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金涛:前高后低与库存周期中的政策退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9日 22:35  《新财富》

  作者:周金涛

  关键词:新财富;库存周期;政策

  11月各项经济数据的平淡并不超乎预期,这是我们所提出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弱势均衡状态的具体体现,这种状态可能将延续相当一段时间,因为中国基于通货膨胀冲击的经济V字反弹已经完成,国内基本面的平淡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的库存周期已经由于政策的过度释放而在7月出现了高点,但全球的库存周期仍未走完,当中国自身动能的释放趋于弱化之后,中国的周期将更多地体现出与世界库存周期的一致性。基于我们认为世界库存周期高峰将于2010年上半年到来的判断,中国经济在2010年上半年仍会出现外需恢复所带来的机会。但全球库存周期高峰显现的后续含义是全球将在明年下半年进入库存周期回落以及去政策化阶段,这就是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前高后低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可避免,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共识。

  库存周期中的政策退出

  源于经济恢复

  经济前高的基本原因还是与全球未完结的库存周期有关,而所谓更为敏感的政策退出问题,自然也是与欧美经济的恢复进程相一致。政策的明确退出无非就是两个基本原因,一是经济恢复的稳固与顺利,这种政策退出对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在原油价格的影响下,美国的通胀预期超出美联储可以忍耐的程度,这种情况所导致的政策退出对市场是具有杀伤力的。但是,根据我们对世界经济的理解,这两种情况都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就美国经济而言,虽然我们认为美国经济仍会在明年初出现库存周期高峰,但库存周期恢复最快的阶段实际上已经在今年结束,而且根据我们对美国经济长期需求不足状态的判断,美国经济的库存周期高峰的强度显然在大概率上是偏弱的。这是导致美国不会大力度政策退出的原因。与此相同,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不具备进一步上升的潜力,通胀的新增长因素同样有限,所以,通胀的出现一定是温和的,这就使得加息的必要性大大降低。

  澳洲加息后的表现,基本验证了我们对库存周期内加息规律的判断,即加息一定是因为经济的恢复,而因为经济的恢复而加息的影响首先是对库存周期的进一步推动。所以,加息之后一定会出现库存周期的高峰,因而,这种政策的退出不是市场的拐点而是高位加速点。由此看来,美国经济的弱势不可能使美联储因此而加息。同时,我们认为通胀也一定是温和的,所以,因通胀预期而带来的强烈的流动性紧缩预期也并不现实。上述推测表明,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的退出至少在2010年上半年之前都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和方向转折,均衡状态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即经济因欧美补库存仍维持在一个相对景气的状态,而其景气程度的有限又决定了政策的退出并不会超预期得早,所以,市场就因此而产生了活跃的背景。

  中美库存周期的

  差异与真实需求

  正因为加息源于经济的恢复,所以对市场具有最根本指示意义的还是经济的恢复。在大家最关注政策是否会退出的时候,反而是政策没那么重要的时期,在库存周期的后半段,对于市场趋势而言,更多的是关注真实需求的恢复程度。中国的投资引导的库存周期已经见顶,所以,真实需求更多的将来源于内部消费需求或是外部消费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内部需求的升级是此后中国内部机会的挖掘重点所在。就美国而言,库存周期高峰的含义就是投资高峰,所以,外部需求的拉动核心应该在投资品领域。对真实需求的认知决定了市场的基本投资节奏。

  从上述推导来看,2010年上半年当美国呈现出以投资需求恢复为主的库存周期高峰,而政策又没那么快收缩的时候,对美国经济的正面理解往往对美元币值的影响是正面的,所以,我们依然坚持原来的观点,在库存周期高峰期,美元是升值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宗价格的金融属性将被弱化,在投资性需求的脉冲下,只可能带来上游的脉冲式行情。

  把握节奏是策略的核心

  前面提出2010年上半年的背景是利于市场活跃的,但活跃不能代表趋势。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理解,11月外部补库存仍未有效展开,所以,市场的活跃仍以题材为主,除了区域主题和重组主题之外,就是看好中国的中期消费升级趋势,对内需股的投资也带有强烈的中期主题投资意味。主题投资是在资金推动下的一种市场节奏,因此,节奏成为市场策略的核心。目前的市场节奏,已经进入到了主题投资推动的后半段,这从局部板块的估值是可以得到验证的。所以,在主题投资渐入佳境之后,不得不为市场节奏的未来作出思考。

  市场的继续上扬一定是需要对周期性行业或者是大盘股的重新一致,从当前的资金状态看,大盘股的上扬并不现实,因此,对外需引导的周期性投资品的关注就将成为市场热点切换的关键,但是,这种热点的切换一定要以美国补库存的展开为促发因素,但补库存的展开与市场主题投资之间会存在时间上的真空期,所以,震荡仍会是四季度市场的主基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