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财经周刊:等飞机也能有乐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6日 14:58  《第一财经周刊》

  想想你那些噩梦一样的候机经历,你就知道绝大多数机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用户体验。其实只要稍微花点心思设计,结果或许完全不同。

  文|CBN实习记者 霍然

  4月22日,柯芬特(Curtis Fentress)带着他的洛杉矶国际机场新建筑模型来到中国,这位美国机场设计大师现在的首要目标就是向那些已经沦为“人员流动处理设施”的公共建筑宣战。他的办法—在中国听起来一点也不陌生—就是让建筑可持续发展。

  柯芬特以擅长设计极为复杂的公共空间闻名。他的作品包括世界上一些最优秀的机场,比如首尔仁川国际机场和丹佛国际机场。2004年,柯芬特曾参加首都机场T3航站楼设计方案的投标,但最后却失之交臂。

  这一次,他能在中国发现收复失地的良机吗?这取决于在这里是否会有人欣赏他阳春白雪般的公共建筑理论。通过对40多年的设计生涯的总结,柯芬特强调公共建筑设计要围绕它的使用者—公众。他主张找到内在需求,丈量隐藏着的可持续性,使建筑成为公共文化一个可接触的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柯芬特认为公共建筑应该能抓住并反映一个社会分享和包容的能力,增加居民的自豪感并激起游客的好奇和尊敬。

  如今,越来越多新奇的建筑展现在人们眼前。柯芬特人在北京,却觉得仿佛置身纽约。他声称这是不应出现的感觉,因为这些建筑像是从别的地方搬到北京或者是上海的,没能展现中国人的传统和渴望以及表达出中国本身的文化特点。

  “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正在进入绿色、可续性建筑时代,但许多建筑尽管看上去有吸引力,但与它的地方性却并不统一,设计师应该找到切入点,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去诠释并重新定义一个建筑。”柯芬特称,现在中国很多建筑都可以建在任何地方,中国需要具有独特性但又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要有“非此地不可”的感觉。 

  柯芬特工作室的作品丹佛机场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北美最佳机场。这个航站楼的尖顶棚已经成为了丹佛的城市符号,这是因为柯芬特设计了像纽约中央火车站那样宽大的拱状空间,并将其与科罗拉多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自然光可以通过幕墙和透明屋顶倾泄在建筑内部。在夏季,屋顶材料可反射20%的太阳辐射,冬季则保持热量。

  刚刚开工建设的洛杉矶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是柯芬特最新的得意之作。他采用波动的屋顶来表现洛杉矶海浪拍打海岸的地方特色,并融合了具有喷气机感觉的弧形结构,使两个抛物线弧组成了一座人行桥。柯芬特称,这是为了营造一种扑面而来的城市个性,最好每个人看见之后都会说:“错不了,这就是洛杉矶!”

  与此同时,这座机场现在的新候机大厅扩大了乘客的休息区域,可以容纳15个新的登机口、适应新一代的飞机,比如空客A380超级巨型喷气式飞机和波音B787梦幻客机。

  这位年过花甲的设计师看来想以此为范例在中国打开局面。改善乘客从候机区到飞机起降区的体验是他的长项,他真是选对了路。如果他在中国多坐几次飞机,想必他更会坚信自己在此间大有用武之地。

  C=CBNweekly

  F=Curtis Fentress

  C: 您好像不是第一次来中国吧?

  F: 我已经是第四次来中国了,这是第三次来北京。

  C: 洛杉矶国际机场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如何体现?

  F: 我们努力使我们所有的建筑更持久、更绿色。洛杉矶国际机场获得了美国LEED认证,整个建筑采取了非常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比如说航站楼的采光。航站楼的南面耸立着屋脊遮挡太阳,而侧面的玻璃区域可以吸收东西两个方向的阳光,可以保证自然光源的充分利用。这种采用中间遮挡的方法有点像穿山甲,背脊上是硬硬的壳挡住骄阳,避免了正午时过多的热量,前面是柔软的身躯可以吸收热量保持早晚温度。波浪型的屋顶既过滤掉过多的阳光,也能减少了噪音。乘客置身其中会感到非常舒服、便利、兴奋,充满乐趣。建设中很多材料都是循环利用的,其中节水系统设备、能源节约系统设备能保证回收机场中50%的废物。

  C: 可持续建筑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会和绿色建筑混淆。您来给我们解释一下。

  F: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这样一个理念,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不论是经济还是环境方面,都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提出解决办法,改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而可持续建筑,必须反映出不同地区的状态和重点,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去建立不同的模型,然后再去执行。理念上来说就是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比如现在最流行的低碳。最重要的就是与环境的和谐、建筑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

  C: 很多您设计的机场、博物馆都成为了当地地标性建筑,您本人是如何看待地标性建筑的呢?

  F: 在正确地方建立的地标性建筑非常重要,比如机场,就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建筑。中国有鸟巢、水立方,人们看到他们就马上想到中国。第一次来北京的人看到这些知名的建筑就会觉得北京很亲切、很熟悉,很快说出这些建筑的名称,所以说地标性建筑很重要。

  但另外要说的是,一个建筑的外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及服务功能是否得到实现。再漂亮的一个建筑,如果不能履行它的职责,不能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舒适便利,那它就不是一个好建筑。

  C: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外国设计师来到中国,就有评论说中国是外国设计师的试验田,尽管外国设计水平的确优于中国。您觉得呢?

  F: 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中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把事情做得更好。我经常与地方建筑合作,这过程中我们会研究当地建筑、学习当地文化、交流设计经验,而不是来了,做完,走了。但我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看。中国有一些非常非常奇妙的夺目建筑,而没有别的国家建设这些。但中国有种“Yes, i can”的开放态度。中国的问题是应该在绿色可持续建筑方面继续发展,努力变强,比如下一步就可以从建筑设计开始。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