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 宗立成
文/文 丽 崔 玮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快我国的文化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宗立成先生强调,我国应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就此,《经济》记者采访了宗立成先生。
宗立成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扶持文化产业 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
宗立成说,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近年来,山东的民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具有代表性的有: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宗承乐在山东滕州建设的“抗金名将宗泽纪念园”,此园古韵今风,金碧辉煌,是祭祖、励后、弘扬爱国主义,观光旅游胜地,此外,中国红木艺术宫——中国红楼梦展览馆,把《红楼梦》120回浓缩为240幅画面,用高档红木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出来,总长度1公里,填补国内空白,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我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文化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其一,文化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文化建设能弘扬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其二,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些城市不靠山、不靠水,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不占优势,却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原因就是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催生了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推动了城市发展。反观有些城市人口众多,却没有大企业,经济落后,文化的匮乏成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先进文化是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社会理想而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发展文化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途径,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城市文化建设能激发市民热爱城市、发展城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自觉提高素质,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当今时代,文化观念的变化推动了新产品的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绿色文化”、“生态文化”带来了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现代人文观念带来了观光农业、民俗风情、寻根旅游等。文化产业推动城市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因此,宗立成认为,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民俗馆、文化馆等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建议政府采取“民办官助”的办法,给予民间创建的类似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民俗馆、文化馆等公益单位以积极的帮助。所谓“民办”,是指产权归民间的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的文化单位,政府要积极鼓励;所谓“官助”不是资助,而是政府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些文化产业项目营利性很差,甚至不营利。
宗立成说,应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消除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障碍,引导民营经济向文化产业发展,发挥社会资本在活跃市场、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企业投资、政府扶持的多元化发展机制。
把国学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
宗立成认为,我们的国学博大精深,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建议党和政府应站在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国学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从儿童抓起,切实弘扬国学这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把国学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理由有以下几点:
教育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
宗立成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人类理性的重大进程,每次都是追本溯源,从源头汲取力量,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保护优秀的传统教育,对于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保护民族的文化传统要从儿童教育抓起。文化教育应从“根”上做起,要从儿童开始培养国民的文化传统素养与道德品行,大力发展“幼年古典学校”。1995年,赵朴初、冰心、曹禺、启功等九位先生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2004年,许嘉璐副委员长、季羡林等联合海内外著名学者,发起了“甲申文化宣言”,指出:要保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中华文化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应从儿童教育开始,培养一批掌握中国文化精髓,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真义,又能贯通东西方,向世界说明中华经典文化的人才,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所在。
宗立成表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保护其“教育的载体¬”——即把国学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这是符合党和国家“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文化”的若干指示与号召的。也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让少年儿童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指示。而这种经典教育方式在当今教育体制内恰恰是没有的。
采用科学的国学教育方法使对儿童的教育受益匪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与研究生数十人,通过对数万笔原始数据的研究,得出结论:诵读经典是少年儿童开发潜能的有效方式。从报告中可认定:少年儿童诵读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提早具有自我阅读能力;少年儿童诵读经典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诵读经典有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专注力、注意力和自制力。
诵读经典有助于健全少年儿童的人格。此外,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古文诵读”试点活动的评估报告指出,少年儿童读中华文化经典,可以让左右脑平衡发育,增进脑力开发,让潜能更好发挥。读经典文化还能塑造孩子的良好人格与学习习惯,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等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儿童经典文化教育可以从小培育国民的人文教养、契接民族智慧,继承好中华文化之本。
目前,我国正通过“孔子学院”向世界推出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经典教育,使“孔子学院”有形式、有内容,这才能真正做到“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最后,宗立成强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加入国学,表现了各界代表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殷切期盼。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代表的群策群力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将呈现出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