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布小林: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8日 12:55  《中国金融》

  ■ 本刊记者 魏革军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自2002年起,内蒙古已连续多年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也不断前移。请您介绍一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内蒙古金融业取得了哪些积极进展?

  布小林:内蒙古的快速发展,应该说是内因、外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经济进入了以“重型化”为标志的新一轮增长周期,有利于发挥我区资源富集的优势。内蒙古主要是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抓住了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国家发展重化工业的机遇,依托煤炭等地下资源,推动了基础能源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金融部门发挥了较好的助推作用,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金融业的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带动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金融业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近些年来,我区累计引进金融机构30家,国内绝大多数银行、保险公司已经进驻内蒙古。2009年,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也进入我区筹建分支机构。2009年2月,我区首家外资金融机构渣打村镇银行开业,渣打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筹建工作也即将完成。与此同时,地方金融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包商银行在自治区内设立了7家分行,在宁波、深圳、成都设立了3家分行,初步具备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框架。呼和浩特商业银行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增资扩股后更名为内蒙古银行,成为省级区域性银行,2011年前营业网点将覆盖全区大部分盟市,业务可以延伸到周边旗县区。中国华能财务公司内蒙古公司也于2009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我区正在组建的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已经报中国保监会审核。目前,内蒙古共有中央和外地驻区金融机构46家,地方金融机构110家,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新型金融组织共同发展、有序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功能正在不断完善。

  第二,金融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截至2009年11月,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200多亿元和6300多亿元,增速分别比全国高4个和10个百分点。全区银行业实现利润近140亿元,同比增长40%。证券业实现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92%。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158.5亿元,同比增长20%。

  第三,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内蒙古是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贷款机构、微小贷款、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等多项金融改革的试点地区。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组建6家村镇银行、1家贷款公司和2家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覆盖了全区90%以上旗县区,数量和注册资本均居全国前列,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区依托产业集团、物流集团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的做法,引起了国际小额信贷组织和专家的关注。我们推出的“银联惠农支付通”试点项目,可通过手机和银行卡绑定,实现交易资金的实时划转,受到了农牧民的欢迎。

  第四,金融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内蒙古在全国率先以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建成了以行政执法信息为主的非信贷信用信息数据库,汇集整合了25个部门600万条信用数据,强化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约束。对于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坚决依法打击,信用环境得到了较好改善。内蒙古还初步建立了支持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对金融部门以资抵贷和抵贷资产变现减免税费,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先征后返,对跨地区经营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所得税给予减免,对新组建的金融机构5年内减免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等政策。可以这样讲,国内外金融机构纷纷进驻内蒙古,除了看好内蒙古的发展前景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特别注重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记者: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尽管民族比较多,但是社会一直十分稳定,不同文化融合得非常好,可否认为这也是内蒙古经济、金融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布小林:的确是这样。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北方各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这种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包容。文化上的开放、包容,增强了各民族的心理认同,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更加调动了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扎根于内蒙古各族人民心中。早在上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就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始终能够保持安定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搞建设。

  记者:您认为目前内蒙古金融业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

  布小林:内蒙古金融业存在的问题,既有全国的共性问题,也有我们的个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金融业发展水平较低。尽管我区金融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水平还较低。2008年,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在全国排名都是第24位。融资渠道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企业上市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不足,在境内上市公司户数和市值分别居全国第26位和21位。全区保险深度(保费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只有1.5%,远远低于全国2.7%的平均水平。近期,我区福瑞中蒙药科技股份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批准,成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就是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所做的工作努力。

  另一方面,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城乡之间不平衡。内蒙古地域辽阔,农牧民居住分散,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比内地省份更为突出。与内地一些省市相比,内蒙古的县域金融机构相对较少,金融产品创新也显得不足,基本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无法满足县域企业和农牧民生产发展的需要。由于大部分县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贷款权限上收,发放贷款需要层层审批,贷款周期较长。商业银行大量淡出农村牧区金融市场后,农村牧区金融市场竞争很不充分,金融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更加突出,贷款门槛高、利率也高。其次是大小企业之间不平衡。目前,内蒙古的新增贷款比较多地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和政府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还没有根本性改善,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1~11月,小企业新增贷款仅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16%。再次是东西部之间不平衡。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个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50%以上,而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五个盟市仅占30%左右。2009年,我们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发起举办了小额信贷国际峰会,多次组织召开了中小企业贷款座谈会以及东部地区银企、银政座谈会,目的就是引导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促进金融服务均衡发展。

  记者:刚才,您介绍了内蒙古金融业发展现状。回到金融的服务功能上来,您理想中的经济与金融关系是什么样的?您希望金融机构在支持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

  布小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的发展也需要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金融是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关系。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该增强合作共赢意识,处理好地方经济增长、企业长远发展和金融业繁荣稳定的关系,使经济与金融在良性互动中获得共同发展。

  我们希望金融机构把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助力。对于资信和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及时出手相帮,满足企业经营中的资金需求,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在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希望金融机构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更大进展。

  二是助智。金融部门的同志视野开阔,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有着比较准确的把握,对各个行业的前景、对企业的成长路径有着独到见解,一条好的建议往往比贷款更有价值。希望各金融机构置身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利用自身的人才、管理等各种优势,挖掘客户需求,辅导培育客户,为地方政府、企业出谋划策,促进企业和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推动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内蒙古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开发地下资源带动工业快速发展。实际上,内蒙古的自然景观和草原文化等地上资源也十分丰富,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区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既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画卷,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观。内蒙古草原、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风能和光能资源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内蒙古还有大面积的沙漠,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沙漠也是资源,也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潜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提出发展沙产业的构想,称沙产业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目前我区的沙漠有机蔬菜、沙生植物加工,以及依托沙漠资源生产建筑材料等沙产业公司成立了许多家,比如内蒙古生产的沙砖,可以透水不透气,也可以透气不透水,已经应用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设。有研究认为,沙漠拥有的丰富太阳能、风能,甚至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产地。金融机构立足于上述资源优势,扶持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符合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总之,我认为金融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记者:作为分管领导,您经常亲临金融一线,给金融机构以支持。有一点让我们很感动,为了今天的采访,昨天您连夜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在您看来,政府在支持金融业发展方面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布小林: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就促进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而言,我们一直认为,政府应该在优化环境、改进服务、加强薄弱环节上下功夫,以吸引金融资源不断涌入,促进金融服务向普惠方向发展。

  优化金融环境,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要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平等对待金融机构和地方企业,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依法保护金融债权。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合工商、税务、质量监督以及银行、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单位的信用数据,完善内蒙古自治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功能,为金融机构提供较为全面的信用信息,降低信贷调查和风险评估成本。积极推广第三方信用评级,完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之间合作机制,提高信用评级报告的客观性、可信性和权威性。

  改进政府服务,就是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企业服务、为金融机构服务,切实解决它们的实际困难,支持它们做强做大。企业发展好了,就会为金融机构开拓业务提供空间;金融机构发展好了,就会给企业提供更有力地支持。同时,政府还应该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找到利益结合点,建立休戚与共的合作关系。2009年,我们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银行、企业对接会,在专项工作调研中,还有意识地带着各大银行负责同志到金融服务比较薄弱的地区考察,在多个盟市召开银行、企业、政府座谈会,为银行、企业合作创造机会,受到各银行机构、基层政府和企业的热烈响应。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活动,银行可以深入到企业中间发现好的项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银行的信贷要求,有利于双方达成共识、加强合作。今后我们将在增进双方之间相互了解方面,开展更多更好的服务。

  加强薄弱环节,就是积极解决靠市场自身调节不能解决的问题。内蒙古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在农村牧区和中小企业,金融企业拓展的空间也在农村牧区和中小企业。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将引导金融机构到盟市、旗县开展业务,开发适合农村牧区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大力培育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县域经济和农村牧区实际的金融服务方式,扩大农村牧区和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落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营业税减免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争取实现每个盟市都有一个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鼓励通过“批发+零售”的方式,使大中型银行的贷款通过小型金融机构零售给农牧民和中小企业,把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小型金融机构的网络优势和地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大中型银行资金流向农牧户和中小企业的传导机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