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来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 18:04  《投资与合作》

  中国级成本,世界级机会。这是当下很多中国企业家对于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的比喻。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在世博会150多年历史上,电灯、电话、蒸汽机、汽车、火车、飞机、航天器等一批新技术通过世博平台得以推广和广泛应用,在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商机。

  5月世博会已然开幕,“后世博”概念无疑会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之前我们也曾热议过奥运或后奥运,可除了奥运期间给企业带来的短期商机外,我们的思维方式,有过什么实际的变化吗?我们有无能力做到让世博会效应得以深挖和持续?

  尽管中国率先呈现出积极的经济形势,但人口红利衰减、低碳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依然是所有中国企业要面临的现实。因此,当世界各国把最前沿的智慧成果展示在面前时,我们最应该关注什么?最应该思考什么?

  面对后世博时代,中国企业首先要解决的不是机遇问题,而是理念问题。关键之道在于构建和转型并重。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两个时期,经济相对稳定及结构性变化时期。中国用30年弥补了世界200年的工业进程。但是,时值今日,中国似乎还未构建成熟的商业精神,还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尽管30年来中国企业开疆辟土、高歌猛进,然而放眼全球商业舞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还没有哪一家中国企业真正迈进了世界卓越企业的殿堂,成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没有哪一位中国企业家登上了商业领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顶峰,引领全球财富走向。对比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依旧有一条不小的沟壑横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未能渡越到彼岸?

  中国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局限性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说很少在主流行业有突破,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目前还是少数。相当多的中国的企业都是在非主流行业做的很成功,而我们的产量、产能占非常大的比重,价值获取方面也是有很多空间可以改进。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性还是很大。另外,参与全球竞争基本的思维方式也很局限,一直靠成本、价格来进入市场,而这种思维的局限性是否能够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将对中国的企业是一个考验。

  说到底,前30年不过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序幕,今天才是中国市场经济正剧的开始。也许,后世博时代的本质定义,是一个构建与转型并重的时代。首先,通过构建成熟的商业文明、广泛培植创新精神来提升我们的核心能力,实现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找到超越自己的有效路径;其次,我们的思维要超越价格竞争,一步步实现价值竞争,不能仅仅靠山寨版,不能靠拷贝,一定要靠创新。创新要是全方位的,可以是科技创新,也可以是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形式创新、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

  面对后世博时代,在关注可能的机遇的同时,更要用理性开放的心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真正的竞争力。当10月世博会降下帷幕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