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福要带吉利走向高端的急切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但过犹不及。因为,吉利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这太要命了
采访 | 本刊记者 刘建强 马吉英
整理 | 本刊记者 马吉英
当年投身吉利,我也下了很大决心。当时的想法是,我就把这辈子献给吉利了,在吉利共甘苦,把事业干起来,不辜负董事长对我的期待。
这几年,我也做了很多事。吉利原来是土包子、粗糙、低端的形象,(现在)已经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大大提升。当然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但我觉得自己确实尽力了。
当然,现在书福也很好,投奔他的人也很多,如日中天。书福要带吉利走向高端的急切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当初抗战时救苦救亡的那种,赶紧把企业搞上去,做成百年老店,我也很钦佩。但是,在这个做法上,我们沟通得少了点。
最近半年以来,董事长也比较忙,我跟他沟通也比较少。沟通少带来一些思想上的隔阂、障碍,一个事情摆在那里,这个人看这样,那个人看那样,我也不大喜欢有个事情到处说,天天汇报。这样慢慢可能……(沉默)隔膜造成一种涣散,向心力就……(沉默)
他不太喜欢宣传个人,他喜欢把产品的好处、质量、技术不断地说透。而我的做法是希望讲究规划,毕竟我是(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主流社会的,不是草根出身。
总体上,他认为我做得还不够好。其实,我觉得过犹不及,有些东西还是要靠事实来说话的。我更喜欢稳健的发展模式。
现在,吉利处在大发展时期,我觉得吉利发展很健康,好像没有什么危险的迹象,跟沃尔沃合作也是指日可待。我想我不是国际化的人才,应该是初步完成了我的历史使命。我要补上这一课,对于国际公司和汽车工业重组要有深刻的认识。作为董事长,李书福也需要更强的、更精通法律、汽车业务与外语、国际规则的人才。
吉利一定能大发展,一定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经过若干年努力,进入第一阵营。这是我坚信不疑的。
我说吉利会有大发展,是基于两条:第一是对李书福个人的信任,他是一个真正做事情的汉子,也确实创造了奇迹。对这些杰出的人我还是有好感的。我不喜欢跟平庸的人打交道。第二,基于我一个很深的情感。我是第一代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情结是很深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就在像吉利这样的企业身上,我一定要帮它一把。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从我内心深处,当然我现在可能没资格评价,我是希望更稳健一些。汽车工业不是开玩笑的,是工业文明之花,是综合性的、集工业文明之大成。工业文明不仅仅是技术,不仅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创新精神、企业文化,包括团队、沟通方式、思维方式,需要能够跟大工业相匹配。有时候慢就是快,有时候快就是慢。我觉得汽车是技术、资金、人才密集的大产业,所以一定要稳扎稳打。
客观讲,现在吉利的状态,就像人骑上马之后,一直往前赶。就好像捆绑在一架巨大的机器上,它不停地运转,容不得你一分钟的犹豫。有时候是人造时势,有时候是时势造人。历史上的人物都是这样的。李书福将来成功的话,也会成为商业历史上的大人物,也会成为中国的亨利·福特。
从内心讲,他是有焦虑的。时不我待,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他认为这是个机遇,世界汽车工业在金融危机以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福这个人是很喜欢在这种重组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掌握先机的。
他还是有领袖的气质,尽管他并不是完人,但是他身上确实有过人之处,这我都理解。但是,看中国和世界的企业史我们都知道,企业最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往往是在各方面看着都很顺的时候,而不是艰难的时候。艰难的时候大家都很小心,一到万众瞩目或者顺利推进的时候,我认为还是需要更多提醒的。
兼并澳大利亚DSI,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吉利这是缺什么补什么。中国汽车工业1990年代缺的是发动机,我们现在有了。2000年以后自动变速箱是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短板,我们现在收购了它。我觉得应该把这个事情做好,这样我们的品牌做起来就不需要太多时间,5-10年之后我们成为中国本土第一品牌完全有可能,跟洋品牌抗衡也是有可能的。总体上讲,除了航天航空之外,汽车技术已经没有太多秘密,除了专利,很多都是共用技术。
高盛入股吉利汽车(0175.HK),我觉得也是非常好的事情,说明它看好吉利,而且对吉利的财务状况和团队运作,他们给予了高度的信任。他们光调查就调查了半年,完全是全透明的、底儿朝天的调查。这是全球著名的投行。我觉得这对于提升吉利的融资能力和公众对吉利的认识都是有好处的。
并购沃尔沃这个事情,步子比较大。这个确实是太大的动作。吉利内部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开始的时候内部外部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是正常的。后来事情发展得比较顺利,大家开始觉得或许董事长这个决策是很英明的。
在历史上就是这样,有两种情况都是对的。一种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还有就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代表了集体的声音,有更多的智慧,可能也是对的。就看是哪件事情,怎么决策的。
收购沃尔沃现在还无法下判断,因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或许运作得好,就是锦上添花,一下子把吉利的品牌提升很多,也使沃尔沃获得新的生命。其它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现在第一步还没有走完。探讨这个事情,对我不太合适。
吉利谈不上跃进,我觉得还是稳健一点比较好。吉利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这太要命了。它的企业文化是比较混杂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海归、本地的、政府出身的,还有实用主义的一面。比如,有的事情他们认为不能做的时候就说要规范,他们认为好做的时候就不需要规范。这就给企业造成一种内伤。
我觉得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肯定是在企业文化上投射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我们有句俗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企业家的风格、行为模式和思想方式,都决定了企业文化最基本的东西,但是也不排除企业大了以后,就像一条江河一样,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成分进来。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长大,形成一种混合的东西。企业家如果不把先进的文化发展成为主旋律的话,那企业文化就会像洪水一样,会泛滥。有可能会各行其是,海归有海归的做法,土包子有土包子的想法,这个都不对,要好好规划。
吉利内部的海归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冲击,是一种潜流,在企业最底层有一些撞击,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的。这就是一种感知。我也不愿意说太多,一说就伤人。
我承认,我说话也是比较率真的,这个也是改不了的,比较容易得罪人。在官场我也是觉得很压抑的,我总以为在职场可以有话直说。但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官僚制度不仅仅存在于政府。只要生活在中华大地上,这个文化是笼罩一切的,甚至存在于民营企业,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根本没有想到的。在有人群的地方,总是有心理结构、说话方式之分。所以历史上没有几个正直、敢于说实话的人能有好下场。海瑞、屈原不是这样吗?当然我没法跟这些人比,但处境是一样的。
从内心讲,我并不十分愿意离开吉利。我是抛弃25年工龄的,我是辞职的不是退休的。
但是,加入吉利这段经历我不后悔。我意外地得到了一笔财富,不是钱,而是我对企业有了真正的认识。现在我真正认识了企业家,认识了汽车工业。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辈子都享受不完。我已经了解汽车了解到里面去了。我觉得也没什么失败,起码我没觉得有什么挫败感。
我来吉利是冲着李书福,也是冲着他的过人之处。
他讲规律,他这个人还是善于思考的,尽管他不是名校出来的。所以他能够认识一些规律,包括汽车工业的规律。他也是人,人所有的优点他都会具备,人有的缺点他也会有,但是他很善于学习。他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人,也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
总的来说,李书福在这四年更加成熟,原来还有意气的一面,现在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了,也有了更多的国际化视野。现在处理事情比以前也更加规范,减少了随意性。
还有一点很好,就是他经常会否定自己。临走的时候,他跟我说,或许我判断错了,让你走了。如果你在外面干累了,有可能的话,你回来在这个位子上再干。我说,这都是后话(笑)。
我们现在还是好朋友。我最近给他打电话,他说最近很忙。忙确实也忙。沃尔沃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
(应采访对象要求,隐去被采访者姓名及前吉利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