制对公益的损害。什么都要节制,这是贞操的第二个特点。

  贞操也会和效率有冲突。一个企业在维持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有时不得不短期内在一些方向上放慢追求金钱的脚步,对短期利益和一些过分的经济利益有所抑制,这样才能够满足贞操和效率之间的平 衡。

  最后,贞操无法交易。不能说今天干了坏事,明天交了钱,贞操就能修复。即使能修复,这种修复也不能持久。贞操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

  这四个特点,实际是企业在当今社会认真地履行社会责任、做企业公民之时,要兼顾和处理的问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不理想,必须要考虑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

  企业公益的三种动机及其问题

  民营企业私募公益的捐款已第一次超过了公有部门,且房地产企业捐款大约占民营企业捐款的1/3。客观上,社会上的“善”与民营企业捐赠并不存在直接关系。目前,从民营企业角度来看,做公益或捐款,大概有三种动机。这三种不同的动机,创造了不同的公益组织形态,引发了不同问题。

  第一种动机带有回馈、回赎、自我安慰、遮掩的性质。我没有用“赎罪”这个词,但的确,这一动机与真正的公益不在同一层面。比如,一些企业在某地得到了领导特别关照,获得了一些特殊的政策、权益,赚了钱,就觉得应该报答一些当地领导以及周边对自己的关照。这一类捐款并不少。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由于大量的资源逐步从政府手中释放出来,所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皆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资源,这种得到并不一定有黑幕交易。

  但动机和结果有时候不一致。媒体、社会往往称这种结果为“寻租”。虽然早期民营企业的捐款相当多都是正规的,但对于这种公益动机,媒体给民营企业往往都是负面的评价。所以动机和结果表现得不均衡、不对称。

  第二种动机是中国传统的积德行善的慈善道德。我在这个地方得到养育、滋养,得到周围乡亲的照顾,我就要回馈。这种中国传统伦理的慈善动机现在占慈善捐款的主体。很多企业家捐款公开讲的都是这个理由。很大程度上,这是整个华人地区捐款和回馈社会的一种的主要方式,但我觉得目前这个方式也没有得到大家的理解。

  洛克菲勒基金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二、三代创立的公益组织,大约是在标准石油公司成立50年或80年后。比尔·盖茨是在微软成立将近30年时,巴菲特是在专注投资50年后才开始做慈善。而在中国急剧的社会转型中,企业家一开始就面临非常高的要求:第一代积累还未完成,社会就要求企业家做慈善、捐 款。

  1949年之前,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时间最长不超过15年。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虽然打破了记录,但大多数民营企业现在也只有10到15年左右的历史。然而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承担公益职责,逐步回馈社会,但社会给予的掌声似乎没有谴责声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众对民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这种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私人财产总值已经超过国有财产的总值;另一方面,民企做公益基本上都是传统道德动机。这不免会令大家猜想:“是不是为了偷税又遇到了麻烦,才捐款?”

  最近,李光耀在与中国领导人对话中说:“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得很快,已经在法律上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但是我知道,中国的很多企业家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仍然把一些资产放在新加坡,中国要将制度落实到保护尊重劳动所得和财富创造。”这个分析需要引起中国的关注。整个社会对创业者、对目前已经投身公益但可能做得不完全符合大家期待的企业家,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第三种动机是自觉建设公民社会,把公益组织当成未来公民社会的一个微观社会组织、一个鲜活的细胞。这种行为方式跟前面完全不同,在美国、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公益基金大体都是这一种。

  公益和慈善,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里是有区别的:慈善是有钱人对穷人,强势对弱势,富贵对贫穷,有地位差别,施与者有时候乞求回报,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公益与慈善不同,公益是对所有人、对整个社会的,不分收入高低、不分男女、不分贫富、不分强弱、不分等级。比如环保公益,环境治理好每个人都享受清新的空气,就是公益,能帮助所有人,并不只是个别人。

  整体上来看,现在的社会更需要出于公益之心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用一种新的价值观来进行社会 改革。

  企业应该如何做公益?

  研究公益基金有很多理论。企业如果处理不好,公益的结果和效率会非常低。更多的企业目前做公益,只是有动机和热情。许多公司把理财、税收纳入公司内部管理的同时,也将公益纳入内部营销体系。但这种做法往往会使公益变味,招来很多非议。企业战略不清晰,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公益战略完全独立。比如华夏公益基金,主要关注先天性心脏病的治愈,目前已经做了5100例。中国两三千万新生婴儿中,有将近20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华夏公益基金每年支出专款1500万左右,使1500个婴儿得到治愈。采取家庭自筹、地方资助、医院支持和公益基金捐助相结合的方式,流水线操作,效率很高。这是完全独立的公益基金,与各自的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华夏公益基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儿童心脏病专项公益基金,目标是每年救助一万多儿童,每年捐助一亿人民币。

  第二种是公益基金与公司战略目标间接发生关系,但又不是关联的商业行为。比如说地产公司做公益战略,往往会着重于生态环保社区。万通的公益基金已做了40个社区,其中只有一个是万通房地产开发的。

  此外,公益和公司制度也有很大关系,偶尔一时冲动还是公司制度安排,是常年可持续的公益行为还是为偶然博取公众表扬和领导人肯定都不一样。

  目前国内效益好的公司,大部分把企业公益作为治理结构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股东从每年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固定数额捐给公益基金。与此同时,还是应该保持公益身份独立。

  万通的公益基金是一个独立的基金。万通集团在万通基金理事会所占席位不到1/3,所有的五个评审项目里面,只有一个没有独立性,其它四个都有严格的独立性。在治理结构的问题上,如果不保持独立,公益行为就会令人质疑。

  透明度对于公益也非常重要。现在私募公益基金,应在透明度上下功夫。上海真爱公募基金,前两天在深圳高调发布年报,很正确。治理结构、独立性和战略信息,对于一个企业的舆论环境非常重要。企业公益基金如果不透明,会招致很多批评。

  最后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好公益活动与企业家个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企业家目前基本是第一代——“哥都是传说”。每个人都有传奇和故事,都很强势,容易被媒体放大。但是,企业家究竟可以扮演多少角色?

  最好的明星一般也就演两个角色,人要是有三个角色,就会穿帮。很多企业家往往是在扮演第三个角色——公益的角色时,穿帮了。

  企业家在做自己企业的领导人、行业的领导人的时候演的很认真很好,虽然两者有冲突,但是不明显,协调商业利益都好解决;但是在扮演第三个角色、做公益的时候,还要有道德的公开性。然而,我们知道企业家追求经济利益,很难做到道德上的完美性。尤其是在当今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在做公益的时候要把个人的资源、性格、特征和公益的要求和公司的角色表演好,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企业公益的另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与社会环境的之间关系。

  做公益、慈善当然是好事,但是中国的社会环境不断地在变,很多企业家心里难免有时想不通为什么。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中国社会文明的积累、对美德的鼓励,是不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制度安排和环境保护?中国社会究竟该如何积累我们的美德与制度优势?

  实际上,目前很多问题包括道德问题、环境问题、制度问题,都在影响着公益事业发展,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