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陶冬:商品价格与经济需求脱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 16:58  《新财富》

  作者:陶冬

  关键词:新财富;商品价格;经济

  正常情况下,商品价格应该与需求走势相同,但波幅更大,可是如今,由于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市场需求稳定、弱势美元引发套利交易等原因,商品成为抗通胀的储蓄载体,其价格大有与工业生产、经济增长脱钩的架势。

  目前世界上有129艘大型油轮满载着原油在公海漂泊,却没有特定的卸货港口。中国有近7500万吨铁矿石,静静地躺在沿海码头,它们的主人多数却并非炼钢的。这  些反常行为,似乎完全无视美国的汽油消费需求或中国钢铁市场的不景。

  雷曼兄弟倒闭后,全球工业生产收缩7%(2009年10月与2008年10月相比)。工业生产是最常用的显示原材料工业需求的经济指标,其收缩意味着需求明显减少了。然而,商品的价格却并未因此大跌。铜价在同一时期上升65%,镍价升63%,黄金涨了43%,连石油价格也涨了14%。在正常情况下,商品价格应该与需求走势相同,而波动的幅度大幅放大。可是如今,商品价格大有与工业生产、经济增长脱钩的架势。

  造成商品价格与经济脱钩的第一个原因,是全球流动性泛滥、风险意识改善,资金流出避险天堂,寻求高β(Beta,指高波动)高回报的风险资产(risky assets)。自从2009年3月金融恐慌见顶以来,商品一直受到追捧。超低的资金成本,令投机资金迅速增加,高杠杆地涌向商品市场。国债市场的低回报,还迫使退休基金寻求高风险资产以增加收入,商品开始成为它们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兴市场经济稳定向上,是商品被看好的第二个原因。这场危机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欧)的危机,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出口、股市、利率等方面受到冲击,但避免了深层次(如银行体系)的伤害,其经济复苏力度远远强过发达经济体。而除石油以外,新兴市场的需求才是商品需求的主力,来自中国的旺盛需求,更可谓是商品市场的定海神针。

  笔者同时认为,商品的使用范畴近来有明显的扩大。自古以来,工业原料乃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过近来,人们开始把商品作为一种储蓄载体来看待。金融危机中,各国央行不得不祭出量化宽松政策。超扩张的货币政策稳定了市场信心,并帮助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可是非常规的政策举动,也对央行的信誉带来伤害,加上巨额的财政赤字,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变弱了。面对通货膨胀压力,资金开始寻找替代的储蓄工具,而商品的抗通胀性能,使其成为新的储蓄载体。

  2009年ETF产品层出不穷,实际上折射了商品作为投资手段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升。资金大量流入ETF,又制造出一轮人为的、独立于工业生产之外的商品需求。企业与对冲基金在商品市场也十分活跃。

  套利交易(carry trade),是商品价格暴涨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一致看跌的美元汇率以及超低(并会维持在低水平)的美元利率,制造出一个完美的套利交易环境。美元成为套利交易的借贷来源,而商品市场是套利热钱最活跃的地盘之一。根据芝加哥国际货币市场(IMM)的数据(截至于11月19日),共有12.4万张沽空美元的期货合约,其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中间相当一部分沽空来自套利交易。

  商品其实并非良好的储蓄工具,因为它体积庞大,储藏成本偏高。好在眼下资金成本极度低廉,借钱几乎不用付利息,加上海运费用的暴泻,才制造出油轮在公海游荡当仓库的怪事。

  这轮商品牛市的天敌是美元。从历史数据看,美元走势与商品价格走势呈负相关,这与商品以美元定价有关,与美元乃美国经济的寒暑表有关。近来激增的以美元借贷、沽空为基础的套利交易,则将这种负相关关系大幅放大。目前市场一边倒地看空美元,使得世界“第一货币”严重超卖。任何突发事件令美元反弹,势必带来套利盘平仓,造成包括商品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波动,而这些又可能导致新一轮套利盘平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