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科:让建筑赞美生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 17:22  《绿公司》杂志

  通过推行住宅产业化、绿色物业服务、低碳建筑,万科传递的是一种对自然、对社会、对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和尊重,并引领着一场地产业的绿色革命。

  本刊记者 ︱ 曹可臻

  2009年12月8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开幕第二天,王石代表中国企业家宣读了《中国企业家哥本哈根宣言》,承诺将支持中国政府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减排目标。

  从2005年的转变开始,王石已然成为企业家中绿色理念的倡导人,万科也成为中国地产行业绿色转型的领军者。

  “2049”:尊重的可能

  王石有很多头衔,但他自己总结:“我是一个运动型企业家。”

  过去十年间,他攀登了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走过了南北两极的极点。很多人都以为王石只是在登山,但事实上,在登山的过程中,他还一直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企业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王石这些思考映射在了由其亲自主管的世博会万科馆。

  这座名为“2049”的万科馆,以天然麦秸板为外墙建筑材料,由七个相互独立的筒状展厅组成。各厅之间通过顶部的蓝色透光ETFE膜连成一体,利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能耗。一片超过1000平米的开放水域环绕着七个圆筒,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小环境。

  王石将万科馆的主题定为:尊重的可能。“尊重”是王石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他说:“我们强调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实际上,我们尊重了吗?我们对自然是掠夺性的开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地球承载着人类的存在,我们对地球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如果我们再不学会尊重,问题就严重了,所以我们提出了‘尊重的可能’。”

  万科馆将用五个小故事来讲述关于人、自然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故事主角分别是:金丝猴、水、白蚁、沙尘暴和垃圾。“通过这五个故事我想说明我们对未来的焦虑。未来什么样,并不确定。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我希望未来有一种尊重,对自然、对社会、对我们自己。”王石说。

  正是在这种尊重思维的指引下,万科早在1999年就开始投入人力、物力,专门成立了建筑研究中心,进行绿色产品研发。截至2008年底万科累计投入已达1.7亿元;

  2000年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开始进行单项技术的积累,截至2004年,共完成39项技术成果汇编,并开始在项目中应用;

  2004年,万科在天津东丽湖开始大型生态新市镇的建造,并把其中213项节能环保措施提炼成26项核心技术;

  2004到2005年,万科陆续开发了上海朗润园和深圳万科城四期两个绿色示范项目,其中万科城四期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建设部绿色三星标准的楼盘;

  2006年开始,万科开始对新总部大楼进行规划,并按照美国LEED铂金奖的标准进行开发。

  万科中心:彰显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

  2009年9月28日,万科总部正式乔迁新址。在《徘徊的灵魂》里,王石用些许自豪语气描述这座刚刚落成于深圳大梅沙的万科新总部——万科中心:

  “它像一只生物,立面表皮是‘会呼吸’的半透明强化轻质碳纤维组成物;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来控制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建筑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但并非什么特别的高科技产品……”

  在王石看来,这座集办公、住宅、酒店于一体的建筑彰显了万科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

  “它是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王石曾多次介绍过万科中心:六层高的万科中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通过使用桥梁建筑技术——斜拉索,建筑的实际占地面积被减少到6000平方米,仅占建筑面积的9.5%,远远低于一般建筑55%-60%的比例;大楼采光供暖均利用光能,空调系统则利用峰谷原理,晚上制冰,白天化冰制冷;整座大楼装修材料使用的是生长期短、易于加工的竹子……总而言之,这座新建筑包容了种种代表未来建筑发展的环保和节能元素。

  “这就是我们对自然的态度。”王石说,“它(万科中心)面海靠山,不阻挡海风也不阻挡山风,它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很小。”

  万科中心的另一奇特之处在于没有围墙。建筑地下两层与地上六层之间的十至十五米的空间被设计成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即使流浪汉晚上想在那里过夜也没有问题”。在万科总部楼下,经常会有周围居民散步。“有一次,还有一位老太太问我是不是王石。”

  在哥本哈根,王石曾对《绿公司》记者说,“建筑不仅仅需要节能和环保,更是人与社区相结合。”而万科中心的公共空间也最好地诠释了万科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整个社会的态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一种包容与开放。”

  现在万科中心正在申请美国LEED白金级认证。这个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目前世界上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公认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其最高级别的铂金级在世界屈指可数。

  然而,要将万科中心的节能环保技术大范围地推广至住宅建设却并不容易。万创设计管理中心总建筑师朱建平说,虽然住宅本身没有那么复杂,很多节能环保技术理论上并不难实现,但成本是个问题。

  要将绿色住宅大范围推广,政府推广与开发商的大规模应用必不可少。

  低碳三部曲

  2009年11月26日,“对万科、对王石都是转折点”。这一天,中国政府正式对世界做出承诺:至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40%到45%。王石认为,这对于万科来说意义重大。用王石自己的话来形容,有了政府的支持,绿色建筑将迎来规模发展的时代。

  2009年12月15日,刚从哥本哈根回国的王石就在北京市住宅产业化示范工程入住典礼现场公开表示:万科将分三个步骤,逐步实现“绿色建筑产业化”。

  “住房精装修”是万科实现“绿色建筑产业化”的第一步,万科将在2010年彻底撤出毛坯房市场。“万科撤出毛坯房市场,更多的是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去考量。”王石说。

  据统计,现交付的房子中,80%都是毛坯房。消费者自己装修100平方米的一套房子平均多产生建筑垃圾2吨。中国每年交付房子600万套,只装修一项就多产生建筑垃圾1000多万吨。

  其实,早在2004年,万科便提出了全面实施装修房的设想,并在近年内持续提升装修房比例。据万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万科新开工的商品房中有70%是精装修,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90%。

  “住宅产业化”是“绿色建筑产业化”第二阶段目标。

  住宅产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物耗”。通过在工厂生产修建住宅所需的部件模块,然后运到工地搭建,住宅产业化可以改变传统施工方法,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木材使用量。

  住宅产业化实施后,还将提高钢模板等材料的重复利用率,能使建筑垃圾减少约83%,材料损耗约减少60%,可回收材料约增加66%,而建筑节能达50%以上。同时,与用传统工艺建造相比,采取工业化预制技术的建筑其施工周期也会缩短。

  “住宅产业化比例达到10%,就相当于减少10个西湖水的污水排放,减少葛洲坝一个月的发电量,减少森林砍伐相当于9000公顷森林。”王石说。

  2003年,王石提出万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时,地产界多有质疑,觉得现阶段企业无法承担工业化的过高成本。之后,万科推行“住宅产业化”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王石一直坚定地认为:住宅产业化将是万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政府的碳减排宣言对王石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消息。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王石表示了万科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决心:“预计国家的补贴会在明年出台,即使届时补贴未出台,万科也将在2014年完成住宅产业化进程。”

  万科最终的目的是做绿色住宅供应商。零碳排放住宅代表着万科对绿色建筑的前沿探索。

  2008年1月,深圳万科城(四期)荣获“2007中国建筑节能年度代表工程”称号,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标杆之一。实验计算得出小区每年可节电103万度。万科城(四期)中最特殊的是一幢2层小楼,这是万科的首个令碳排放住宅——“0 house”。这座由全世界数十家专业团队联合打造的建筑是一座完全基于南方气候环境下的节能、环保、零碳排放的智能化住宅。2009年,“0 house”已有业主入住,在建成后的一年里,万科会对它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监控,包括材料、设备、空间、舒适度和使用便捷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数据将决定万科“绿色住宅”进一步推广的可能。

  基于目前万科推行的住宅产业化、倡导绿色建筑、绿色物业服务等方面与低碳环保之间的契合,业内专家表示,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的情况下,龙头企业万科的这种低碳实践为房地产企业如何走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有可能影响并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绿色”物业服务

  万科所倡导的“绿色”物业服务也是其低碳战略的重要一环。据悉,在万科的各个园区内,都实行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西山庭院甚至还有垃圾处理机,可以自动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同时,为了节省能源,万科还将园区各楼宇内原有的“声控感应开关”改换为“人体感应开关”。在减少水资源压力和水的二次污染方面,北京的万科园区内全部利用中水浇灌绿地。

  垃圾分类

  2010年2月底,王石在亚布力论坛上表示:万科将在2012年,在中国的33个城市全面进行垃圾分类推广。目前,万科正在三个城市进行实验。如果到2012年,33个城市的万科楼盘都能做到的垃圾分类,一年就能减少的垃圾14万吨;如果北京、上海、广州都做到了,一年就能减少1600万吨垃圾;如果万科所在的33个城市的所有楼盘都能做到,减少的垃圾就是7116万吨。

  引领行业进步

  早在2006年8月,万科就在东莞建立了建筑研究中心,主力研究住宅产业化。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住宅产业化,在同行业中做出表率,万科还将住宅产业化专利向同行业公开,让更多房产商共享这一成果。

  2007年12月,采用“住宅产业化”建造而成的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4号实验楼竣工。据《万科企业社会责任绿皮书暨208年企业公民报告》统计,自4号实验楼建成以来,已接待了324批次的来访者。同年,建设部还授予万科企业联盟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这意味着万科作为行业领跑者,要与政府一起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2009年6月27日,上海市闵行区一处在建楼盘“莲花河畔景苑”靠近淀浦河一侧的7号楼突然发生倒塌,举国哗然。事发当天,王石就给上海分公司负责人下达指示:“征询政府同意情况下接下这个楼,不赚一分钱,哪怕亏了也要做,如果赚了全部捐出去。”之后,上海万科低调接受闵行“楼倒倒”。在倒楼事件半年之后,闵行区委书记孙潮首次接受采访说:“此次事件中,有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且整个过程无言无语、没有任何要求,好企业的担当促进了政府履行责任,并形成良性循环。”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