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竞争力》封面故事之刘沧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 19:28  《竞争力》

  财富榜样榜

  陈光标:一杆慈善大旗

  余彭年:一位光明使者

  刘沧龙:一份特殊责任

  李 宁: 一个人生标杆

  马化腾: 一条慈善纽带

  陈发树: 一份向善之心

  刘沧龙:一份特殊责任

  史评

  一份特殊责任

  “给我一年时间,一定还世界一个崭新的宏达!”刘沧龙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源于这句特殊的承诺,以及为实现这一承诺而进行的特殊努力。

  这个承诺的特殊在于特殊的时间和起点: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刘沧龙的宏达集团本身也遭受重创,遇难112人,受伤375人,无家可归1800余人,建筑垮塌近80万平方米,设备损毁近8600台套,直接经济损失7.6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这个承诺的实现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企业家的才华和能力,还有不惧危难的担当,添血疗伤的坚强。

  地震之后,刘沧龙不仅发动整个宏达救灾,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而且在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下,社会和集团员工承诺:“不减产、不停产、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的“五不”责任。仅用半年时间,整个集团就实现所有灾区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基本达到震前水平,未裁员一人,未降薪一分。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10.98亿元,利税15.89亿元,虽逊于历史成绩,但开创了一段企业人性光辉的历史。

  事迹

  震不垮的企业

  2000年,刘沧龙出资400多万元,改善民主中学校舍和办学条件,兴建了在什邡市乡镇中学中当属一流的新校区和教学设施。同年,为配合该镇基础设施建设,刘沧龙又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宏达大道。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宏达民主中学巍然屹立,学校所有学生无一伤亡,成为有名的震不垮的学校。

  2002年,德阳部分地区发生洪灾,刘沧龙捐款100万元。

  2003年,刘沧龙投入大笔资金在什邡城区商业中心修建宏达广场。同年,刘沧龙还斥资26万元在什邡中学设立教育基金,对每年考入大学的学子、毕业班班主任以及老师进行奖励。

  2004年,刘沧龙与什邡市领导一起走访民主镇贫困户时,深受触动,经与市领导共同商讨决定:由宏达公司出资800万元用于安身工程建设,帮助1700户住房条件差的农户建房。到2004年末,已有500户农户搬进新房。

  2005年初,刘沧龙与什邡市政府签订协议:2005年开始,投入1.1亿元建“宏达新村”,分5年在什邡范围内为贫困农户建房,以此举响应党和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大政方针,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改善更多农户的居住条件。“宏达新村”在地震后仍然完好无损,住进的900多户农民没有成为灾民,被誉为“震不倒的宏达新村”

  2008年,宏达集团成为汶川地震的受害者之一,直接损失高达7.68亿元。然而就是在宏达遭受如此重创之下,刘沧龙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宣布捐款500万元用于救援灾区。

  在宏达集团发展过程中,刘沧龙特别注重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先后解决国企困难职工和下岗职工及社会人员近万人就业。

  自1999年以来,宏达集团为慈善事业、光彩事业、社会捐助、新农村建设捐资总额已达4.06亿元。

  荣誉

  中国十大慈善家

  2006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慈善家”。同年,又获得“最佳社会责任奖”。

  2008年,再次获得“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

  2009年,获得中国慈善排行榜中特别奖项——“慈善特别贡献奖”。

  2009年,以120亿人民币身价,进入《新财富》财富500富豪榜,在国内金属与冶炼行业中排名第三。

  刘沧龙还先后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优秀企业厂长经理”“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第三届有色行业有影响力人物”“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功勋人物”等荣誉称号。

  理念

  兼济天下

  慈善如阳光:慈善是人们心灵中的一束阳光,它润育着真,折射着善,升华着美,既可抵御严寒,亦可消除酷暑,清凉盛夏,是人生的一种心灵生态和精神境界。

  人尽其责:做慈善本身就是中国炎黄子孙,或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不影响你的发展和内部分配的时候,做一定的善事是完全有必要的。大企业多一点,小企业少一点,换句话说钱多的人多做点,钱少的人少做点。

  企业是鱼,社会是水: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业是我们的“母亲产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小康;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企业家,我始终坚信:优秀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实现经济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要兼顾社会效益。

  做伟大的企业:一个好的企业与一个伟大的企业的区别在于,一个好的企业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能为顾客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竭尽全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年表

  从百元到百亿

  1955年2月,刘沧龙出生于四川什邡县。

  1972年8月,在四川省什邡县民主榨油厂参加工作。

  1977年,刘沧龙任四川省什邡县民主榨油厂副厂长。

  1978年,刘沧龙任四川省什邡县民主榨油厂厂长。

  1979年,25岁的刘沧龙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当时土地包产到户,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磷肥等各种化肥空前紧缺。刘沧龙借了5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买来原料磷矿粉和硫酸,开始试验生产磷肥,不久试验成功。

  1982年,刘沧龙脱离榨油厂,开始独立建厂。

  1993年,刘沧龙正是为公司定名为“四川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刘沧龙从本年起先后整体购买周边六个企业。

  1998年,刘沧龙以四川宏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母公司,四川广汉平原实业总公司、四川省蜀星企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石棉选矿厂三单位为控股公司,联合组成“四川宏达集团”。

  1999年11月,宏达集团以1.1亿元全资购买四川什化集团公司。

  2001年12月,刘沧龙控制的“宏达股份”在上海上市。

  2003年5月,刘沧龙的宏达集团和宏达化工出资2.82亿元,持有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46.9%的股权,成功吞并期货业老大。同年7月,刘沧龙又介入世界级大矿兰坪铅锌矿的开发。

  2006年,宏达股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47亿元,同比增长85.15%,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大增244.83%。

  此文刊于《竞争力》三联财经2010年第3期

  《竞争力》三联财经2010年第3期封面故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