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头脑中的钢印无法抹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8日 17:55  《当代金融家》

  The steel seal in the brain is indelible

  文/刘仁刚

  很早就听说过“人生四大喜事”,所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见长期以来在国人的脑海里,家里有人上大学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小到家族庆贺,大到政府奖励,如果拿到个状元、探花、榜眼什么的,还会是媒体追踪的对象。

  价值取向步入误区

  说来也怪,“文革”前谁考上大学也没见那么热闹,1977年、1978年恢复高考在十余年没有招生的情况下来个“好中选优”,那些“幸运儿”也没闹出那么大动静。可是看看现在,高考录取率都已经快达到2:1了,家长、考生、学校、社会还是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兴奋:高考前的各类辅导班广告铺天盖地,6月6、7、8三天那紧张的气氛几乎让空气凝固,让社会静止,考完试的几天咨询、估分忙得团团转,考试结束后手捧大黄本漫无边际地选学校挑志愿,还有录取不如意者甚至不惜浪费一年乃至更多时间“再读”,非得如愿上个满意的大学挑个时髦的专业不可。

  应该说,出现这种现象既是理念上的一种进步,即大家都立志高远,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但同时也是认识上的一种倒退:似乎通过过度扭曲的宣传将高考神化了,上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没有被高校录取或没有读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似乎就是“死路一条”。这种认识由于已经具有社会性,因此必然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将被大学录取看成自己学习的终点,因为“目标”已经实现;有的学生没有注意文化的积累和道德修养的培养,成为不适应新环境的“落伍者”,甚至做出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事情;用人单位简单将学历学位作为“人才”衡量标准,激发了人们想方设法去考本拿证,而不是在能力上下工夫。

  必须澄清两个问题

  笔者并不是说高等教育没有必要,也不是说追求学位学历不应该。这里,我们必须重点澄清两个问题:

  一是我们大学四年主要是学知识、学专业,还是在学方法?不管是什么学校,学的什么专业,大学这短短四年里除了大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外,真正的专业课在时间安排上还是非常有限的,更不要说知识还在不断更新,吸收掌握还要打点儿折扣,我们很多书本上的理论本身就是讲的已知定理、概念、观点和定律,而实践中出现大量未知的现象和问题在书本上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我认为,大学四年更为重要的是在一种氛围中受到不断的熏陶,在一种探索中掌握一种学习方法,而这种熏陶给我们每个人的是一种学习的动力,而学习方法是基于在学校的四年里通过独立思考、勤于分析、善于发现和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了这样的方法与在学校某项成绩考了多少分是两码事。如果我们在校期间忽视了方法的培养和形成,到了工作岗位上肯定不会适应或尽快很好适应,因为你在社会实践中很难找到学校中的感觉和路径。所以,大学给我们的只是学习的开始,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全新的方式培养一种全新的方法,而真正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社会实践、工作岗位才是真正的大学。

  二是学历、学位证明了什么,它与实际能力等同吗?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拿到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学位证明了什么呢?笔者看来,它证明了你经历过高等教育中所必需的四年全日制本科、三年研究生课程的学习,通过所学课程考试准予毕业的证明。至于戴上个硕士帽博士帽照个纪念照,也只是再一次证明你是在册的合法的,你毕业了,仅此而已!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太多的拥有高学历高学位的人才,在具体工作中难以胜任的例子。笔者可以负责任地说,它真的与实际能力没有多大关系。一般说来,具有高学历、拥有高学位的人基本素质较好,这是指他的可塑性较强,因为他所受的教育毕竟比本科要多出三年或六年。但事实上,有的本科毕业经过一两年比硕士生能力强,硕士比博士能干的不在少数;当然博士硕士比一般本科生管用这也是常理,但这样的硕士博士必须在具有高智商的同时具有一定水准的情商。提高实际能力,应该具有一定的必要条件:包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不断观察和学习能力、较好的感悟能力、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等等,没有这些前提,我们身上的花环再多也没有正面意义。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本来就不熟悉同时还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全新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事实上已经把每一个人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而这种陌生变化中的工作环境,短期内一定程度上还掩饰了我们对实际能力的衡量。大量的聪明人都在“充电”,都在扬弃“书生气”而提高适应能力,而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还真有那么一种人,始终“以不变应万变”,始终满足和陶醉于自己所拥有的那两个证件。孰不知,他的这两个证件已经越来越被别人忽视,因为他的实际能力是刻在大家头脑中的“钢印”,无法抹去。

  (作者为中国建设银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