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E派系分析

  PE各派自有不同的偏好与路数,但共同的投资战场是:

  成长性民营企业

  文 | 本刊学术编辑  关鉴

  PE也在江湖,PE自有门派。

  他们的融资背景就是师承来历,投资技巧如同独门秘技,而竞争项目无异比武争雄。

  根据资源禀赋、发展路径的不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气质风格的差异,我们把国内PE粗略分成六大派:外资PE、有外资背景但由本土团队操作的基金、民营PE、政府背景的产业引导基金、具备特殊行业资源的PE、券商直投业务。

  外资PE是西域剑客,他们最早引入了PE的概念,也是他们最早为PE戴上光环。在国内缺乏退出渠道时,外资PE有助于架起国内企业与海外资本市场的桥梁,凯雷入股太保甚至高盛、RBS、美国银行、新加坡淡马锡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的战略投资,都可以看成是外资PE缔造的成功案例。但随着国内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中小板和创业板相继推出,外资PE连通境外资本市场的作用被弱化,人民币基金崛起后外资PE更是一时失语,相反,他们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的弱点开始凸显,外资PE面临着重新适应中国市场环境改变的挑战。

  有外资背景但实际由本土团队独立运作的PE可以看成对外资PE的一种修正,全球募集、海外上市的能力他们同样具备,但运营团队却明显多了对本土市场的把握。鼎晖是其中最成功的代表,初期鼎晖尚需与国际投行联手,主要承担项目发现的职责,但随着国内退出渠道的形成,以及自身品牌的建立,鼎晖已经完全有能力独立运作。

  近几年民营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加上自身资金积累,“民营企业PE化”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但涌入PE行业的民营企业既缺乏股票和房地产之外的投资经验,又对国际通行的PE管理架构理解不足,未来将面对市场的筛选。而联想系的弘毅却是反例,弘毅专注于国企的并购和改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能力,民营PE如果想在市场中幸存,弘毅是现成的榜样。

  各种具有政府背景的产业引导基金是PE新军,但其基因中天然地存在政策性和市场性的矛盾。如果以追逐市场回报为目标,操作就必须完全依照商业规则,如果在目标中加入引导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就可能弱化对投资收益的追求。不过,政府背景的PE在筹资规模上优势明显,对其他门派的PE可能产生挤出效应,至于其未来是否真能兼顾投资回报和战略性政策目标,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PE之路只能拭目以待。

  另外两类PE也不得不提,厚朴是一个特例,简视之,可以将其看作PE界的中金公司,接盘RBS、美国银行减持的中行、建行股份,也只能与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项目做类比,对绝大多数PE而言,厚朴的资源和模式不具备可复制性。

  券商直投是投行业务向PE领域的自然延伸,如果仅是将过去的承销业务变为亲力亲为的投资,那么投行在Pro-IPO项目上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而如果和其他PE同样竞争对早期项目的发现,具有多种业务的投行难免精力分散。从实践来看,即使外资投行和金融机构,多数也在直接业务上斩获不多,而随着政策限制刚刚开禁,国内券商的直投只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