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魏国雄:信贷均衡投放不是简单的平均投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4日 16:02  中国金融杂志

  信贷投放均衡与否,不能简单地用总量或算术平均数来判断,其不仅要看信贷投放的数量、投放的时间,更要看投放的对象、投放的领域、投放的效率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风险官 魏国雄

  信贷均衡投放不是平均投放

  信贷的均衡投放不是平均投放,不是要把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按12个月平均,每月按平均数投放信贷,而是依据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来把控信贷投放的数量与节奏,使信贷市场达到供求均衡。这里的均衡既指总量的均衡,即信贷投放的总量与经济社会的有效需求达到均衡,确保市场上有适度的货币量;也指结构的均衡,即信贷投放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合理需求达到均衡,确保经济有效率地运行。所以,信贷投放均衡与否,不能简单地用总量或算术平均数来判断,其不仅要看信贷投放的数量、投放的时间,更要看投放的对象、投放的领域、投放的效率。均衡的信贷投放就是要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资金最短缺的行业和领域,不仅要达到总量的均衡,还要实现结构的优化。

  2009年银行贷款一路猛增后,2010年1月第一周新增贷款6000亿元,前两周合计发放了1.1万亿元,金融管理部门采取各种调控措施后,到1月末仍新增人民币贷款1.39万亿元。如按全年7.5万亿元的目标而言,信贷投放增速较快,增势也很猛。仅从这些数据来分析,银行贷款的增长确实是有些不均衡,但这种不均衡与以往的贷款不均衡有很大的不同。以往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贷款在季末、年末冲高,季初、年初回落,主要原因是一些银行与客户相互配合,季末、年末银行发放贷款,客户期初马上就还款,目的是银行或客户为季末、年末撑基数,这表明有部分贷款的需求并不是真实的经济需求。而近期的贷款不均衡主要表现为月初冲高,月末回落,且持续大幅增加,说明贷款需求很强烈。但问题在于,这种强烈的贷款需求并不都是高效的,如有些贷款投向了一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投向了高污染、高能耗的领域等;甚至还有部分贷款被挪用,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直接形成了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进入股市、房市等,这都是一些低效或无效的贷款。

  由于当前信贷需求构成较为复杂,如果仅从严格按月控制信贷限额上进行调控,不仅很难实现信贷的均衡投放,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期初集中放贷状况。因为借款人担心资源有限,会集中在月初申请贷款,导致当月的贷款限额在月初很快用完,在此期间如有新的信贷需求就必须后延。在存在信贷限额的情况下,银行如不满足客户强烈的贷款需求,就很可能会被认为有惜贷的嫌疑;但如按客户需求发放贷款,则又会产生银行信贷不均衡投放的问题。由此可见,在单一的信贷限额管理下,要实现信贷的均衡投放,银行也很难把控。因此,既要满足经济中真实有效的信贷需求,又不至于产生信贷投放不均衡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贷投放机制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影响信贷均衡投放的因素

  从近年来导致信贷投放不均衡的原因看,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方面的因素;既有银行的主观因素,也有市场运行本身的客观因素。归纳起来大体有三方面的情况: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分析。目前的信贷投放不均衡问题,有一个特殊成因,就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同时也要求银行通过信贷渠道,尽可能多发放贷款来拉动国内需求。而2010年年初的贷款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经济运行有一定的客观性,宏观政策发挥作用存在时滞。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到第四季度,信贷投放得到更严格的控制,从10月到12月,新增信贷分别为2530亿元、2948亿元、3798亿元。从数字上看,贷款投放已很均衡,但由于经济运行的惯性,宏观调控的政策并没有使信贷需求受到控制而减少,所以当2010年年初新的贷款计划明确后,银行就根据确定的贷款限额发放贷款,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结果表现为1月份贷款的快速增长,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于上年“甩尾巴”因素。

  其次,从借款人层面来分析。借款人从项目前期准备到开工建设,从资金的筹措到实际使用,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旦项目建设启动了,就需要资金投入,否则就会出现“半拉子”工程,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对宏观调控的力度、调控的时点、调控的重点以及银行的信贷限额等很难预测,借款人为了保证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需要,就会抓住时机,在能借到贷款的时候,尽可能增加借款金额,这就加大了当期的贷款需求。有些借款人取得银行贷款后,由于当期没有用途,就即刻转为在银行的存款,甚至挪作他用。这样对客户和银行来说,风险就增大了:银行为了扩大当期效益,需要早投放,可能会放松对新增贷款用途的审查,提前把款项贷给了客户,结果助长了客户的投机冒险心理,把资金用于高风险领域,有可能使原本的优良客户,因资金使用不当而陷入困境。

  再次,从银行层面来分析。一是信贷资源配置不合理。就现状而言,我国银行业的利润主要还是来自信贷的利差收益以及与信贷相关的业务收入,拥有了信贷资源,也就等于有了利润。由于当期投放的信贷不会立刻有风险显现,谁占有的信贷资源多,谁也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年初、季初、月初有信贷资源时,银行就会努力营销,争取多发放贷款,想办法争取多占资源,这也使得信贷投放的时点更加集中。二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由于银行所有的收益都要以时点为依据来获取,因此银行上下对时点数据高度关注、高度敏感。贷款越早发放,表现为当年的收益就越多,年初发放贷款,全年可以收息,年末发放的贷款,下一年才能收息;而贷款拨备则是一次性计提的,晚投放贷款会造成贷款利息未收,贷款额就纳入基数开始计提拨备,使当年的利润减少。同时,银行通常都是按总量指标来评价经营绩效的,如贷款总量、利润总额、资产回报、不良资产率等,没有考核信贷结构优化的指标、单位信贷资源收益率指标等。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银行信贷的不均衡投放原因很复杂,不完全是银行方面的因素。但不均衡的信贷投放,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运行还是对微观经济的影响都是弊大利小,给银行带来的不只是“早投放、早见效”,其中也隐含着很大的潜在风险。

  保持信贷均衡投放的措施

  要使银行信贷能够实现持续均衡的投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十分必要,每年的信贷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应变动太大,即便是要有些灵活性、针对性,也要适度,使大家对市场的前景有一个理性的判断,避免出现对信贷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任何单一举措,都很难能从根本上解决信贷不均衡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研究保持信贷均衡投放的政策措施:

  适度抑制市场的融资需求。这是保持信贷均衡投放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前提。要在鼓励和培育高效的经济需求基础上,加大对低效、无效需求的抑制。当前,可以考虑对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些应急措施做适度调整,以降低社会投资总量,严格规范投资管理。对2009年已审批未开工或刚开工的项目要做一次复审,重新论证评估。对新项目要从严审批,严格项目的立项管理,尤其是严格土地审批,提高环保准入标准等措施,以减小市场对银行信贷的巨大需求压力,缓解导致银行不均衡发放贷款的外部诱因。

  强化信贷投放结构的管理。监管部门要依据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设定不同的信贷限额,实行严格的限额管理、结构管理。通过限额的设置和管理来调整贷款结构,促使银行不断优化信贷结构。要规范银行的信贷行为,避免过度或盲目追求总量指标,追求时点数额。对银行非理性的贷款时点冲高形成的不均衡问题、超限额贷款问题,要从利益机制上加以解决。在信贷业务的评价上,不能简单地看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等总量指标,应把业绩评价的重点放在新增贷款的投向、贷款结构的优化上。银行还要完善内部的考核制度,科学评价分支机构的经营绩效,不仅要看利润总额,更要看这个利润的取得,占用了多少资源,花费了多大的成本,尤其要关注单位资产利润率、单位边际资产回报率的高低。

  严格执行协议承诺、实贷实付、受托支付,按实际需要发放贷款。银行业要严格执行银监会近期发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对固定资产贷款要严格按项目工程进度分期发放,实贷实付,不得提前一笔趸贷;流动资金贷款严格按用途发放,不得发放没有具体用途的流动资金贷款,使每一笔贷款都能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这是保证贷款均衡投放的关键。对表外业务也要加强真实性管理,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它对信贷的均衡投放和市场货币量具有重要影响。要严格审查其交易背景的真实性,严格禁止没有实际交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

  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经营行为。一是监管银行贷款的集中度,控制银行向一些所谓优质大客户过度贷款、叠加贷款等“垒大户”的做法。二是通过加强窗口指导、风险预警等方式来向银行提示风险,规范银行的信贷经营行为。对超过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杠杆率等监管指标、监管要求的银行,禁止继续发放贷款,直到达标为止。

  采用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贷款限额管理方式。在年度信贷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月度、季度的信贷波动应当设置一定的弹性空间,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由于经济的运行是连续的,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来帮助循环周转。如果正常的融资渠道不能满足需要,民间借贷、相互拖欠、实物交易、高息融资等就会活跃起来,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信贷投放的均衡应当更多地采用经济办法来调控,通过组合式的内外部的创新管理,来督促银行均衡发放贷款,这样既可以使信贷的投放受到严格控制,又可以使一些正常的贷款需求能得到满足,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对年度的信贷政策有一个理性的预期,从而使一些以早占资源为目的的非正常信贷需求大大减少,以保证信贷投放更加均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