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金融市场是对内地银行想象力的极度考验

  前有险滩

  狭小的台湾金融市场是对内地银行想象力的极度考验   

  文  刘冬

  在雄心勃勃的中资银行眼中,亚洲银行业利润最微薄的市场还有什么吸引力?中国银行正试图回答这个问题,1月15日,中行对外宣称其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产品、技术、人员、服务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到位。”而其后的1月16日,正是《两岸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生效的日子,这也意味着大陆和台湾在金融领域内的合作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与中行类似,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也都冀望成为第一批登陆台湾的内地银行。早在去年11月,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便表示对“台湾市场”很有兴趣。而1月19日,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也在台北指出:“《两岸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正式生效是非常好的事情。”

  然而在乐观情绪的背后,台湾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一直以来,台湾以世界上“最拥挤的银行市场”为外界所诟病,民选政治背景下金融政策的非连贯和不彻底,以及银行业的家族化特征,都让银行业改革和并购的进程缓慢。1989年,台湾实现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根据资金供求自行决定存贷款利率,银行数目过剩而又缺乏差异化定位,过度竞争导致各家不得不流血杀价,到现今全行业的存贷款利差仅1%,几乎可以算作是全球银行业利润空间最为狭窄的市场。

  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曾显示,台北只能保留不超过15家银行和500家分支机构,当地银行业才有利可图。然而,即便是到了2009年底,经过金融危机的打击,台湾仍有大大小小共37家本土银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台北,每走三步路就看到一家银行。这一切都将使习惯于从利差中获得大部分收入来源的内地银行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希望从台湾消费金融领域的经验和人才的愿望自然并非只是开设几家分行便能够解决。

  实际上,多数中资银行都在试图以更快的方式—参股甚至收购进入台湾市场。然而从台湾银行业的分成来看,完全的官股银行以及虽民营化、但控制权仍在政府手中的泛官股银行,这两者接受中资参股的可能性都极低;小型的民营银行又不具吸引力,因此能够与中资银行有实质合作的,就是消费金融实力强的民营金控机构,包括中信金控、国泰金控、富邦金控、台新金控、玉山金控和永丰金控等消费金融公司。

  自两岸签署MOU的风声乍起,这几家公司的股票就因为可能会被内地银行参股而成为热门股。但德勤众信金融业分析师陈威宇向《环球企业家》指出:有财团色彩的民营金控多担心股权被稀释后经营权会异主,因此都希望对内地资金入股设定上限。此外,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台湾公众对大陆企业透明度的质疑,也使其对内地资金入股一事十分谨慎。

  中国银行一位从事并购交易的人士对这种担忧不无认同,但他同时表示,目前两岸金融合作可操作性的办法还未出台,如果设定入股上限而对象是小银行的话,那么中资参股的兴趣并不大。

  并非没有机会。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中资银行不应与台湾本地银行去正面拼杀、争抢本地客户,而应定位在那些对大陆市场有着浓厚热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长期以来,为活跃在大陆的数以十万的台商和台湾本土企业提供公司理财、财富管理以及顾问服务,帮助其了解商业对手,正是中资银行的强项。不过在姜建清看来,两岸的金融合作不应局限于双方市场,如果能在全球其它地区寻找商业机会,那么双方都将获得更多机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