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部崛起需要“中三角”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7日 19:00  鄂商

  湖北在距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比较远的情况下,要呼吁建设“中三角”或者“长江中游经济区”,打造中部崛起的战略平台,提升湖北的地位。

  ■ 叶青

  去年3月3日,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成都、重庆委员齐聚友谊宾馆,话题是如何打造成渝经济区,力争成为中国第四极。但是,也担心成渝经济区的经济总量过小,中央不会支持。有委员想到了“西三角”,提出能不能引进一个伙伴——西安。3月6日,吴邦国委员长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趁机提出“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两会结束之后,各种活动有序展开。2009年4月,重庆市发改委主任率队前往陕西,两省市发改委就加快构建“西三角”经济区的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工作机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据预测,2020年,西三角GDP总量有望达到9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达到50%,占全国比重达到12%,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区共同支撑全国60%左右的经济总量。从各种迹象来看,“西三角”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可能性极大。即使不能进,也是对西三角地区合作的一次推动。作为中部人,确实羡慕不已。

  今年4月3日,我曾在湖南大学两型社会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既然西部人提出“西三角”,中部为什么不能有“中三角”?中部的合作一直不足。有人提“汉郑腾飞,中部崛起”。也有人提汉郑长经济一体化。又有人提“小两湖”(湖南、湖北)和“大两湖”(洞庭湖、鄱阳湖)的合作。我一直担忧,中部正在形成一种“非向心力”,“去中部化”现象严重(合肥、马鞍山已经进入长三角核心城市)。如果“西三角”突飞猛进地发展,中部可能会再次“塌陷”。

  “西三角”努力的前前后后,对我思考“中三角”大有帮助。我建议:在各自努力的基础上,能不能尝试着提出“中三角”经济区:武汉、长沙、南昌城市圈的合作。首先,我们是同质的,都是国家级两型社会试验区、生态经济区,都涉及到水环境问题,都是研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水质的问题。其次,合作可以共赢,从长三角、京津冀、东北、西三角的发展过程来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三,是放大经济总量,避免中部被边缘化和中部各经济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弱化。

  其实在网络上,这个概念已经存在。早在2004年4月,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长安就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在以武汉、长沙、南昌为“金三角”顶点的长江中游大都市带。以京广、京九、浙赣铁路线以及已建和筹建中的高速公路为顶点连线,依托鄱阳湖、洞庭湖、江汉三大平原自然资源优势,在连线之间建南昌—九江、长沙—岳阳等“经济走廊”,发展高密度城镇经济带和建设信息网络、产品的产供销网络,合理分工区域内城市职能。

  当时我就知道他的观点。西三角的出现,让我觉得他的思路是正确的。很意外的是,主张“中三角”的不仅仅是湖北人。参加湖南大学研讨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一位教授也认为,“中三角”是可行的。他说,2009年,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山东半岛之后的第五位,超过“西三角”,更有希望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他的说法,让我倍受鼓舞。

  当前,正在研究湖北省向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提出的对接要求,我建议增加一条:“支持中部创建长江中游经济区——‘中三角’”。我认为,湖北在距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都比较远的情况下,要呼吁建设“中三角”或者“长江中游经济区”,打造中部崛起的战略平台,提升湖北的地位。当然,现实中,做“中三角”可能要比做“西三角”更难。

  叶青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政府咨询委员,武汉市政府参事。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