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明对未来感到很乐观,但他无法回避的是,中远系退出地产行业,市场对远洋地产定位为央企的角色将发生微妙的变化。因央企比较稳定,破产风险小,贷款能力强,远洋地产一直备受追捧。而如今,中远集团早晚会抽离远洋地产,自此之后,远洋地产的融资等方面完全要依仗自身的业务营运能力。
中远退出,谁来接盘?远洋地产的股权显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随着央企大面积退出,一场争夺地产业务的重组并购随之展开。业界估计,这一次若中远集团减持远洋地产的股份,则中国人寿有望接手。
实际上,中国人寿的地产布局早已开始。2009年12月27日,中国人寿认购远洋地产9.34亿股。增发之后,中国人寿持有的远洋地产股份占扩大后总股本的16.57%,一跃成为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
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2010年1月12日,中国人寿再次通过连环的资本运作,成了远洋地产的第一大股东。对于远洋地产而言,资金显然并不是重点,其手中可动用的资金超过400亿元。而股东层面的考虑,才是远洋地产多年以来布局的关键所在。
中国人寿可在认购事项完成后并于2010年内,将会向远洋地产董事局提名一名非执行董事。这样的结果,当然是远洋地产所乐见的。国寿进军地产,远洋地产给投资界开启了一个“地产+保险”背景的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发展前景的猜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24%股权的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是否会增持股份?李明透露,近来有很多投资者和他联络,想要购买中远国际可能抛售的股权,但尚未与中国人寿就业务发展和具体合作有过讨论。
然而,不论国寿是否接盘这8%的股权,可以预见的是,中国人寿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直会在远洋地产中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标志着一个新“万科”的诞生。
第二个万科?
在当初引入中国人寿后,远洋地产高层曾表示,今后远洋地产将成为万科这样的公司,虽然大股东为保利,但在公司的经营层面,却是王石和郁亮“说了算”。在远洋地产对未来的设计中,中国人寿尽管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只扮演财务投资人的角色,管理层将真正掌握公司的话语权。
而实际上,中国人寿为远地的大股东,但未派员出任远地的执行董事职位,其中曾担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部门的总经理刘晖,只会出任远地非执行董事一职。远洋地产的董事会,已然形成了管理层控制的格局。
与此同时,一份以信托为形式存在的股权代持计划即将启动,高管层将是其中的主力。根据公告,远洋地产将采取信托的形式。即受托人用远洋地产授出的现金,购入最多占公司已发行股本3%的股份,并以信托方式代相关经甄选的雇员持有,直至该等股份按该计划的条文归属该相关经甄选雇员为止。
这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远洋的MBO(管理者收购)进程,事实上,远洋地产一直没有停止MBO的步伐。在上市之前,李明就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易投资远洋地产。远洋地产2009年半年报显示,李明目前拥有远洋地产1.37亿股,占2009年7月30日远洋地产总股本的2.92%市值逾9亿元。
此外,远洋地产早已制订了一个10年期权计划,用10年时间拿出总股本的10%来用于激励核心团队,首次授予2%,以后根据股东大会批准逐步实施。此次信托持股,则被用于执行与落实这一规划。
随着中远集团的退出,以李明为首的管理层进一步获得股权与公司管理的控制权,“第二个万科”更加明晰化。
央企退房谁得益?
从中化最初的进入不难看出,实际上尽管中远集团一手创办了这家公司,但似乎并没有兴趣在这个公司中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李明更是直接表示,“中远集团从2003年就开始按照国务院国资委主辅分离的要求,逐步在减持和退出房地产业务,这次中远集团有关领导表这个态,与以往中远集团在主辅分离、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这种经营策略上完全一致,没有冲突。”
与李明的话相对应的是,就在“退房令”下达之前不久,作为国有企业掌门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告诫中央企业说,“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因为“辛苦钱可靠”。
国资委“退房令”公布近两个月,央企陆续执行退出程序。月前,在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挂牌转让下属的北京新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8%股权;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挂牌转让了珠海市华瑞物业建设有限公司50%股权及1460万元债权。近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的非房产主业央企房产项目继续有增无减。
央企退房谁得益?对于此次“退房令”,房地产行业内外出现了一片“叫好声”。这其中,普通消费者的反应最为激烈,他们的观点很明确,央企介入房地产行业是房价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之一,限制央企入市,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发展以及房价的企稳下探会有直接作用,对于他们购房置业是一个“福音”。而对于央企之外的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央企的退出,直接意义就是少了78个强劲的对手,他们在土地市场的竞争力重新恢复。
4月9日,招商地产董事总经理林少斌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对于退出房地产业务的央企,我们都在努力接洽,有些项目在洽谈,个别项目签了意向性的东西。大家是兄弟公司,我们有兴趣去合作或收购。”
此外,由于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地方运营,国资委也鼓励这些企业去和地方国资委、地方政府商量,把企业交到地方政府手中,将企业性质变更为地方国企。
“不过说实话,央企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中的份额并不大,大家真的没必要用‘阶级斗争’的眼光来看待‘央企退房’这件事。”张建华打趣说,“万科去年销售额1000多亿,但大股东是保利,你说它是央企还是民企?潘石屹当初从万通出来的时候,手中只有300万,现在身家是一百多个亿,你说谁赚了钱?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上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炒房者……每个参与的人都赚了钱,你说应该调控谁?”
诚然,如果没有房地产行业暴利的驱使,赚的都是“辛苦钱”,又何来“地王”与“退房”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