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价调控堵与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 13:58  《浙商》

  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至少目前还难以定论。仅以温州炒房团而言,就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他们买房都付现金,所以影响不大;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温州人炒房还是靠银行贷款的。

  最新的消息是,深圳等地炒房者,与房产中介、银行合谋,正以变通的方式获取房贷购置第二套、第三套房。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在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大道上,数以亿计的人正在奔跑着去抢抓、去分享其中的机遇,突然前面出现了一道高高的门槛,有的人慌不择路,更多的人则千方百计迂回着过去。

  毋庸讳言,这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对房产投机、投资者而言,是具有“精准打击”性质的。这也符合部分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的观点:房产不应该成为投资产品。这样就不会吸引大量热钱进入,房价也不会疯涨。

  想法是好的,逻辑是对的。美国等许多国家,房产都不是首选的投资产品,所以房价一直以来比较平稳。就国内而言,有人还举例说,房产和汽车是目前消费的二大热点,汽车只是纯粹的消费品,所以车价涨不起来。

  但是,究竟是谁让房产成了中国人首选投资品?

  是传统文化?中国人一直有“地主”、“房主”的情结,古代晋商、徽商,有了钱都置地建房,所以才有现在杭州的胡雪岩大宅、山西乔家大院。是现实国情?城镇化的历史阶段、缺乏其它投资渠道等等,无疑都是绕不开的因素。

  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房产的刚性需求是巨大的,而且会较长时期存在。用“堵”的办法去调控房产市场,定难长期奏效;把房产变成纯粹的消费品,也是不现实的。

  如果把百姓的需求比作“洪水”,那显然,“堵”不如“疏”——千方百计满足这种需求,让“洪水”平缓、顺畅地释放出去。这在一些地区早有先例,去年去香港考察,特区政府有关人士介绍说,当年平抑房价,就靠香港政府大量建造廉租房。据说,香港廉租房曾占到市场将近一半的供应量。

  所以,这样的一个判断应该是成立的:地方政府有多大决心,房价就可以降到多少水平。各级地方政府如果真愿意建造大量经济适用房,来化解本地较低收入者的市场需求,那房价不可能快速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常说建了多少经济适用房,但实际上,基本看不到这些房子在哪里,也不知满足了多少家庭的需求。因此,这个“大量”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每个城市要经过详细的调查,科学计算得出的数字!

  而地方政府的“决心”,又取决于能多大程度上改变目前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这背后,又涉及到国家对地方政府考核以及财税体制等的改革。

  尽管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一遍遍地重复:2010不容乐观,中国面临三大危机: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但一季度的数字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都证明着另一派学者的观点:中国正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其中新产业新模式,更令人刮目相看。本期“特别策划”《LED:黄金10年启幕》即是一例。

  每年6月初,是天下浙商聚会的日子。今年我们将举办“2010民企投融资大会暨浙商500强论坛”,目的是发现具有广阔前景的新产业,分享具有变革意义的新模式,寻找引领新产业、新模式的新领袖。针对大陆与台湾即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ECFA),大会期间还将专门举办两岸企业家高峰对话,分析ECFA带给两岸企业的新机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